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一条改变世界的鱼

来源:科技日报2021-08-20 10:0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说起鳕鱼,你可能不陌生。朝鲜族餐厅里常见的明太鱼,就是一种鳕鱼。欧洲人也很爱吃鳕鱼。而且因为爱吃鳕鱼,还改变了历史车轮的方向。

  盐和鱼的相遇

  鳕鱼生活在北半球的冷水海洋,种类很多。朝鲜人吃的是阿拉斯加鳕,欧洲人吃的是大西洋鳕。

  大西洋鳕一般群集在浅滩,长相呆呆的,有一张大口,一路张着嘴游,逮着什么吞什么(包括小鳕鱼)。它不挑食,从浮游生物到鱿鱼都能消化,它还不怎么生病,不怕冷。

  一条雌鳕鱼1年能下几百万个卵,大仲马曾写过:如果每颗鱼卵都孵化,每条小鱼都长大,只要3年,鳕鱼就能充满海洋,人可以踩着鳕鱼的背,横跨大西洋。

  最早利用丰富鳕鱼资源的航海民族,是维京人和巴斯克人(西班牙西北部一个古老民族)。公元1000年前后,维京人远航到了格陵兰,还可能达到了北美洲。他们远距离航行的食物补给主要靠捕捉鳕鱼,他们会把鳕鱼在冬天的寒风里晾干,然后折成小块,像啃硬面包一样啃掉。

  巴斯克人则更进一步,他们发明了盐腌鳕鱼,这也是因为他们熟悉地中海腌鱼的技术。凤尾鱼和青鱼之类的脂肪多的鱼不好腌。因为脂肪会阻挡盐分的渗入,此外脂肪暴露在空气里很容易“哈喇”,鱼就得在木桶里压实,隔绝空气。

  而且鳕鱼是一种很懒散的鱼(被钓到也不挣扎),不像那些好动的鱼,鳕鱼的肌肉是纯白肉,蛋白质含量高,却几乎没有脂肪。所以鳕鱼可以直接扔到盐桶里脱水,特别简单。

  如果你见过日本料理店里用来刨花的木鱼,就知道鱼干可以硬得像棒球棍。麦哲伦那个年代,水手们吃的鳕鱼干,得用棒子敲打1个小时,再用温水泡12个小时,才能像牛肉一样烹饪。这种鳕鱼干就像今天的罐头,好运又好存。保存10年以上没有问题。

  巴斯克人的工艺创新,正赶上中世纪的特殊需求。信仰天主教的欧洲人,非常重视斋戒。斋戒日1天只吃1顿饭,而且不许吃红肉,因为红肉是“热性”的,会挑逗人的欲望。而水生的动物(除了鱼以外,还有海狸、水獭、海豚和鲸鱼等)是“凉性”的,可以吃。

  一年一次的大斋连续40天,每个周五要斋戒,逢节日也要斋戒。总之1年中有近一半的日子不许吃肉,只能吃鱼。巴斯克人最早卖腌鲸鱼肉,后来改卖腌鳕鱼干,赚得盆满钵满。中世纪欧洲人吃的鱼,六成是鳕鱼。

  鳕鱼不光肉好吃,头、舌、鳔等也好吃,且有营养。加泰罗尼亚人和那不勒斯人都爱吃鳕鱼,葡萄牙把鳕鱼料理看作国菜。其实南欧并不产鳕鱼,如果不是巴斯克人把地中海盛产的盐和北欧盛产的鳕鱼撺掇到一起,南欧人就没这个口福了。

  谁先发现了美洲

  美国作家马克·科尔兰斯基在《一条改变世界的鱼》里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猜想:早在中世纪,巴斯克渔民就发现了北美洲;他们的鳕鱼来自纽芬兰。

  科尔兰斯基提出:欧洲的鳕鱼渔场在北海和冰岛周边。但是在这里捕鱼上千年的北欧人,却从来没见过巴斯克船只。

  1475年,汉撒同盟和英国起了冲突,截断了英国布里斯托尔商人的鳕鱼来源。于是有两个布里斯托尔人,在1480年和1481年派船只,寻找传说中大西洋一个到处是鳕鱼的小岛。

