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科学家寄语新生:挑战权威、不断探索 走少有人走的路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科学家寄语新生:挑战权威、不断探索 走少有人走的路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1-08-23 10:2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科学家寄语新生:挑战权威、不断探索走少有人走的路

  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 西湖大学提供

  中新网杭州8月23日电(童笑雨郑熠雯)挑战权威、不断探索、走少有人走的路。8月22日,在西湖大学开学典礼上,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该校副校长许田、该校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于洪涛三位科学家,对新生们提出了入学的三点嘱托。

  8月22日,西湖大学2021级博士研究生开学典礼在浙江杭州举行。这是西湖大学招收的第五期博士研究生,共313名,其中海外生源共60人,占比近五分之一。

  西湖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从博士研究生起招,目前该校共有921位博士生。

  在开学典礼上,西湖大学副校长许田如此告诫新生:希望从今天起,当你们遇到施校长的时候,不要叫“施校长”,而是叫“施老师”,或者直接叫“一公”。因为西湖大学是一个学术平等的地方,是一个挑战学术权威的地方。

  作为许田口中“被挑战”的对象,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表示,大学必须保护每一位科学探索者的好奇心,不计成败、不论得失地为探索者提供宽容和支持的环境。

  他希望学生能不断探索,去超越自我、创造未来。一方面,要勇于质疑学术权威和传统科学观点,勇敢地与他人辩论,并且坦然地接受他人的辩驳;另一方面,要敢于发出“天问”,不断探索科技的前沿、拓展认知的边界,努力成为各自所在领域的引领者。

  施一公表示,西湖大学想要带给世界的,不仅仅是能够改变人类目前困境的关键核心技术,也是将会影响人类今后五十年、一百年发展的重大原创理论,更是一代又一代对世界充满好奇、无惧无畏探索未知、同时心怀家国天下的栋梁之才。“我期待你们有朝一日,用自己的学识,造福社会、反哺父老乡亲、推动人类文明。”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于洪涛则从人生道路选择的角度出发,建议学生走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也许走在这条路上,你会觉得孤独,但如果坚信自己做的是对的、有价值的,那就坚持往前走。”

  他教导学生,在科研的道路上,同样要做到开创而不跟随。为此,他还和学生分享了自己实验室的经历。在过去20多年里,于洪涛的实验室一直致力于细胞周期的研究。近年来,他们偶然发现控制细胞分裂的一个蛋白,对调控胰岛素的信号传导有重要作用。“这一意外的发现,使实验室有了一个新的方向,也在成熟的代谢与糖尿病研究领域走出了一条新路。”

  于洪涛说,希望同学们保持对科学最纯真的兴趣与好奇,坚守自己的初心,拥抱科研过程中的偶然和不确定性,走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完)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4973.8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实现了夏粮生产的平稳运行。这一成绩的取得,
2025-07-14 04:15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
2025-07-14 04:25
7月13日,随着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相导线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稳稳抵达188号铁塔,历经15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全线贯通,进入投运倒计时。
2025-07-14 04:25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