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21年诺贝尔奖“次第花开”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2021年诺贝尔奖“次第花开”

来源:科技日报2021-10-08 09:5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在气候变化中留下的“蛛丝马迹”,就像一种特殊的“指纹”,可以应用于识别人类对气候系统的影响。

  不对称有机催化剂是一种精确的分子构建新工具,可以有效地构建很多物质,如新型药物、太阳能电池中能捕获光的分子等。

  对TRPV1和PIEZO通道的开创性发现,让我们了解了热、冷和机械力如何引发神经冲动。

  尽管全球仍被新冠疫情阴影笼罩,但科学家的光芒以及人们对科学的热情无法阻挡!2021年诺贝尔奖颁奖季10月4日起“次第花开”,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以及化学奖各自“名花有主”。这些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不仅扩展了人类的认知,也成为人类知识大花园中最宝贵的花朵。

  4日精彩拉开序幕!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美国科学家戴维·朱利叶斯(David Julius)和阿德姆·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因发现让人能感受到温度和触碰的感受器而获得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两位科学家主要从事躯体感知领域的研究。所谓躯体感知,指的是一些专门器官的能力,比如眼睛能看、耳朵能听、皮肤能感受触碰。诺贝尔奖委员会秘书长托马斯·佩尔曼在宣布这项奖项的获奖者时说:“这的确解开了自然界的一个秘密,它实际上是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的东西,因此这是一项非常重要和意义深远的发现。”65岁的朱利叶斯利用辣椒中的活性成分辣椒素来识别让皮肤能对热量做出反应的神经感受器;帕塔普蒂安则从细胞中分离出会对机械刺激做出反应的压力感受器。

  5日精彩继续!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日裔美籍科学家真锅淑郎(Syukuro Manabe)、德国科学家克劳斯·哈塞尔曼(Klaus Hasselmann)和意大利科学家乔治·帕里西(Giorgio Parisi)荣膺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们为我们理解复杂物理系统所作出的开创性贡献”。90岁的真锅和89岁的哈塞尔凭借有关气候模型的研究共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14万美元)奖金的一半;73岁的帕里西因有关物理系统中无序与涨落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获得奖金的另一半。“真锅淑郎和克劳斯·哈塞尔曼为我们认识地球的气候和人类如何影响气候奠定了基础。”诺贝尔奖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乔治·帕里西获得诺贝尔奖是因为他对无序材料和随机过程的理论作出了革命性的贡献。”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主席托尔斯·汉斯·汉松说:“今年表彰的研究成果表明,我们对气候的认识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之上,并基于对观测结果的缜密分析。”

  6日好戏不停歇!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德国科学家本亚明·利斯特(Benjamin List)和美国科学家戴维·麦克米伦(David MacMillan)因开发一种精确的分子构建新工具——有机催化而获得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这对药物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化学更加环保。”催化剂被称为化学家的“基本工具”。长期以来研究人员认为,原则上只有两种催化剂可用:金属和酶,但此次摘得桂冠的两位科学家在2000年独立开发出第三种催化剂——不对称有机催化剂。有机催化剂拥有一个稳定的碳原子架构,活性化学基团可以附着在碳原子上。有机催化剂通常由氧、氮、硫或磷等常见元素组成,这意味着这些催化剂既环保又廉价。利用有机催化剂,研究人员可以有效地构建很多物质,从新药到太阳能电池中能捕获光的分子等等,为人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正如诺贝尔奖委员会成员皮特·绍姆福伊在化学奖宣布后所说:“有机催化剂的出现像是棋盘上出现的一个有全新功能的棋子,它改变了整个游戏的规则。”

  诺贝尔奖遵照炸药发明者、瑞典人诺贝尔的遗嘱创立,于1901年开始颁发,今年是120周年。(记者 刘 霞)

[ 责编:赵宇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利比里亚总统博阿凯

  • 习近平会见几内亚比绍总统恩巴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通过三代核电自主化,中国正实现对国际最高水平的赶超,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024-09-06 08:50
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司长彭立峰给出一组亮眼数据:过去5年,我国科技型企业贷款的年均增速是20%,是贷款平均增速的近2倍。
2024-09-06 08:48
作为离地球较近且环境最相似的星球,火星一直是人类走出地月系统开展深空探测的首选目标。
2024-09-06 08:46
基于此成果,华大目前已联合香港理工大学,成立香港理工大学—华大·全球深海资源基因组学和合成生物学联合研究中心,实施进一步研发和产业化。
2024-09-06 08:45
5日,在国家林草局举办的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成效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草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司长张利明介绍,我国已基本构建国家公园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
2024-09-06 07:20
回音壁印章设计者、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研发工程师焦朋告诉记者,回音壁存在特殊声学现象,可以让声音形成回声。
2024-09-06 08:47
有两组数据最能直观展现云南的丰饶:以仅占全国4%的国土面积,保育了48.0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56.27%的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在南北间距不过900公里的土地上,拥有7种气候类型,囊括了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以外所有的生态系统类型。
2024-09-06 07:20
近几年,人工智能在许多行业都有应用,成为人类的“好帮手”。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2024-09-05 05:30
经过近3千米的行驶,我们来到了这座小山的山顶,这里距离海面约750米,地貌以岩石为主,可以看到海星、海胆、珊瑚和海葵等。
2024-09-05 08:29
冰箱在使用过程中的减碳,不仅来自冰箱自身运转过程中的节能,还来自冰箱保冷、保鲜技术提升而减少的食物浪费。
2024-09-05 08:26
禾本科植物适应性强,易于推广种植。如:小麦抗旱、耐冷,水稻耐涝、耐热、耐移栽,玉米耐热、耐瘠薄、抗旱、光能利用率高,谷子、高粱和燕麦耐盐碱、耐瘠薄、抗旱、光合作用能力强。
2024-09-05 08:25
近期,中国地震局与国家成都超算中心、清华大学等多家单位联合发布全球第一个亿级参数的地震波大模型。
2024-09-05 08:23
打造了多种高科技气象服务产品。
2024-09-05 05:20
随着“山河号”盾构机刀盘缓缓启动,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开始盾构掘进,我国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开启穿越黄河之旅。
2024-09-05 08:23
科学研究,不仅是对未知的探索,更要体现对现实的关怀,其落脚点应当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024-09-05 08:28
高耸入云的南迦巴瓦峰,奔腾不息的雅鲁藏布江,见证了对口援藏30年来雪域高原的沧桑巨变。
2024-09-04 10:02
围绕“规模应用 生态赋能”,大会发布了北斗规模应用操作系统、大众北斗1米精准定位服务等系列成果,央地携手推动北斗规模应用先行先试。
2024-09-04 09:16
身高1.68米、全身自由度超过50个、搭载robotGPT云端大脑的达闼人形机器人XR4,已经在7月初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开启了预售,一台价格39.9万元起。
2024-09-04 09:15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三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09-04 09:13
中国石油3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我国最大油气田——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累计生产油气当量历史性突破10亿吨。这是长庆油田继2020年建成6000万吨级特大油气田之后取得的又一里程碑式成就。
2024-09-04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