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追星逐箭 向海问天——记我国第三代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6号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追星逐箭 向海问天——记我国第三代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6号

来源:新华网2021-09-06 17:2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华社南京9月6日电 题:追星逐箭 向海问天——记我国第三代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6号

  米思源、孙志刚、倪栋梁

  解缆启航,鸣笛离港。

  8月17日,远望6号船又一次驶离码头,刚刚团聚一个多月的船员们又一次离别亲人,奔赴印度洋执行多次海上测控任务。

  这一次,他们的总航程将超过1.6万海里,海上作业将达76天。

  33次远征大洋,累计航程可绕地球赤道22圈,70次圆满完成以神舟、北斗等为代表的海上测控任务……自2008年交付使用以来,这艘我国第三代航天远洋测量船勇闯远洋深海,在波峰浪谷间创造出远洋测控点位最远、纬度最高、捕获目标时间最短等多项纪录。

  13年追星逐箭,13年向海问天。细数这艘“明星船”耀眼履历,船长杨便佼连连感慨:“赶上了最好的时代,能够驾驭着最先进的测量船驰骋在祖国航天梦想的金色航道上。”

  (一)

  “长江6号发现目标!”

  2008年9月26日,西太平洋某海域,调度员徐正峰在执行神舟七号海上测控任务中,喊响了远望6号船船史上第一声调度口令。

  13年来,这个位于水线以下的“测控大厅”,见证了远望6号船无数次任务成功的辉煌。

  回忆首次任务,惊心动魄的场景仍让现已是副船长的徐正峰心有余悸。

  任务前3小时,雷达突发重大故障。应急抢险人员仅用15分钟就从12套设备、300余根电缆中准确找到了故障点。随后,船员们找工具、剥线缆,怕时间来不及就用牙齿咬、用手剥,最终在任务前最后30秒抢修完毕。

  那天,雷达牢牢锁定目标。鲜有人知,雷达内5名年轻的工程师顶着辐射轮流托举着线缆,跟随雷达一起转动。

  “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跟国家使命紧密相连。”徐正峰说。

  梦想传承,薪火永续。

  2020年10月,远望6号船远航归国途中,24岁的助理工程师王恒巡视经过螺旋桨附近,在滔滔浪花声中辨别出一丝异响:“细微但尖锐,像是螺丝松动发出的叮叮声。”

  经过检查,是螺旋桨某配套设备松脱。如果任由故障发展,就可能导致船舶主机损坏。

  迅速返航、直接进厂。王恒说:“我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愿铆在神舟、嫦娥、天宫等大国重器上。”

  (二)

  2021年5月23日,刚返航不久的远望6号船突然长鸣汽笛。

  紧急出航!短短46小时,远望6号船迅速完成物资补给、设备检修后,解缆离港,创造了远望号船休整状态出动速度最快的纪录。

  最具挑战性的,是毫无预兆的应急测控。

  “各号注意,这不是演练,这不是演练!”2016年12月28日,原本有条不紊的某型任务全区合练,被一阵突如其来的指令打断,“商业遥感01组卫星出现异常,长江6号开展应急测控!”

  此时,全区合练还在正常进行,全体参试人员立即分作两路、忙而不乱,两项任务互不干扰。一个半小时后,他们及时捕获目标,精准发出遥控指令,圆满完成卫星姿态调整。

  应急十分钟,幕后十年功。多年来,船上的试验机房内灯火彻夜通明,各专业组结合测控任务,坚持定期进行联调演练、设备维护、数据分析,在一次次任务准备和任务实施中锤炼出随时完成任务的能力。

  (三)

  2020年6月6日,航行中的远望6号船紧急关闭了发动机。

  “有根绳子缠在螺旋桨上了。”在船尾甲板,实习技师章鹏程控制着潜航器,在螺旋桨附近仔细观察。

  船舶大海航行,被废弃的缆绳缠住是最麻烦的,轻则主机超负荷工作,重则直接抛锚停机,水下排除故障难度高。

  海面上,2名轮机技师站在补给用的金属吊框内,慢慢降到和海面齐平。1人对着平板电脑里水下图像,另1人把着4米长的特制切割刀,调整角度来回切割,将缠绕的缆绳清除干净。

