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火星岩石样本中的碳揭示生命秘密
首页> 科技频道> 头版头条 > 正文

火星岩石样本中的碳揭示生命秘密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2-01-19 10:3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火星岩石样本中的碳揭示生命秘密

火星维拉鲁宾山脊上采集的岩石样本中碳—12含量异常丰富。图片来源:NASA/JPL-CALTECH/MSSS

  自2012年以来,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表面穿越,在岩石中钻孔采样,并在其搭载的化学实验室中进行分析,试图梳理火星存在生命的证据。

  1月17日,该火星探测器项目的科学家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公布了一个有趣的关于碳的现象,这不一定是火星曾存在生命的证据,但十分奇怪。他们发现,“好奇号”探测到一些岩石的碳中含有大量的轻碳同位素。在地球上,这是古微生物存在的有力证据。

  然而,考虑到这是在火星上发现的,研究人员不愿意轻易下结论,因此他们一直在寻找该现象的非生物学解释,包括紫外线和星际灰尘。

  研究论文第一作者、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帕克分校生物地球化学家Christopher House说,研究确实增加了微生物曾经存在乃至今天仍存在于火星上的可能性。

  碳以两种稳定的同位素形式存在:“轻”的碳—12和较“重”的碳—13。由于碳—13多了一个中子,形成的分子键会稍“坚固”一些。因此,生命进化中选择了更易分解的碳—12。生命活动产生的大多数有机分子也都富含碳—12,例如,与深海热液喷口排放的非生物甲烷相比,来自稻田的甲烷含有更多轻碳。

  研究小组观察了“好奇号”穿越盖尔撞击坑(里面有古老湖泊的泥岩)时,一路上钻取的24个不同岩石样本。不同样本的分析结果差异很大,其中,在6个点上钻取的样本的碳—12、碳—13含量比基于地球的参考标准高70%以上。

  “这是戏剧性的发现。”House说,来自山脊顶部和撞击坑其他地形高点的样本中,上述现象最明显。因此,研究小组认为,富集碳是数十亿年前从大气中沉积而来的,不是湖泊沉积物留下的。

  将轻碳浓缩到如此高的水平可能需要多个步骤,研究人员对该过程进行了推测。

  一种推测是火星深处微生物以岩浆中较轻的碳为食,释放甲烷气体。然后,地表的其他微生物以排放的甲烷为食,进一步提高轻碳含量,并在其死亡后将轻碳固存。

  但是,火星探测器尚未发现古代微生物的物理痕迹。因此,研究人员认为,火星深处的微生物也有可能是在紫外线驱动下浓缩轻碳的。紫外线可能会分解微生物产生的甲烷,进一步富集轻碳,同时产生甲醛等子产物,最终沉积在火星表面。

  此外,还有可能是年轻太阳系包括早期的火星,穿越了一个含有气体和尘埃的星际云。科学家认为这种现象每1亿年左右会发生一次。这种星际云中含有轻碳,与“好奇号”观测到的碳相当。尘云可能阻挡了阳光,使火星深度冻结、形成冰川,阻止了宇宙尘埃中的轻碳被其他碳源稀释。House说,上述事件发生是一个极大的巧合,且盖尔撞击坑没有冰川存在的证据,但是,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

  未参与该研究的加利福尼亚大学行星科学家Mark Harrison也认为,碳富集的确是古代生命存在的一个暗示,但是通过这种迹象判断生命存在与否,在地球上也是存在争议的,因此,不能排除非生物学的解释。要解开上述谜团,需更多的探测和研究。(徐锐)

  相关论文信息:https://www.pnas.org/content/119/4/e2115651119

[ 责编:赵宇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西安古城墙吸引游人

  • 西渝高铁康渝段刘家坝隧道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