  冒险的结果并没有记载。但是在1490年,汉撒同盟提出向布里斯托尔人重新开放冰岛鳕鱼贸易时,后者却没有动心,因为他们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鳕鱼干。甲板的面积并不足以让如此多的鳕鱼脱水,当时有人怀疑他们是从某个地方买回来的鳕鱼干。但相关人并未吐露任何信息。

  直到现代,一封布里斯托尔的商人写给哥伦布的信被发现,信中说,哥伦布应该很清楚,布里斯托尔人更早到过那片陆地。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5年后, 卡伯特出航,他是热那亚人,奉英王之命, 寻找北方的香料之路。出海35天后,卡伯特发现了陆地,岸线密布礁石。卡伯特给该地起名“新发现之地”(纽芬兰)。陆地上乏善可陈,海里却挤满了鳕鱼。

  卡伯特回来汇报说,只要把篮子装块石头,沉入水里,提上来就是一篮子鳕鱼。

  卡伯特的消息传来,从英国到葡萄牙,船只都在向西航行去抢捞鳕鱼。和巴斯克人的传统做法一样,大家都是载满了盐出发,载满了鱼回归。法国的拉罗谢尔,本来是个小港口,因为靠近盐场,成了这些鳕鱼捕捞的主要出发地。

  卡伯特之后过了37年,法国人卡提尔再次抵达纽芬兰,宣布此处属于法国。他这次发现有上千艘巴斯克船在捕鱼。

  美洲的第一桶金

  卡伯特探险100多年后,还有人这么说纽芬兰的鳕鱼:你烧上一锅水,去海里捞鱼,捞到足够吃的回来,水还没烧开。

  那时的欧洲船,都是趁春天驶向纽芬兰,在那边的夏天拼命捞鱼,同时找地方晾干,在海水浮冰前,带着鱼干回到欧洲。

  没有过度捕捞之前,纽芬兰甚至会看到人一样长、一样重的大鳕鱼。鳕鱼太便宜了,再穷的人也吃得起。梭罗在《瓦尔登湖》里提到,海边的农民偶尔用鱼头喂牛。梅尔威尔也在《白鲸》里写道:“在这里, 连牛奶也有鱼腥味, 真令人费解。直到某天早上, 我在海滩上的渔船之间闲逛, 突然发现荷西那条斑纹母牛正在啃鱼的尸体, 而且还在一堆鳕鱼头里走来走去, 看上去懒洋洋的, 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1520年,麦哲伦在风暴中挣扎着试图绕过南美大陆时,美洲还是无利可图的一片荒地。除了几个冒险家入侵印第安帝国之外,去美洲最划算的事业就是捕鳕鱼。

  纽芬兰的鳕鱼,对新大陆的历史有几个重要的影响。

  一是支持了英国在北美洲的霸权。英国人从1500年左右就去纽芬兰捕鱼了,但他们一开始不精于贸易,不知如何给南欧供应优质鳕鱼,让巴斯克和法国的二道贩子赚了大钱。但英国人因此把大多数鳕鱼留在了纽芬兰,给自己的海军吃,以对抗法国敌人。

  二是刺激了毛皮贸易和对美洲内陆的探索。纽芬兰的欧洲渔民们,在岸上碰到印第安人,很自然地用金属和玻璃制品去换印第安人的毛皮衣服。因此捞鳕鱼的水手成了第一代毛皮商,欧洲人正是为了毛皮,才去探索北美大陆。

  三是导致了美国的诞生。17世纪10年代,首批去美洲海岸定居的人告诉英国政府:准备捕鱼为生。他们实际上选择了种地开局,但收成很差,饿死不少人。幸亏及时改弦更张,变成渔民,并且用鱼杂给田地施肥,才在北美落了脚。

