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型寨卡疫苗“一箭双雕”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新型寨卡疫苗“一箭双雕”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1-07-16 14:1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在7月15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免疫学》的一项研究中,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戴连攀、严景华研究员等基于结构生物学设计的一款新型保护性寨卡疫苗,为抗疫“武器库”再添利器。

  寨卡病毒之所以臭名昭著,是因为它会导致婴儿小头症,以及其他不可逆的新生儿严重出生缺陷。此外,它还会与另一种由蚊虫传播的疾病——登革病毒感染诱导交叉反应的抗体响应,增加登革病毒感染的严重程度,甚至对人产生致命威胁。

  此次设计的新疫苗“一箭双雕”,既能防止寨卡病毒侵袭胎体,又能切断寨卡预存抗体对登革病毒感染的严重抗体依赖增强(ADE)效应。

  疫苗困境

  寨卡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传播,最早于1947年在乌干达寨卡森林的猴子身上分离出来。2015至2016年,寨卡疫情成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已有86个国家和地区暴发寨卡疫情。

  通常情况下,寨卡病毒感染人类,只引起低热、斑丘疹、关节疼痛、结膜炎等;但其感染孕妇后可能使婴儿产生小头症和其他不可逆的出生缺陷。

  WHO认为,要应对未来的疫情,开发疫苗是重点。然而,至今尚无相关疫苗获批。其原因与寨卡病毒和登革病毒之间的“跨种”ADE效应不无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抗体不会“中和”病毒,使其失去感染细胞的能力,而是发挥相反的作用,协助病毒进入靶细胞,提高感染率。

  “寨卡病毒与登革病毒都是黄病毒属,其抗原性接近,同属超血清家族。”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戴连攀向《中国科学报》解释,去年8月发表于《科学》的一项人群队列研究就发现,既往的寨卡病毒感染能够显著增加后续登革病毒感染的严重程度,证明寨卡预存抗体对登革病毒感染有严重的ADE风险。

  寨卡、登革血清型之间的ADE是疫苗研制亟须解决的焦点安全问题,特别是这两类病毒可由相同的媒介——埃及伊蚊传播,且流行区域重叠,使疫苗研发更加困难。

  对此,高福等在文中表示,理想的寨卡疫苗应该具备三个特点:预防寨卡病毒的母婴传播;预防由于寨卡病毒感染引起的登革ADE;预防由于寨卡疫苗免疫导致的登革ADE。然而,目前全球进入临床阶段的寨卡疫苗在设计上都没有避免潜在的登革ADE风险。

  “剪”得断 “理”不乱

  要想解决寨卡疫苗研制的安全问题,就需要找到连接寨卡与登革病毒之间的“跨种”ADE效应的“纽带”,并剪断它。

  以往研究表明,寨卡或登革病毒引起ADE效应的交叉抗体,主要靶向的是病毒表面结构蛋白prM和E蛋白的融合肽(FL)这一保守区域。通过两种方式——在FL表位引入突变,或构建E蛋白二聚体遮蔽FL表位,都能显著降低寨卡疫苗对登革病毒感染的ADE。

  “但在小鼠模型上,这两种疫苗方式都不能产生足够的保护性免疫应答,完全阻断寨卡病毒母婴垂直传播。”戴连攀说,鉴于寨卡病毒感染孕妇对新生儿潜在的长期严重后果,研发能诱导母婴清除性免疫应答的寨卡疫苗尤为重要。

  如何才能“干掉”FL表位这个“保守派”,同时又能隔断寨卡病毒母婴传播呢?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福团队从2016年起便开展针对寨卡病毒的研究,解析出寨卡病毒保护性免疫原E蛋白的晶体结构(E蛋白在黄病毒表面就如同钥匙一样帮助病毒打开宿主细胞的大门),分离到了一系列靶向E蛋白不同结构域的中和/保护抗体,解析了靶向FL表位的代表性ADE抗体的结构基础。这些研究为理性设计消除ADE的寨卡疫苗提供了重要指导。

  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员采取了一种“抗体指导疫苗设计”的反向疫苗学策略。基于ADE抗体结合FL的结构基础,对寨卡免疫原E蛋白进行理性改造,其目的是既消除FL表位,又能维持其他中和抗体表位的完整。

  他们通过同源替换的方法,将寨卡E蛋白的FL,替换成黄病毒属中进化关系最远的昆虫特异性黄病毒的同源序列,从而改变了FL表位上结合ADE抗体的3个关键氨基酸。

  随后,研究人员通过一系列中和保护性抗体和ADE抗体,对改造后的E蛋白抗原进行正向和负向筛选,获得同时满足FL表位消除和中和表位维持的构建。其中,两种设计——MutB和MutC被制备成黑猩猩腺病毒载体(AdC7)疫苗进行评估。

  其结果是“一箭双雕”。一方面,MutB/C疫苗一次免疫可产生清除性的免疫应答, 完全保护小鼠抵御寨卡病毒, 在病毒感染的所有靶组织中都检测不到病毒载量,能够完全阻断寨卡病毒的母婴传播。另一方面,两种疫苗免疫血清完全消除了对四种血清型登革病毒的ADE;血清过继试验证实MutB/C疫苗免疫血清不会引起登革病毒感染的ADE,而野生型构建(WT)则会加快动物的死亡和使病症加重。

