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小众旅行地出圈!南澳岛领跑“冬季新秘境”
首页> 科技频道> 公司焦点 > 正文

小众旅行地出圈!南澳岛领跑“冬季新秘境”

来源:光明网2020-11-27 17:2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南澳岛从马蜂窝旅游出圈了!又是一个内容带火小众旅行地的绝佳案例。

  “一上岛,光是沿海公路就已让我惊讶地连连哇塞,窗外两边是呼啸而过的海风,一面是森林,一面是大海,变幻莫测的彩色黄昏,触手可及,仿佛一下子就掉进了隐秘仙境。”在马蜂窝旅游APP上,最新一期登上开屏海报的“蜂首”游记,是旅行达人火锅少女通过视频和图文向大家介绍她眼中的“冬季新秘境”——南澳岛。在游记的评论区中,不少网友评论表示自己要去南澳岛过冬天:“感觉很棒,计划元旦去!”“这个日落好美,被种草了!!!”。

  同一天,马蜂窝的南澳岛极致攻略也在游客的呼声中上线,南澳岛本岛秘境、南澳岛+潮汕路线、南澳岛住宿攻略、南澳岛经典必游等系列内容一应俱全。

  不仅是南澳岛,11月27日,马蜂窝发布了“冬季新秘境2020”,精选了国内50个新潮好玩的冬季小众景点。其中,南澳岛凭借超预期的优质旅游资源和丰富的线上内容,登上“冬季新秘境”榜首。排名前十的景区景点还包括羊八井地热温泉、敖鲁古雅使鹿部落、达古冰川、北岐滩涂、双月湾、普莫雍错、分界洲岛、巩乃斯国家森林公园、毕棚沟风景区。

小众旅行地出圈!南澳岛领跑“冬季新秘境”

  (马蜂窝推出“冬季新秘境2020”榜单)

  旅游内容成就“新秘境”,南澳岛热度上升136%

  南澳岛位于广东省汕头市,冬季南澳岛远离台风季,平均气温在22度左右,正是宜人的季节。“原来除了三亚,国内还有一个这么美的海岛……日落时分可以去海上渔村,渔民们在波光粼粼的光影下劳作,海面还有震撼的生蚝养殖基地……”在南澳岛度假之后的安小姐在马蜂窝分享了这趟充满意外之喜的旅程。

  马蜂窝用户“超有情忆”发布的南澳岛自驾视频中,宽阔的南澳大桥,整洁的岛上公路,一半是山,一半是海的开阔视野令人心旷神怡。马蜂窝用户Sabrina则在自己的游记中记录了沙滩上柔和的海风和“变幻莫测的粉色黄昏。”

  “这些来自旅行者真实体验的游记、攻略、视频和直播,都是游客被“种草”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方式。”马蜂窝旅游研究中心负责人冯饶说,旅游线上内容生态的发展和成熟,是年轻人共同挖掘“旅游新秘境”的现实基础,也是马蜂窝能让南澳岛和更多小众秘境“火”起来的关键所在。

  极致攻略是旅游复苏新动能

  疫情之后,游客与目的地之间的信息差被进一步拉大,在供应链上,景点预约政策、签证办理、景区营业时间,都已发生很大变化。最重要的是,疫情同样让游客产生了新的旅游消费需求。大家对于小众秘境和深度体验的需求迅速兴起,这对旅游攻略的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马蜂窝发布的“冬季新秘境2020”榜单,恰好为游客的冬季出行提供了参考。

  近日,马蜂窝旅游联合创始人、CEO陈罡在公开演讲中提出,深耕线上旅游内容是疫后旅游业复苏的原动力。今年以来,在疫情的影响下,无法走出国门的中国游客开始在国内寻找新的旅行地和深度体验,而旅游内容成为这些新旅行地被发掘和抵达的重要依托。陈罡认为,在疫后全新的旅游市场下,内容将成为链接供需两端最有效的通路,也是新旅游价值链闭环的关键所在。

  马蜂窝平台上的系统化、形态丰富的内容,能够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南澳岛的游记为很多尚未有明确旅行计划的游客提供了灵感,他们通过南澳岛的图片、视频和故事分享,在全面了解南澳岛攻略之后,欣然前往。对于目标较为明确的游客,马蜂窝的内容则能够帮助他们合理地安排交通、餐饮、住宿、玩乐等行程,选择适合的旅行产品。

  在马蜂窝看来,“新”、“全”、“准”是对极致旅游攻略最朴素的要求,但也是最高、最具挑战的要求。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同时需要时间、内容、社区的长时间积累。为此,马蜂窝攻略编辑部对每一个目的地进行深度结构化的信息整理,给出一个涵盖启发旅行灵感和旅行工具书双重功能的极致攻略。全球各大目的地的旅游局、旅游机构以及马蜂窝社区的旅行达人、“蜂首”和指路人们也是极致攻略建设队伍的组成部分,共同为中国游客提供全面准确的旅游信息。(一鸣)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哈尔滨湿地秋韵美

  • 十五运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即,高清大图看圣火装备细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