  后来,新英格兰的土地迎来第一批农民、牧人和工匠,是为了满足纽芬兰渔民的吃穿用度。

  鳕鱼利润造就的移民点,逐渐成长为崇尚独立的富裕社区。亚当斯密曾经在《国富论》中,将新英格兰渔业树为典范大加赞赏,试图以此证明自由会让经济迅速繁荣。与加勒比海经营甘蔗种植园的地主比起来,崇尚渔业文化的人更像企业家:渔民习惯于不拿固定工资,收入全靠平分捕鱼成果。鳕鱼社区的后代们,最终不服气大英帝国的统治,闹起了革命。

  几百年过去了。大西洋两岸的人,吃着鳕鱼,走进了现代;而曾被认为取之不竭的大西洋鳕鱼,也已被捕捞殆尽。(小白村)

[ 责编:赵宇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距乌镇峰会开幕还有3天

  • 进博会场整装待发 静待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年来,中国审定推出了一批高产稳产、绿色节水、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2021年,这一情况出现了转变:“圣泽901”“广明2号”“沃德188”等3个国产白羽肉鸡品种通过审定,中国白羽肉鸡育种攻关实现从0到1的实质性突破。
2025-11-04 09:06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2025-11-04 04:25
人工智能的出现源于人类对提升生产效率与改善生活品质的持续追求,这一根本动因要求其发展必须始终以服务人类、增进福祉为核心。
2025-11-04 04:25
如何在新学期开展针对性训练,做好运动前准备和运动后体能恢复,已成为受到广泛重视的问题。
2025-11-04 04:25
我所在的他山中学,是贵州黔北山区的一所普通县中,有着4000多名师生。作为校长,我常常在思考:在现有条件下,如何为学生开辟更广阔的成长路径?在日复一日的探索中,
2025-11-04 04:25
11月3日11时47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六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1-04 04:35
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指示物种,保护鸟类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环节。我国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2025-11-03 05:05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2025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刻把握我国城市发展所处历史方位”,“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
2025-11-03 05:05
“从南极到北极,从草原到荒漠,到处都有昆虫的踪迹……”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昆虫博物馆内,参会观众被讲解员李姗姗的讲述深深吸引。
2025-11-03 05:05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在湖北宜昌“石板滩生物群”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迄今最古老的复杂三维潜穴系统,
2025-11-03 05:05
秋水长天间,太湖正激荡起智能时代的万千涟漪。日前,以“万物智联,无尽前沿”为主题的2025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江苏无锡举办,一场关于万物智联的对话就此展开——人工智能如大脑般睿智思考,物联网似躯体般敏捷连接,当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双向奔赴,万物就有了“感知”,人类正迎来一个全新智能时代。
2025-11-03 05:05
秋冬之际,正是候鸟迁徙之时。不知你有没有发现,从我们头顶飞过的候鸟,比以前更多了! 2024年全国水鸟同步监测结果显示,我国越冬水鸟总数达505.9万只,创最高纪录。
2025-11-03 05:05
HPV疫苗自2025年11月10日正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2011年11月10日后出生的满13周岁女孩可以免费接种双价HPV疫苗。
2025-10-31 10:16
近日,飓风“梅利莎”横扫加勒比地区,成为近年来影响该地区最猛烈的飓风之一。
2025-10-31 10:14
10月30日下午,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得知同事张洪章即将到“太空”出差的好消息,科研人员纷纷送上祝福:“好好照顾自己,好好完成任务。
2025-10-31 10:02
据新一期《天体物理学快报》报道,LIGO-Virgo-KAGRA国际合作组织宣布,他们在去年10月和11月探测到两起极为特殊的、由黑洞并合产生的引力波事件,分别命名为GW241011和GW241110。
2025-10-31 09:59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环境空气质量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从重点区域来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36”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6%;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3.5%,同比上升8.5个百分点。
2025-10-31 09:57
执行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张陆、武飞、张洪章3名航天员组成。张陆担任指令长。
2025-10-30 13:03
记者10月29日从国家统计局获悉,根据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中国创新指数研究》课题组测算,2024年中国创新指数为174.2(以201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5.3%。
2025-10-30 10:15
绿氨作为绿氢核心载体与低碳原料,正成为钢铁、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实现深度脱碳的关键路径。
2025-10-30 10:1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