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清代有个皇家医学实验室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清代有个皇家医学实验室

来源:科技日报2021-04-30 10:1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超过600岁的故宫不仅是我国古代科学文化的集大成者,也包含了较为丰富的古代西方科学内容。清康熙时期,宫中曾有一座“皇家医学实验室”,由进宫的西方传教士主持。他们引入西方的制药技术,通过化学实验,开展药剂研制,并制作了部分宫廷御用药物。

  关于清代皇家医学实验室较为详细的信息,可见法国传教士白晋所撰的《康熙皇帝》。白晋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来到北京。由于他博学多才,因此很受康熙赏识。他和另一位法国传教士张诚曾为康熙写过20余篇介绍西洋医学的短文。其中一篇提及内服化学试剂的优点。不久,康熙下令在宫内建造医学实验室,让白晋、张诚等人研制药剂。实验室的工具设备全部由白银制作,包括各种形状的炉灶,适于化学实验用的各种器皿、用具之类的物品。康熙也会经常来实验室观察制药过程。实验室建成后,白晋等人曾经参照法国药剂师希拉所著《王室药典》里的制药法,花了3个月时间,制成了干燥剂、糖浆制剂、浸膏等几种试剂。康熙很满意,把这些试剂作为御用药品,随身携带,并赏赐给身边的王侯及服侍人员。

  那么,这个医学实验室建在哪里呢?据《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之“康熙帝谕皇太子胤礽亲噶尔丹等情形”记载,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四月底,康熙在讨伐噶尔丹的路途上,随身的御用药品快用完了,于是命皇太子胤礽派人将养心殿制造的西洋“如勒伯伯喇尔都”御用药十两,外加上等生姜四斤,在五月二日前送至军营。由此可推断,这个实验室应该设立在养心殿。另根据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三》之卷一千一百七十三记载,养心殿造办处早在康熙初年就设立,主要用于制作皇家御用品。康熙下令在养心殿内开设西药实验室(作坊),将西方的医药技术引入国内,研制、生产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御用药剂,以用于紫禁城皇室成员的疾病治疗。

  该皇家医学实验室除了研制西药,还研制中西医结合的药剂。据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清宫医案研究》之“康熙朝医案”部分记载,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二月,张诚研制了一种治疗咳嗽的药,叫做“肺胸舒丸”。其制作方法为:准备硫磺花粉二钱、金银香花八分、甘草膏子六钱、冰糖粉四两五钱,将此4种药与西洋大夫所带“温密德喇噶刚地之花露”(一种西药),混合掺入甘草露中,搅拌成糊状,制成大约重一钱左右扁圆形药丸。张诚向康熙禀报:这种药在医治由感冒引起的咽喉堵塞感、咳嗽并吐清痰,以及由咳嗽引起的各种肺胸疾病方面,都有较好的疗效。需要说明的是,康熙时期的宫廷医生能够采用西方传入的蒸馏法提取药露,并在武英殿旁边设置了露房。

  那么,康熙为什么要建一座医学实验室?法国汉学家杜赫德编著的《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之上卷部分,载有法国神父洪若翰在1703年2月15日致拉雪兹神父的信。洪若翰在信中说,他曾向康熙汇报了欧洲的医药,尤其是法国国王发给全国穷人的药粉,引起了康熙的极大兴趣。时值康熙在三十二年(1693年)五月,康熙正患上疟疾,高烧不退,御医所开的药也无效。白晋、张诚把研制的这种药粉给康熙服用。康熙的高烧很快退了,但几天后体温又升高了。在关键时刻,多罗神父从印度给洪若翰和刘应(法国传教士)寄送了一斤金鸡纳霜。他俩和白晋、张诚一道,把金鸡纳霜献给了康熙。康熙喝下金鸡纳霜后,高烧立刻退去,身体很快康复。金鸡纳霜治好了康熙的疟疾,加深了康熙对西方医药的信任。由上可知,皇家医学实验室的建立,主要与康熙对西方医学的兴趣及自身患病有关。

  (周 乾 作者系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 责编:赵宇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