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毛献群: 用笔尖勾勒大国巨舰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毛献群: 用笔尖勾勒大国巨舰

来源:科技日报2021-11-11 09:3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当得知自己获得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时,毛献群正在进行出海海试前的隔离。她已经记不清这是自己第几次出海进行海试,但她知道,作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的首席专家,这是她的职责和使命。她的工作地点不仅在办公室的设计桌前,更在辽阔大洋的船舶舰艇上。

  1988年,毛献群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在选择专业时,“班主任对我说,船舶与海洋工程系是上海交大最有名的院系之一,我第一志愿就报了。”就这样,对专业尚一知半解的她闯入了船舶的世界。大学毕业,毛献群没有别的念头,“一心还是想搞我的专业”。在老师推荐下,她来到当时的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在这一干就是近30年。

  毛献群从事的是总体设计工作。总体设计涵盖舰船的方方面面,是舰船研制的基础工作,容不得一丝差错。精益求精,力求完美是她对自己的要求。毛献群印象最深的一次研制任务,是当她还是副总设计师时,某型船的研制已进展到设计后期,进入施工设计阶段,主要技术方案已经定型。但毛献群和其他工作人员发现,该船的一处设计存在细微瑕疵,“可能会导致将来的使用者用起来不够方便。”

  问题虽小,但牵涉重大,涉及舰船的各个结构。“要修正这个问题,整个设计可能就要推倒重来。”设计时间紧张,改还是不改,毛献群拿不定主意,“我们都觉得有点为难”。在向总设计师汇报,并经过设计团队讨论后,最终一致决定修正这个瑕疵。“一条船制造出来可能要用几十年,如果不改,以后使用者用起来会一直觉得有点别扭。”

  毛献群和同事们重新画图,各部门通力合作,最终花费了近一个月时间重新设计,只为修改这个不够完美的瑕疵。这次返工给年轻的毛献群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她真正认识到了总体设计工作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作风,“总体设计就是要追求完美,精益求精。”

  如今的毛献群已担纲过多艘舰船的总设计师,但她仍在力求完美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为了更好地提高设计水平,毛献群走出办公室,来到大海上,去往舰船应用的一线学习。2010年夏天,毛献群随海军装备调研组参与执行第六批亚丁湾护航任务。出发前还担心能否适应护航生活的她,一到舰上,顾虑便都打消了。“深入到一线以后视野一下开阔了,收获了很多,真正掌握了实际应用中的需求。”

  在随舰艇劈风斩浪的两个半月时间里,她深入到舰船的各个部门,了解部队使用需求和装备情况,并对某舰风浪中航行情况、补给作业情况、直升机作业情况等进行记录和分析。她还对舰上官兵在舰船摇摆条件下的晕船情况以及生活居住条件的改进需求等进行深入调研,为后续舰船设计的改进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毛献群说,参与此次护航任务,对她的工作影响深刻,“这次任务过后,我在设计时能够更多地从使用者的角度,设身处地地去思考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她认为,从事总体设计工作,必须要去往使用一线学习调研,这是设计工作力求完美,精益求精的必经之路。

  工作近三十年,毛献群感受最深的,是自己赶上了国防事业飞跃式发展的大好时机。“国家越来越重视国防事业,这才有了我们个人事业发展的机遇。”同时,毛献群也相信,只有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机会来临时才能有充足的准备去面对。

  毛献群设计的舰艇先后参加过海军60周年海上阅兵、2018年南海大阅兵、海军70周年海上阅兵等重要活动,还曾作为编队旗舰参加海军赴索马里、亚丁湾的护航任务。而当毛献群看到自己设计的舰艇驶向大洋深处时,一股自豪感总会从她的心底涌出。“能成为参与祖国海军装备建设的一分子,为祖国国防事业的强大作点贡献,很幸运很值得!”(都 芃)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