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山东GDP“破八” 科技引擎成关键角色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山东GDP“破八” 科技引擎成关键角色

来源:科技日报2022-01-24 09:3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2021年山东生产总值为83095.90亿元,比上年增长8.3%,两年平均增长5.9%。”在激烈的区域经济竞争格局中,山东于1月19日对外公布的上述数据,让人印象深刻。

  GDP“破8”,哪些力量在起支撑作用?答案很多。但在官方、专家与民间的各种解读中,创新驱动成为GDP“破8”的共识性推动力。

  从GDP数据、增速、成色上,我们发现山东实实在在地将创新驱动发展落了地。

  更关键的是,回望2021年,山东经济发展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态势更加稳固,高质量发展之路越来越轻、快、实。

  这背后,科技引擎成了关键角色。

  在一个总目标之下,多项指标超额完成

  对各地来说,承担着科技创新“引擎”角色的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顶流企业”,不仅能实现自身崛起,更能营造起“热带雨林式”的生态,可以一点串联起整个产业。

  回想2021年初,山东为高企增长数量设立了17000家的“小目标”。但岁末盘点,山东高企已突破两万家,新增5500多家,创造了历史记录。

  与此同时,山东全社会研发投入、平台建设、人才引进等目标全部超额完成。

  多项“超标完成”,源于一个总目标的指引。早在2021年山东省科技工作会议上,山东省科技厅厅长唐波便提出了“系统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和“高标准开启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新征程”的总目标。

  一个总目标,包含双“高”、双“新”,引领着全年的科技工作。

  在一个总目标下,科技引擎支撑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更强了。记者了解到,2019年以来,山东连续三年保持大规模创新投入,2019—2020年,省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每年都达到120亿元,是2018年的3.75倍;在此基础上,2021年又增加10%,达到了132亿元。

  在“强投入”之下,是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落地和一批核心技术的突破。

  比如聚焦全省重点产业需求,山东分析凝练出774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动态清单,组织实施150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在这其中,世界首套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下线,国内首套水下采油树系统海试成功,超纯海藻酸钠正式上市打破国外垄断,燃料电池智能雪蜡车亮相冬奥会,助推智慧交通、量子通信、云计算、海工装备、氢能源等20多个领域跨越式发展。

  园区是产业的承载地。山东通过优化布局、集成政策、集聚资源、改革体制等措施,大力促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在“2021年中国高新区创新能力百强”榜单中,山东10家高新区上榜,数量居全国第二位。前50强中山东省9家高新区上榜,居全国第一位。

  国家战略扎实落地,盐碱地变“吨良田”

  向盐碱地要粮,在盐分高达6‰的土地里种粮,这听上去像是“天方夜谭”。

  但在黄三角国家农高区,这一神话已经变为现实——借助“改良土壤和特制品种”,昔日的盐碱地已经种出了高产小麦;植入物联网和大数据之后,农民延续千年的耕作方式正悄然发生改变……他们引导突破了16项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难题,辐射带动10万亩盐碱地变为“吨良田”。

  山东是能源大省,更是科技大省。当“科技+能源”深度融合之后,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

  通过近一年示范,“氢进万家”工程各项任务取得了明显进展,一系列首创级成果相继诞生,并走向了现实。

  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徐子春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通过‘氢进万家’项目实施,掌握并验证一批自主关键核心技术与系统产品,推动氢能终端规模化推广应用,为更大范围氢能利用探索有效途径。同时,推动能源高效清洁转型,降低传统化石能源消耗,为保障能源安全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1月11日,科技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营造更好环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的通知》,号召各地营造更好环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实际上,这正是山东长期以来坚持的一个方向。

  截至去年,“山东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计划”已经举办了五届。这也意味着,五年间他们坚持做一件事——通过大赛平台推动中小企业成长。数据显示:仅2017年—2019年三年参加比赛的6363家企业中有1548家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部分企业还成功上市。

  国家战略在哪里,百姓利益在哪里,科技引擎就出现在哪里。

  记者了解到,聚焦医养健康,山东启动实施重特大疾病防治科技示范工程,全省首个自主研发的人用狂犬病疫苗获批上市,4个新药获批上市;聚焦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山东集中科研力量突破种业创新,成功培育出我国首个携带抗赤霉病基因的小麦新品种“山农48”,11个玉米自交系获“全国杰出贡献玉米自交系”……

  2021年,山东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18%。

  全国首个科创委有高度,科技改革“山东探索”有力度

  回顾2021年,山东科技工作创造了多项第一、唯一。

  在风生水起的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获准批复,山东领域类技术创新中心达到2家,并列全国第一;4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新增数量全国第一;新增2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量达到21家,居全国第一……

  此外,山东还承担起众多重大国家工程在地方的探索试点:

  比如:山东绿色技术银行纳入科技部布局试点建设,成为全国两个试点地区之一;全国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唯一试点省,全国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三个试点省之一,全国科技成果评价改革四个试点省之一……

  不论是“第一”还是“唯一”,山东科技板块质与量的提升得益于顶层设计。

  以省委名义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山东省委推出的这一全国首创性动作在去年曾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而省委书记、省长担任双主任,表明山东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

  作为沿黄河大省,去年12月,山东召开黄河流域协同科技创新大会,建立了沿黄9省区及新疆9+1科技创新合作新模式,迈出了沿黄地区协同创新的关键一步。

  无论是从数据指标还是现实表现上看,山东科技都深深地扎入了经济主战场中,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赋予了能力。

  我们看到,山东承接科技部科技奖励制度改革试点、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试点、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为全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蹚出新路径、创造新经验;此外,他们探索推进项目技术成熟度评价,加快推行省级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全部采用揭榜制方式组织……

  在2021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山东省《深化制度创新 攻坚“三评”改革 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的做法成为典型。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今年年初,记者参加《山东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梳理这一规划,改革底色浓厚。根据上述规划,山东力争到2025年科教强省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科技创新走在全国前列,基本建成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沿着雄心勃勃的规划前行,山东已经奔跑在高速路上。(王延斌 刘凡子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4973.8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实现了夏粮生产的平稳运行。这一成绩的取得,
2025-07-14 04:15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
2025-07-14 04:25
7月13日,随着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相导线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稳稳抵达188号铁塔,历经15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全线贯通,进入投运倒计时。
2025-07-14 04:25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