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华为全屋智能战略升级 未来“智慧家庭”有迹可循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华为全屋智能战略升级 未来“智慧家庭”有迹可循

来源:光明网2021-10-24 07:4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万物互联时代,没有人会是一座孤岛。”10月23日,华为发布了基于HarmonyOS的新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在原有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三大升级,并号召合作伙伴、开发者、和地产合作作伙伴等一起加入华为全屋智能商业生态体系。

  华为消费者BG首席战略官邵洋还宣布了华为全屋智能的新目标,“我们的目标是携手行业合作伙伴,实现5年500万套。”引起舆论广泛关注。

华为全屋智能战略升级 未来“智慧家庭”有迹可循

  “全屋智能”与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家庭有怎样的关系?华为的全屋智能生态体系有哪些突出的亮点?华为独有的鸿蒙操作系统,又能给数字家庭领域带来哪些变化?

  从数字社会到数字家庭

  华为在全屋智能领域的新动作,与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密切相关。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字经济正在展现其澎湃发展势头,成为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

  与此同时,数字社会、数字家庭的概念也应运而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专家组组长、全国智标委主任委员梁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大力发展数字家庭,有利于数字经济的发展与数字社会的繁荣,更有利于提升经济内循环的自生力。”

  梁峰认为,数字家庭涉及到强大的数字产业链条,通过数字家庭建设,将带动新技术应用、新产业集聚,催生新业态形成,新消费提升。而其自身的建设直接带动了数字经济发展。同时,不断日益增长的、与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物质文化消费需求,则直接驱动数字社会建设的繁荣。

  由此可见,数字经济、数字社会与数字家庭是有机联系的整体,而全屋智能的解决方案是构建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体系的“最后一公里”。

  在华为看来,未来空间正在从物理空间向智能空间、单品智能向生态系统智能、单一场景向全屋场景转型,智慧化、生态化、全屋化,将成为未来家的发展方向。

华为全屋智能战略升级 未来“智慧家庭”有迹可循

  万物互联关键前提是什么?答案是操作系统。华为消费者业务AI与智慧全场景业务部总裁王成录表示,我们身边的智能化设备会越来越多,所以这个系统一定是面向未来万物互联的,希望用一套系统能够解决大大小小所有硬件设备装载系统的问题。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介绍,华为HarmonyOS的注册设备数量已经达到了1.5亿台,预计在今年年底达到2亿台,HarmonyOS成为全球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移动操作系统。

  我们清晰地看到,未来“数字家庭”已经有迹可循。

  从鸿蒙生态到万物互联

  未来的“数字家庭”应该是什么样子?

  如果只有一台一台孤立的智能单品,比如电视、空调、扫地机器人,而不是一个有机联系、自然交互的系统,那么,这只能说是对未来家生活生态化和智慧化的初步需求,只有把空间当成一个产品,从基装开始智能化,才能实现子系统和单品的生态化、一体化设计和服务的全屋化以及软硬结合自然交互的智慧化。

  在鸿蒙生态之下,“万物互联”的全屋智能将走向现实。真正的全屋智能能够满足人们90%的未来家需求,实现三位一体,重新定义“数字家庭”。华为全屋智能基于丰富的鸿蒙智联生态,将不同单品归类到了是个子系统中,从用户场景和使用任务出发,迭代体验优势。

  据了解,继2020年12月首次发布华为全屋智能解决方案之后,此次1+2+N的整体解决方案架构进一步升级。其中,“1”为升级鸿蒙框架的智能主机,一家一套,实现全屋AI+全屋联结。“2”重新定义为两个核心交互产品,一套中控屏全家族+一个智慧生活APP,一空间一屏,一空间一屏,全场景交互(固定/移动)。“N”个场景升级为4个全屋子系统(网络、安全、用水、能耗),6个空间子系统(照明、遮阳、影音、冷暖新风、家具家私、生态单品)。

华为全屋智能战略升级 未来“智慧家庭”有迹可循

  值得一提的是,在智能中控屏和智慧生活App中,消费者还能创建、选择不同场景,如睡眠场景、观影场景、会客场景等。一屏操作、无需跳转,即可实现一系列产品和服务的联动组合,让复杂的任务变得简单高效。

  鸿蒙生态的飞速发展,开启了亿级别设备连接和海量服务的时代。不断丰富的鸿蒙智联生态,让“数字家庭”进一步落地生根。过去5年间,华为已经与1800多个行业伙伴,合作了4000多款智能单品,共同构建了繁荣的硬件生态,加速全屋智能生态发展。(金言)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举行

  • 电影《731》拍摄历程特展在哈尔滨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