  在这场故障排除过程中,船员们短时间内自制出的3D打印串绳器、焊接割刀、双钩等工具功不可没。

  多年来,远望6号船成立测控支持实验室、“创”团队、“源”动力工作室等多个创新平台,一系列新科技、新发明得到广泛应用。

  (四)

  2021年2月10日,农历腊月二十九,远望6号船在爆竹声中再次启航。

  循着最后的手机信号,轮机技师鹿佳来到船尾,在卡顿的视频画面中为怀孕的妻子送上新春祝福。

  19年海天生涯,历经2代3艘远望号,鹿佳早就习惯了聚少离多。日复一日积累下近千张面额不等的电话卡,摞成厚厚的3大本。

  “第一本凑满用了快10年,现在出海多了,四五年就要放满一本。”捧起沉甸甸的“集卡册”,鹿佳颇为动情,“这里的一分一秒,见证了我的青春、爱情和亲情。”

  除了聚少离多,船员们还需面对海上的寂寞孤苦。年均200天在海上,再壮观的景色也显得乏味。

  “要是能看到一点绿色也好啊。”人力资源部主任罗海艇在一次午餐时发现一粒蒜头发了芽,灵机一动倡导在船上开展种蒜苗比赛。

  很快,蒜苗萌发了,或深或浅的绿色,在不经意间装饰了整艘远望6号船,成为深蓝中“最美”的风景。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美联储下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25个基点

  • 【科学报国正当时】与“锂”共舞 材料报国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1月4日,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
2024-11-08 09:59
为了种出茁壮可口的生菜,这群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农科院、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等高校院所的年轻人使出浑身解数。最终,产量高、品质好、能耗低、花费少的队伍将会胜出。
2024-11-08 09:57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张军团队首创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自主研制了全球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光能利用率创造世界纪录。
2024-11-08 09:55
11月6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融合点”行动首场活动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办。该活动以“焊牢科技与产业融合点,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旨在通过供需精准对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2024-11-08 09:55
北京时间11月6日8时50分,正在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穿越赤道进入南半球。
2024-11-08 09:53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先进阿秒激光设施(西安部分)”建设正式启动。该设施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承担建设,建设周期5年。
2024-11-07 03:50
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以下简称“CHES计划”)观测策略日前在国际期刊《天文学杂志》发表。研究人员还模拟了目标恒星HD 88230周围宜居带存在一颗类地行星的情形,并进行了仿真观测与数据拟合。
2024-11-07 09:5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副研究员杨阳团队制备了具有优异光学性能的低毒性蓝光胶体量子点,并以其溶液为光增益介质,实现了高度稳定的液体激光输出。
2024-11-07 09:50
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在75%左右,九成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逐步提升,农村脏乱差局面得到扭转。
2024-11-07 09:49
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世卫组织”)公布了一份清单,列出了17种能致人患严重疾病甚至死亡的病原体。
2024-11-07 09:48
IgE是过敏反应的核心免疫球蛋白,其与高亲和力受体FcεRI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
2024-11-06 10:30
新一代数字技术蓬勃发展,数字化转型浪潮汹涌澎湃。直播将展示行业数字化最新发展趋势AI+等前沿技术的最佳场景应用。
2024-11-07 09:42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立福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维时空谱遥感数据综合与表征关键理论与方法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2024-11-06 10:30
独脚金内酯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重要植物激素,在调控植物分枝数目等生长发育关键性状中发挥关键作用。
2024-11-06 10:25
期待更多优秀的原创少儿科普读物引领孩子们走进精彩的科学世界,让孩子们在科学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2024-11-06 10:24
胸怀“国之大者”,探索国计民生的实问题。问题驱动研究,创新推动发展。
2024-11-06 10:23
团队开发了一种利用人工智能指导葡萄育种的新方法,有望缩短育种周期,加速葡萄品种创新。
2024-11-05 10:22
数据显示,全球物联网连接数持续快速增长,在物联网基础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等方面,中国都“名列前茅”,今年我国物联网连接数有望突破30亿。
2024-11-05 10:21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打破世界纪录,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双湖县境内的普若岗日冰原钻取了全球中低纬度冰川最长的冰芯,长达324米。
2024-11-05 10:19
科学家走进校园做主题报告的宣讲形式,让现场师生不仅能感悟科学家精神、研习科学家攻坚克难路径,还可获得学术大家面对面的指导。
2024-11-05 10:1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