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对症下药“十年痼疾”,“茶博士”帮老茶园重焕生机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对症下药“十年痼疾”,“茶博士”帮老茶园重焕生机

来源:科技日报2021-12-02 09:3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当在种茶道路上创业十年,连续亏损两千万元,“快撑不下去了”的时候,创业者董桂萍遇到了科技特派员(以下简称科特派)、山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茶博士”田丽丽。

  事实证明,这是一次改变被动局面的“关键相遇”。

  仅用一年时间,“茶博士”就赋予了董桂萍的几百亩茶园创新力和生存力,使得后者摆脱了低谷。而这一次合作,也使田丽丽的科研事业更接地气,双方实现了共赢。

  创业者与科特派深度互动的发生并不偶然。

  救活茶园,山地里长出金叶子

  去年6月,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山东省农科院)启动实施“三个突破”战略,在省内东中西部选择了招远、费县、郓城等3个县(市),集中全院资源,利用3年时间,探索建设整县域乡村振兴科技引领型齐鲁样板示范县(市),招远成为全省东部唯一试点县。

  在此大背景下,该院先后选派20名科研人员赴招远挂职,生动地演绎出科技支撑区域发展的场景,田丽丽挂职健生苑农林开发公司,担任科技副总。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田丽丽以专家技术入股形式常驻健生苑茶园,短时间内改变了茶树长势弱、缺肥缺水,加工工艺落后、品质不高的局面,建成绿茶、红茶、白茶、黑毛茶不同品类茶叶生产线2条,年可生产加工各类茶叶5000多斤,茶叶销售效益翻了几个跟头。

  从“年年亏损,打算把茶树都拔了”到茶园“死而复生”,山地里长出金叶子,董桂萍说:“田博士的到来,让我们农场重新燃起了希望,是她救活了这个茶园。”

  茶园活了,是对创业者的最好交代,更是对科特派的最好交代。

  勇敢创业,缺技术曾让创业者举步维艰

  2010年的那个春天,董桂萍怀揣梦想,租用300多亩山岭地,成立了家庭农场,陆续引种了迎霜、福鼎大白、龙井长叶、龙井43等茶树品种。

  现在看来,这是冒险的一步棋。

  山东本无规模种植的茶园。经过过去的南茶北引,几经试验,才于20世纪70年代最终获得成功。但位于山东半岛东部的招远,在2010年之前一直没有种茶历史。

  因此,董桂萍在招远种茶一事,在当地引起轰动,甚至被农业部门称为“填补了招远茶树种植的空白,改写了该地域无茶树种植的历史。”

  然而,创业者不缺梦想、不缺激情、不缺关注,唯一缺乏的是技术。在长达十年时间里,董桂萍常常处于“骑虎难下”的窘境——由于缺乏科技人才和专业技术支撑,茶园里茶树长势不旺,茶叶产品开发也止步不前,茶园发展举步维艰。

  董桂萍无奈,搞基建、购树苗、买设备,加上人工支出,年年投钱,十年投了两千万,可还是年年亏损,一直未能盈利。

  “快撑不下去了!”董桂萍说,她想放弃了。

  到地方挂职,科特派被赋予了更多期待

  11月下旬的一天,从泰安市出发,田丽丽乘车赶到济南,再从济南赶往360公里之外的招远。这一趟下来,需要花费5个多小时,而这是田丽丽一年多来的工作常态。不过,路远挡不住“茶博士”的热情。

  专家的眼光毕竟老到,第一次接触健生苑茶园,田丽丽便看出了问题:茶树长势弱,缺肥缺水;茶叶采收之后,加工设备不配套、工艺落后,导致产品品质不高。另外,培训明显不足,由粮农、果农变身而来的农场工人没有掌握相应的技术,企业管理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病根找到了,需要对症下药。

  缺肥补肥,缺水补水,缺技术补技术。她协助农场建设越冬标准钢架大棚2.5亩,手把手对农场工人进行茶叶采收和加工技术培训,制定了茶叶鲜叶采摘的标准及高香红茶加工工艺。

