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超十亿人完成接种 为控制新冠疫情奠定基础
首页> 科技频道> 头版 > 正文

超十亿人完成接种 为控制新冠疫情奠定基础

来源:科技日报2021-09-17 10:0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超10亿人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

  “我国接种的总剂次和覆盖人数在全球居首,人群覆盖率位居全球前列。”在9月1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介绍,截至9月15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超过21.6亿剂次,完成全程接种超过10亿人。其中12—17岁人群已经接种超过1.7亿剂次,覆盖9528.7万人。60岁以上人群已接种超过3.9亿剂次,覆盖超过2亿人。

  21.6亿剂次新冠疫苗的接种是否已经建立起免疫屏障?中秋国庆双节在即,又出现新一轮疫情,出游如何做好防控?与会专家做出权威回应。

  仍要关注两个挑战

  “接种的人越多,疫苗起到的保护作用越大。”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介绍,超10亿人的全程接种为控制新冠疫情的流行奠定了基础——从个体来说可以防止感染、可以防止发病,可以预防感染后重症和死亡;从群体来说,疫苗接种率高,发挥的作用就更大。

  但王华庆同时强调,仍要关注两个挑战。

  一是新冠病毒的变异。德尔塔病毒变异株传染性非常强,个别疫苗出现了保护效力削弱的情况,给群体免疫的建立带来挑战。

  二是老年人、青少年人群中还有一部分人没有完成接种, 12岁以下的人群还没有接种,应纳入接种考虑范围中。

  面对挑战,王华庆表示,相关部门将继续加强病毒监测、加强疾病监测、加强疫苗效果评估,同时不断完善新冠疫苗的免疫策略,进一步研发更好的疫苗来预防相关的疾病。

  全国万余家A级旅游景区正常开放

  中秋和国庆期间,各地文化和旅游活动丰富,群众出行意愿不断增强。相关部门在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同时,也出台举措保障民众的合理安全出行。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一级巡视员侯振刚介绍,中秋、国庆假日期间,全国将有超过一万家A级旅游景区正常开放,约占A级旅游景区总数的80%。

  据介绍,为确保旅游景区安全有序开放,旅游景区实行“限量、预约、错峰”制度,合理控制游客接待上限,严格落实门票预约制度,做到游客信息可查询、可追踪。督促旅游景区严格落实扫码登记、测量体温等要求,引导游客执行好“一米线”,规范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严格落实景区内演艺等重点场所的防控要求,对容易形成游客聚集的项目和场所,强化卫生管理。加强客流引导,防止游客瞬时聚集。

  交通运输部应急办副主任卓立介绍,交通运输部门将强化运输组织保障,指导各地加强客流分析研判,优化调配运力,科学安排班次计划,强化客运枢纽、火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和旅游景点景区等重点区域的运力投放和应急调度,强化运输供给、提高疏运能力,减少人员聚集。

  双节出游,用好防控“七件套”

  “假期期间尽量减少非必要的外出。” 雷正龙提示,如果一定要出行,错峰、戴口罩、手卫生、一米线都应坚持始终。

  对于有出行计划的公众,多部门负责人都强调要及时关注最新的疫情信息和防控政策。

  据介绍,9月15日,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推出了“出行防疫七件套”,通过它可以实时查询跨地区出行防疫政策措施、疫情情况、各地核酸检测机构和检测结果以及全国疫情中高风险等级变更等信息。出行前访问小程序将对出行目的地的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

  雷正龙强调,有两种情况应取消出行计划。一是取消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的出行计划;二是如果出行前发现有发热、干咳等可疑症状时应该取消出行计划并尽快就医。(张佳星)

[ 责编:赵清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