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第四种中微子存在证据尚未发现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第四种中微子存在证据尚未发现

来源:科技日报2021-10-29 10:0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20多年前,科学家提出利用第四种中微子——惰性中微子来解释物理实验中的一些异常现象,自此便开始了搜索这种中微子的漫漫之旅。这种中微子的出现将改变我们对宇宙的根本认知,但据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官网27日报道,该机构主导的国际MicroBooNE实验首批结果出炉,四项分析都显示,没有发现惰性中微子存在的证据,且结果与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吻合:只有不多不少三种中微子。

  中微子是自然界基本粒子之一,呈电中性,非常小,很少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有三种已知类型的中微子:电子中微子、缪子中微子和陶子中微子,它们可以“中微子振荡”这种特殊方式彼此“变身”。

  中微子身上有很多未解之谜,是揭示宇宙在最小尺度下如何运行的独特窗口。从大约20年前开始,来自两个实验的数据让研究人员困惑不已:20世纪90年代,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液体闪烁体中微子探测器LSND发现了比预期更多的粒子相互作用。2002年,费米实验室的MiniBooNE实验也发现了比计算预测更多的粒子事件。此后,科学家们也报告称,发现放射源和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存在电子中微子丢失现象。

  鉴于此,科学家提出用第四种中微子——惰性中微子来解释这些异常情况,惰性中微子只对重力作出反应,可能会影响中微子振荡的方式,在数据中留下其独有的特征。

  MicroBooNE中微子探测器重170吨,自2015年以来一直在运行,来自5个国家36个机构的近200名科研人员使用尖端技术记录中微子事件的3D图像,并详细研究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MicroBooNE联合发言人、耶鲁大学物理学教授邦妮·弗莱明说:“MicroBooNE通过多种类型的相互作用以及多重分析和重建技术进行了非常全面的探索,给出了相同结论:我们没有看到任何惰性中微子存在的迹象,我们对最新结果非常有信心。”

  研究人员表示,MicroBooNE的最新结果或许将成为中微子研究的转折点。对于中微子数据中出现的异常现象,或许无法再使用惰性中微子予以解释。科学家正在研究其他可能性,包括中微子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光或暗物质,以及标准模型之外的新物理学等。

  研究人员指出,意大利ICARUS中微子探测器将很快开始收集物理数据;短基线近探测器将于2023年上线;深地下中微子实验则通过让中微子穿越1300公里的旅程来研究中微子振荡。这些中微子实验将使研究人员更深入揭示中微子的秘密。(记者刘霞)

[ 责编:赵宇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 景德镇陶阳里:城市更新激发文旅新活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4973.8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实现了夏粮生产的平稳运行。这一成绩的取得,
2025-07-14 04:15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
2025-07-14 04:25
7月13日,随着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相导线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稳稳抵达188号铁塔,历经15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全线贯通,进入投运倒计时。
2025-07-14 04:25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晒后背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其核心在于借助盛夏充沛的自然阳气,通过阳光照射背部,来提升人体自身阳气。
2025-07-11 09:58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标志着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25-07-11 04:55
从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新发现矿产地中,大中型矿产地25处。
2025-07-11 04:10
时下,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多学科专家指出,当我们刷手机出现注意力极度涣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情绪化反应严重、深度学习能力下降、空虚感增加等症状时,就表明我们的大脑正在被“腐蚀”。所谓的“脑腐”,即因长期暴露于碎片化信息而引发的认知衰退与脑功能损伤。
2025-07-11 04:10
由于肉眼很难发现水污染的情况,洪水之后饮水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山泉水、河水、湖水等。肖丹提醒,如果不适症状较为严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意识障碍等,或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少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7-10 09:3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