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到重装空投“兵专家”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到重装空投“兵专家”

来源:科技日报2021-10-09 09:3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数架满载空投物资的大型运输机划过天际,朵朵伞花绽放……

  近日,空降兵某旅在西北某陌生地域组织重装空投训练。这是一次高原新型降落伞的空投,空投成功的那一刻,二级军士长蔡条阳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他一边用手套擦掉额头上的汗珠,一边对身边战友说道:“‘硬骨头’虽难啃,但成就感十足!”

  降落伞是空降兵区别于其他兵种的名片,而空降空投骨干就好比战场上的蓝天“撑伞者”,只为将人员、武器装备精准投送到千里之外的战场上。蔡条阳就是这么一位蓝天“撑伞者”。

  入伍22年,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到战友们眼中的重装空投“兵专家”,蔡条阳始终用热爱和坚持诠释一名蓝天“撑伞者”的责任与担当。

  “以后我就干重装空投”

  蔡条阳至今清楚地记得20多年前的场景——2000年,上级从国外引进了几套较为先进的重装空投系统,并请来外国专家进行试训。当时还是列兵的蔡条阳作为勤务保障人员,得到了一次旁听的机会。

  当时,我国空降兵的重装空投专业经验不足,重装空投设备也较为简单,严重制约部队战斗力生成。课堂上,那种技不如人又受制于人的辛酸与难过,深深刺痛了蔡条阳的心。他暗暗发誓:“以后我就干重装空投。”

  “一看就懂,一搞就懵”,这句在“重装空投”圈内流行的“行话”,说的就是空投系统的复杂性。蔡条阳和那几套空投系统较上了劲,理论不懂就课后追着教员问,线路、零件不熟悉,就一根根线绳、一个个零件去摸索……不到2个月,他就基本掌握了空投系统的各项性能。

  这些年,蔡条阳几乎参加了空降兵部队所有有关重装空投的试验和演训任务,既感受过装备精准着陆的开心时刻,也亲历过险被大件撞出机舱的生死瞬间,然而更多的是与重装空投技术的共同成长。

  2018年6月,在“国际军事比赛—2018”航空飞镖项目中,蔡条阳被点名担任中方的重装空投总技术员。当时离比赛开始仅剩下不到2个月,为了尽快适应比赛规则,摸测出最精准的投放参数,他带领16名技术骨干,以每天8个件次的强度进行突击空投训练。

  但在出国前接受考核验收时,蔡条阳所在小组却因两具投物伞张开相差了近2秒钟,导致空投大件高度骤减、偏离靶心、飘出着陆场,当场被判零分。

  那晚,所有小组成员都心情低落。蔡条阳把自己关在房间,反复观看空投视频、对比投放数据,逐项排查原因……第二天一早,他带着小组成员找到那具投物伞,果真发现了问题。蔡条阳大胆提出了改进办法,并在随后几个场次的试验中空投成功,赶在出国前为机组提供了一份可靠的投放参数。

  正式比赛时,盛开的伞花犹如“惊叹号”一般精准地砸向地面靶心,以完美成绩惊叹了现场所有人。蔡条阳团队毫无悬念地拿下“航空飞镖”项目伊尔—76机组冠军,扬名国际赛场。

  稚嫩褪去但热爱不减

  蔡条阳还记得,2005年当得知自己能够与国外空降兵一起联合军演后,兴奋得几天没有睡好觉。

  但演训场上的一幕幕却让他傻了眼,国外空降兵的3件连投很顺畅,精准度也很高,而他们的3件连投却经常出现问题。看着空投装备在离机瞬间就伞装分离,他和战友们都沉默了,空投件仿佛在他们的心上砸出了一个个大坑。

  那一刻,蔡条阳在心中告诫自己,不能被挫折打败,一定要坚持坚持再坚持!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蔡条阳和战友们的不懈努力下,空投难题被逐个破解,3件连投成功率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今年是蔡条阳从事重装空投专业的第二十一个年头,他也熟练掌握了4件连投的空投技能,并已累计投放近5000吨装备物资。从一名普通的基层战士,成长为重装空投领域中的专业“大拿”,脸颊的稚嫩早已褪去,但他对重装空投专业的热爱却没有丝毫减少。

  “重装空投专业经常风吹日晒,忙的时候连饭都没空吃,就不想换个岗位歇一歇?”这几年,经常有人这样问蔡条阳。但是他的回答很干脆:“不想,因为我热爱这一行。”

  其实,蔡条阳又怎会忘记过去的种种吃苦经历,在除夕之夜捆绑战备大件,在西北高原因气候干燥口鼻流血,在东北平原因天气寒冷手耳生疮……但正是有了这些不平凡的经历,才使他变得更强大。

  不少人觉得,重装空投专业早已被这名“兵专家”摸清吃透,面对任何任务都能轻松应对。然而,随着近年来部队使命任务不断拓展延伸、武器装备频繁更新换代,如何才能投得准、投得远、投得下,是蔡条阳思考最多的问题,这也使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本领恐慌。

  面对新挑战,这名老兵不敢有半点懈怠,他不知疲倦地在训练场上研究训练方法、破解训练难题、制定训练计划,为所在单位提供了多项数据成果、积累了大量经验。

  蔡条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很庆幸我的工作岗位是我所热爱的。只要部队需要,我一定会不断努力坚持,当好一名蓝天‘撑伞者’。”(张国伟 记者 张 强)

[ 责编:赵宇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今年前6个月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量同比增长76.9%

  • 贵州榕江:送别抗洪抢险救援队伍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