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向善而行是科技发展的伦理守则
首页> 科技频道> 评论 > 正文

向善而行是科技发展的伦理守则

来源:科技日报2021-12-20 09:2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科技伦理是科技活动必须遵守的价值准则,要坚持增进人类福祉、尊重生命权利、公平公正、合理控制风险、保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健全多方参与、协同共治的治理体制机制,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和保障机制。

  近年来,科技伦理频频成为热门话题。伦理本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准则,部分新技术的发展、扩散,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社会的担忧。从历史来看,科学技术的进步可能伴随着一定的伦理风险。1920年,小艾伯特的心理学实验就引发了舆论风暴;前几年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更令科学界、社会舆论感到震惊……

  “善”是伦理学中的核心范畴。在社会大众的认知中,善是恶的对立面。作为工具的科学技术,呈现出善或恶的脸孔取决于使用者本身。这就要求作为科学研究主体的科技人员需向善而行。具体做法是主动学习科技伦理知识,增强科技伦理意识,自纠自查,对违背科技伦理的行为主动报告、坚决抵制。

  因此说,加强科技伦理的治理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向善而行是科技发展的伦理守则。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科学技术?至少在我国,这个答案清晰而又明确: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科技事业自然也不例外,即科技要为人民造福,为人类造福。这就要求科技实践必须对后果负责、对公众负责,只有加强科技伦理的治理,才能让越跑越快的“科技列车”始终保持在富民强国的正确“轨道”上。

  其次,加强科技伦理观念符合我国现阶段科技发展实际。科技伦理治理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大踏步前进,许多领域已经来到了“无人区”。没有了参考和借鉴,更需要我们提升科技伦理的治理能力,以参与到未来的国际科技竞争当中。

  再者,加强科技伦理治理是社会公众的共同呼声。相比古代社会,近现代人类科技发展可以用“大爆炸”来形容。与此同时,人们也见识到“潘多拉魔盒”被打开的恐惧。以基因编辑婴儿为例,当这些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技术诞生后,人们必然产生担忧,进而需要将科技发展的不确定性关进“笼子”。否则,会引发公众对科技发展的不信任感,不仅仅会损害科研工作者的形象,从长远而言更将对科学技术进步造成负面影响。

  科技创新,伦理先行。科技伦理的治理,本质上就是要确保科技发展向善而行,建立健全科技伦理治理机制,形成自立自觉、同抓共管的局面,让科技更好地为人民生活服务。(杨 仑)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 景德镇陶阳里:城市更新激发文旅新活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4973.8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实现了夏粮生产的平稳运行。这一成绩的取得,
2025-07-14 04:15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
2025-07-14 04:25
7月13日,随着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相导线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稳稳抵达188号铁塔,历经15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全线贯通,进入投运倒计时。
2025-07-14 04:25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晒后背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其核心在于借助盛夏充沛的自然阳气,通过阳光照射背部,来提升人体自身阳气。
2025-07-11 09:58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标志着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25-07-11 04:55
从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新发现矿产地中,大中型矿产地25处。
2025-07-11 04:10
时下,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多学科专家指出,当我们刷手机出现注意力极度涣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情绪化反应严重、深度学习能力下降、空虚感增加等症状时,就表明我们的大脑正在被“腐蚀”。所谓的“脑腐”,即因长期暴露于碎片化信息而引发的认知衰退与脑功能损伤。
2025-07-11 04:10
由于肉眼很难发现水污染的情况,洪水之后饮水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山泉水、河水、湖水等。肖丹提醒,如果不适症状较为严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意识障碍等,或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少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7-10 09:3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