  “这是一项非常好的研究,基于结构的抗原设计被用于解决寨卡疫苗中的ADE问题。”一名审稿人在评议中说,寨卡病毒WTFL表位被节肢动物特异性序列取代,既保持了抗原的构象和免疫原性,又避免了WTFL特异性抗体的结合。

  充实抗疫“武器库”

  研究者并未就此止步。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他们进一步探究了改造后疫苗MutB/C消除ADE的免疫学基础。

  通过B细胞受体(BCR)的单细胞测序方法,他们分析了免疫后小鼠淋巴结的抗原特异性BCR的特性。结果显示,野生型疫苗激发的体液免疫存在明显的免疫优势情况,60%以上的BCR使用3组胚系基因。而MutB/C打破了原有的免疫优势,使抗原特异性BCR使用的胚系基因呈分散式分布。

  研究者们最后解析了其中一个抗原改造E蛋白MutC结合中和抗体的分子基础,发现MutC仍然能够通过新的作用力维持E蛋白的二聚体结构,这对于激活有效中和抗体非常重要。此外,改造后的FL氨基酸产生对ADE抗体的位阻和电荷排斥,因此揭示了MutC不诱导ADE抗体产生的结构基础。

  新研究将有助于充实我国抗疫“武器库”。正如另一位审稿人所说,“这项研究针对该领域长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漂亮的解决方案,合理设计出一种改进的寨卡病毒免疫原。消除ADE是开发有效寨卡疫苗的重要一步”。

  高福等在文中也指出,本项研究通过小鼠模型为疫苗未来进行临床试验提供了免疫学趋势,也为面向疫苗的蛋白质设计提供了新的见解。理性设计消除ADE的新型寨卡疫苗将指导寨卡疫苗未来在临床中的使用。(记者 冯丽妃)

[ 责编:赵宇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明日召开!敬请关注2025年数字丝路发展论坛

  • 百年量子路:从理论诞生到改变未来的量子信息革命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对约4.36亿年前的志留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居群展开深入研究,首次揭示了这些远古海洋底栖生物如何利用刚毛来维持彼此间的“社交距离”
2025-07-24 03:15
在广袤的田野上,每一抔泥土都隐藏着一个微观的奇妙世界——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
2025-07-24 03:15
雄伟的跨海大桥、海中的钻井平台……人类的脚步正延伸向深海。
2025-07-24 03:15
“孙女给我请了一个24小时‘家庭药师’,就在我的手机里。边聊天,边指导我用药,省心安心、方便管用!”视频中的高奶奶高兴地说。
2025-07-24 03:15
“中试”即中间试验,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跨越至生产线的关键桥梁。中试成功与否,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5-07-24 03:15
8月1日—8月30日,为市民带来国防科普与沉浸式军事体验的盛宴。
2025-07-23 15:19
如果未来20年我们能造出通用量子计算机,它将提供一种革命性的计算能力。
2025-07-23 09:20
在广州,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小心地穿上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在设备辅助下轻松登上楼梯。曾经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发生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
2025-07-23 02:40
“智能电网可接纳高比例新能源”“地下空间深度开发与空中慢交通系统立体分流”“太空超大型设备实现在轨制造”“生态标签农产品比例提至40%以上”“脑机接口技术为脑功能损伤患者的康复带来福音”……
2025-07-23 02:4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刘世荣院士团队日前发布“气候智慧型适应性造林”新范式,构建起气候—树种—立地精准匹配体系
2025-07-23 02:40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大麦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团队在一种小麦野生近缘种——冰草中鉴定出一个可调控穗粒数的关键基因AcRR1
2025-07-23 02:40
22日17时37分,随着330千伏玛玉二线结束试运行,330千伏玉树第二回线路工程宣告正式投运。
2025-07-23 02:4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7月21日发布的第五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越来越多群体共享数字发展成果。
2025-07-22 10:35
“对承担国家、北京市6G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企业,给予1:1配套、最高3000万元资金支持。”
2025-07-22 02:35
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团队联合相关科技企业,成功研发“中国黄牛1号”50K育种芯片并正式对外发布。
2025-07-22 02:35
由中铁二院勘察设计的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三年多来,发送旅客超5000万人次,货运量突破6000万吨,客货运输实现量效双增。
2025-07-22 02:35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重要战略举措,它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5-07-22 02:3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来时介绍,钕黄河矿是黄河矿的富钕端元矿物,隶属于稀土碳酸盐矿物家族,具有独特的钕元素富集特征。
2025-07-21 09:46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超导”,可能会觉得陌生。简单说,超导就是某些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
2025-07-21 09:40
雨又下了一夜,太阳终于爬上了大娄山。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种粮大户王建全望着绿油油的稻田却犯了愁:“雨水多,禾苗长得快,可田里的稻飞虱太多了,恼火呦!”
2025-07-21 02:4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