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吞噬”塑料的细菌 想说爱你不容易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吞噬”塑料的细菌 想说爱你不容易

来源:科技日报2021-03-17 09:5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能够“吃”塑料的细菌。这可能是应对全球最紧迫环境危机之一的解决办法——培育此类细菌并将塑料分解为无害的副产品。

  图片来源:美国《福布斯》双月刊网站

  今日视点

  ◎记者 刘 霞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3月11日的报道指出,一项研究估计,到2050年,海洋中所有塑料的重量可能与鱼类的重量相当。

  源源不断产生的塑料垃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危害,也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报道也显示,目前全球每年生产超过3.3亿吨塑料,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两倍。

  日本科学家曾于2016年在《科学》杂志撰文报告称,他们发现了一种可以“吞噬”塑料的细菌,这可能是应对全球最紧迫环境危机之一的解决办法——培育此类细菌并将塑料分解为无害的副产品。

  科学家们对这些“吞噬”塑料的细菌寄予厚望。不过,专家也提醒道,这类细菌的大规模商业部署仍需数年时间。另外,即便可以向自然界大量派遣这些细菌,它们可能也会带来其他问题。

  多种细菌能“吃掉”塑料

  上述发表于《科学》杂志的研究显示,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研究人员偶然发现,一种奇特的细菌Ideonella sakaiensis 201-F6可以“吃掉”塑料。据悉,这种细菌能在30摄氏度下经过6周完全降解PET薄膜。PET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塑料之一,应用于衣料、饮水瓶和食物打包盒等。该物质需要数百年才能分解,对环境造成难以估量的破坏。

  研究人员进一步调查研究后发现,一种叫做ISF6-4831的酶,它与水发生反应能将PET分解成一种中间介质,随后,第二种酶ISF6-0224又将该中间物进一步分解成简单的分子结构。

  无独有偶,据巴基斯坦《黎明报》2017年9月26日报道,中国和巴基斯坦科学家携手发现了一种可以分解塑料的真菌塔宾曲霉,这种细菌体内生长的根类细丝网络有助于分解聚合物,可在几个星期内将塑料降解。

  另据英国《独立报》网站2019年6月30日报道,美国俄勒冈州里德学院学生摩根·韦格在得克萨斯州休斯敦附近的一处油料场采集的样本中发现了另外一种可以食用PET的细菌。

  韦格称,该菌种的利用有可能彻底改变塑料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加快这种细菌“吞噬”塑料的进程,有望为解决地球塑料问题发挥“很大作用”。目前每年约有3亿吨塑料被废弃,只有约10%得以回收。

  此外,2020年3月,德国莱比锡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在莱比锡一个塑料废料场收集土壤并对其进行研究后,发现了一种以聚氨酯二醇为食(聚氨酯二醇广泛用于产品制造)的新型土壤细菌。

  《福布斯》双周刊网站在3月11日的报道中指出,尽管这些细菌“吞噬”塑料的速度赶不上人类每年制造塑料垃圾的速度,但这些发现意味着,有朝一日,科学家们有可能大量生产此类细菌,并将其派往各大垃圾填埋场或者海洋中。

  生物改造能提升“吞噬”效率

  《福布斯》双周刊的报道指出,为使这些天然细菌发挥作用,必须对其进行生物改造,使其降解塑料的速度提高几百倍或几千倍。

  科学家们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突破。2018年,英国普茨茅斯大学科学家们对在大阪发现的天然细菌加以改良,生成了能在几天内就消化PET的酶,并将它命名为PETase。2020年10月,这些科学家将ISF6-4831和ISF6-0224这两种不同酶组合成一种“超级酶”,进一步提升了其“吞噬”塑料的效率。

  不过,上述研究负责人、普茨茅斯大学约翰·梅根教授也表示:“我们现在需要找到方法以降低生成这种酶的成本,也需要掌握大规模工业化使用这种酶的技术。”

  虽然前路漫漫,但梅根乐观地认为,这将是人类最终消除塑料污染、控制塑料泛滥的新起点。

  尽管这些细菌的大规模商业应用仍需数年时间,但曙光已经出现!法国卡比奥斯公司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破土动工,建造一个利用酶对PET塑料进行生物降解的示范工厂。

  大规模部署仍面临诸多挑战

  不过,也有专家提醒说,即使这些新技术有朝一日大规模部署,它们仍将面临诸多问题,甚至可能带来未知的风险。

  首先,这些细菌大多只能消化PET,对于其他几种塑料——如用于制造洗发水瓶或管道等更坚硬材料的HDPE,可能很难实现生物降解。

  此外,细菌也不能将塑料降解成碳和氢,通常只会将其分解成单体,而单体只能被用来制造更多塑料。例如,卡比奥斯的工厂就打算将PET塑料变回原料,以生产更多塑料。

  而且,即使未来有可能大量生产出细菌并将其派往垃圾堆,这种方法也可能带来其他问题——对这些塑料进行生物降解有可能释放出其中包含的化学添加剂,从而污染环境。

  专家表示,战胜塑料废物危机的最佳方法是,使用其他可重复使用的物品来替代。例如,英国诺普勒公司利用海藻酸钠凝胶制成了可自然生物降解的无塑料包装。

[ 责编:武玥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内蒙古阿尔山:避暑胜地引游人

  • 盛夏里的向日葵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