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房颤日:智能穿戴设备助力主动健康管理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房颤日:智能穿戴设备助力主动健康管理

来源:光明网2021-06-08 13:4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房颤是最为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患者年龄增加而增高。2021年6月6日是第九个中国房颤日,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进一步深入,预计未来我国房颤患者数量将会进一步增加。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将降低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作为重要指标之一,要求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到2030年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

  在互联网+医疗健康、智慧医疗、移动医疗的背景下,慢病管理有没有更好的手段?相关研究机构认为,基于医疗健康数据的预防和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将成为智能可穿戴设备未来发展的“关键词”,智能可穿戴设备也正成为改变健康管理体系和人类健康的“新技术”。

  智能穿戴——主动健康管理“新载体”

  所谓智能可穿戴设备( Wearable Devices)是指将传感器、无线通信、多媒体等技术嵌入人们直接穿戴在身上的便携式医疗或健康电子设备中,在软件支持下感知、记录、分析、调控、干预甚至治疗疾病或维护健康状态。它是基于人体自然能力或环境能力,通过内置传感器、集成芯片等实现对应的信息智能交互,是物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云存储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不断融合创新的最佳载体。

  随着人们对慢性疾病重视程度的增加,“智能手表或成主动健康管理重要手段”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国家发改委印发的《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2019-2022年)》中明确指出,“支持企业推广穿戴式、便携式、非接触式采集健康信息的智能化健康管理、运动健身等电子产品。”

  智能可穿戴设备以数据驱动健康服务,开发丰富的应用场景,包括在人们的运动监测、体征数据监测、健康风险评估和健康管理等场景中实现个人健康管理服务。在华为看来,智能穿戴是唯一可以24小时与用户紧密接触的智能设备,能够帮助用户不间断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凡事腕上解决。

  最新发布的华为WATCH 3打造智慧健康管理生态链,为用户带来健康管理新体验。随着GT系列成为爆款,华为开启了智能手表的长续航时代。然而,市面上大多数智能手表,很难做到24小时的不间断陪伴,华为手表即便在夜间睡眠的8小时,依旧时刻守护用户的健康,GT的成功也恰恰证明了,这被忽略的8个小时,恰恰定义了智能穿戴的未来。

中国房颤日:智能穿戴设备助力主动健康管理

  以长续航为基石,华为进一步深耕主动健康管理并为广大用户提供完整的健康解决方案。据了解,华为WATCH 3 Pro在智能典型模式下能够支持5天超长续航,超长续航模式下支持21天。华为WATCH 3在智能典型模式下能够支持3天超长续航,超长续航模式下支持14天,更长时间的续航保证了用户可以全天候佩戴、连续使用。

  生态赋能——健康管理“无边界”

  2018年,为探索移动健康 (mHealth)技术在心血管疾病管理领域的应用,301医院基于华为创新研究平台HUAWEI Research及华为智能穿戴设备PPG技术开展心脏健康研究,将房颤筛查的前沿技术融入301医院房颤整合管理,将移动技术、智能穿戴设备与健康管理相结合,让居家、快捷、长程的心律失常自主检测及自我健康管理成为了可能。

  最新发布的华为WATCH 3系列加入了301医院心脏健康研究,当用户收到手表的健康提醒时,得到的不是健康焦虑,而是一套完整的健康解决方案。华为通过和专业健康机构合作,为广大用户提供从身体健康数据监测,到风险提醒,到线上预约或者线上报告解读,就诊建议的健康管理生态。

  硬件方面,华为手表不断拓宽健康管理的边界,从心率监测到全天候血氧监测,从TruSeen到TruSleep技术的不断升级,目前还新增了体温检测、搭配第三方设备的微创血糖管理、跌倒检测等功能,给广大用户带来更多健康选择。

  华为加入体温检测和皮肤温度检测,是让用户了解当前自己身体的状况,同时也是为了未来女性健康和呼吸健康的重要指标,帮助更多健康研究的开展。华为将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等联合开展可针对体温的呼吸疾病筛查的功能,将这种创新的健康监测功能带给更多的用户。

中国房颤日:智能穿戴设备助力主动健康管理

中国房颤日:智能穿戴设备助力主动健康管理

  此外,对老人来说,跌倒是非常危险的,65岁以上老人中,平均每10人就有3-4人发生过跌倒。华为WATCH 3具有跌倒检测和SOS功能,如果检测到用户跌倒,会自动进入求救模式。对于家有年迈父母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 WATCH 3系列搭载了HarmonyOS,开创腕上全新智慧交互体验,打造一个围绕手腕的交互中心、智慧中心和健康中心,实现快速交互响应、全面的控制能力、酷炫智慧体验等新体验。

  结语

  随着移动数字健康时代不断发展,智能可穿戴设备迎来新的机遇。越来越多新兴技术的应用,给智能可穿戴设备带来新的驱动力。作为健康大数据应用的优选终端,智能可穿戴设备在健康领域的深化和发展,将不断催生新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打造“腕上”健康顾问,让智能手表成为一种“健康标配”,满足健康管理服务新业态的旺盛需求。(金言)

注:此文属于光明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 责编:张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七届太和论坛在京开幕

  • 安徽五河:“小车轮”助力县域经济跑起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