  挂职企业副总,专家通常被赋予更多期待。如果说科研是聚焦于某一具体问题,那么产业便是对全链条的把握,管理问题、品牌问题……这时候,就考验着专家们的资源运作能力。

  作为茶业领域的资深专家,田丽丽的积累足以应付。她准确把握市场潮流,联系到一家北京公司,对这里的茶叶开展有机认证,如今已拿到证书。

  山东茶叶叶片厚,比较适合做卷曲型绿茶,细胞破碎率高,茶汤香气高,滋味浓。于是,田丽丽带领大家探索出卷曲型绿茶生产工艺;同时,这里产出的红茶品质好,味道类似“金骏眉”,得到专业人士好评……

  一年来,田丽丽与当地技术员一起吃饭、一起探讨、一起劳动,加工出一批批绿茶、红茶、白茶等不同品类的茶叶产品。

  在有“黄金小镇”之称的招远,建茶园、采茶叶、炒茶叶,是一件新鲜事。因此,许多人都想来这里瞧一瞧。田丽丽挂职技术副总之后,增加了研学项目,使得农场从产品输出地扩展到文化聚集地。

  从茶树新品种引进到茶园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从茶叶合理采收到科学加工,从科技支撑到文化加持,经过田丽丽一年来的技术帮扶,健生苑茶园产业链全面提档升级,令人刮目相看。

  科技日报记者采访田丽丽时,得到好消息:今年,农场采收加工的100斤春茶,售价每斤2000元,依然很抢手,供不应求。这一切,出乎董桂萍的意料,也让她有了更多信心。

  她向记者表示:“今后,不仅管好自家茶园,还要带动周边村庄发展高标准规模化茶园,让招远产出好茶、名茶。”(王延斌)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画好“同心圆”,汇聚发展“向心力”

  • 第138届广交会第一期闭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农业保险作为灾后恢复生产的重要政策工具,如何更好守护农民“钱袋子”?
2025-10-20 09:55
安徽师范大学校长熊宇杰教授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相关科研团队,成功创制出亚纳米级高熵合金,这一方法具备广泛普适性,可制备包含多达十种金属元素的高熵合金。
2025-10-20 09:51
财政部日前发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显示,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8064亿元,同比增长3.1%。
2025-10-20 09:4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国强教授团队17日在《科学》杂志发表一项神经科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揭示了大脑高效传递信息的“微观密码”。
2025-10-20 09:43
高校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研人员是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人才队伍。
2025-10-20 09:41
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报告称,2024年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创下历史最大增幅,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2025-10-17 09:51
10月17日,《科学》发表了庾强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5-10-17 09:46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的消息,今年夏粮旺季收购已于9月底结束,累计收购小麦10795万吨。
2025-10-17 09:42
监测显示,15日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出现7至8级大风,局地阵风10级;新疆、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最高气温下降6℃至10℃,局地12℃以上。
2025-10-17 09:41
10月14日,随着满深502-H3井钻头穿透8380米地层,这口历经岩层卡阻、垮塌风险与高含硫考验的超深井成功完钻,成为塔里木油田“十四五”期间第223口8000米级超深井。
2025-10-17 09:38
高分辨光谱成像芯片“玉衡”,实现了亚埃米级光谱分辨率、千万像素级空间分辨率的快照光谱成像。
2025-10-16 09:50
10月13日至15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举行。近日,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天津市国产九价HPV疫苗的首针接种,而这背后,离不开专利技术的支撑。
2025-10-16 10:06
10月的上海淀山湖波光粼粼,岸边的东方绿舟国防园已万事俱备,只待“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IUSAC2025)”拉开帷幕。
2025-10-16 09:48
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2025-10-16 09:48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其带宽突破90GHz、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全球电子通信产业迎来超高速信号“中国标尺”。
2025-10-16 09:44
在15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开幕式上,生态环境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黄润秋表示,要以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牵引,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分级分类推进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2025-10-16 10:02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26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百余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
2025-10-15 10:49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正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林剑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5-10-15 10:45
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科学家期待借助AI,设计出可规模化生产、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让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真正落地。
2025-10-15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