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5G建设不断加码 产业链业绩持续向好
首页> 科技频道> 互联网 > 正文

5G建设不断加码 产业链业绩持续向好

来源:经济参考报2022-03-21 09:04

  受益于5G建设不断推进,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呈现持续向好态势。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记者发稿时,5G概念板块中已有1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1年业绩报告。其中,14家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增长,占比超七成。另从业绩快报来看,当前已披露业绩快报的50家上市公司中,37家实现2021年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增长,占比同样超七成。

  概念板块中,三大运营商的年度“成绩单”正相继亮相。中国电信最新发布的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42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服务收入为4028亿元,同比增长7.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9.52亿元。

  中国联通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78.54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服务收入为2962亿元,同比增长7.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05亿元,同比增长14.2%。

  中国移动近日发布的关于2021年及近期经营情况的公告则预计,公司2021年度营收约为8448.77亿元至8525.5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143.07亿元至1164.64亿元。2022年1月至2月,公司主要经营指标表现良好。

  通信设备商方面,中兴通讯年报显示,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5.22亿元,同比增长12.88%,国内和国际市场以及三大业务(运营商网络、政企业务、消费者业务)营收均实现同比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8.13亿元,同比增长59.93%。

  值得注意的是,从近期央地相关政策及运营商的投资目标来看,今年5G建设力度或将更大。“稳增长”基调下,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明确将适度超前部署5G、数据中心等新基建,20多个省份明确了2022年5G、数据中心等建设计划,进一步发挥5G等新基建的规模效应和带动作用。中国联通表示2022年将适度提升资本开支,与收入增长相匹配。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5G网络规模建设,未来几年整体资本开支保持平稳。中国铁塔2022年资本开支为300亿元,同比去年的251.92亿元增长约18.6%。

  万联证券分析师夏清莹表示,随着“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落地,5G未来建设目标明确。未来3年至5年,5G建设还将保持一个平稳的建设投入节奏。下游配套应用也将会逐渐成熟,从而再次拉动5G的相关建设。建议投资者关注运营商、通信设备商、光模块、物联网模组以及温控等细分领域。她认为,5G建设持续推动,传统通信业务景气度上行,在5G建设的拓展下,通信建设与运维产业链业绩增长明显,数据中心和相关云网建设也为运营商和通信设备商打开新的增长空间。(记者李静)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宁夏南华山首次发现新记录植物种

  • 直击“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巅峰”比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