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小米2021年财报:净利润220亿元,全球业务打开增量空间
首页> 科技频道> 公司焦点 > 正文

小米2021年财报:净利润220亿元,全球业务打开增量空间

来源:光明网2022-03-23 19:23

  3月22日,小米集团公布2021年全年业绩,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之际,小米以极具韧性的商业模式实现全年稳定增长。2021年,小米集团总收入达人民币3283亿元,同比增长33.5%。经调整净利润达人民币220亿元,同比增长69.5%。

  报告期内,小米持续深耕全球市场。2021年小米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及市场份额均创历史新高,其中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达1.9亿台,同比增长30.0%。境外互联网服务及境外IoT业务均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小米在高端市场竞争力再度提升。2021年,小米在中国大陆地区定价在人民币3000元或以上及境外定价在300欧元或以上的高端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超过2400万台,较2020全年翻倍增长。其中,境外定价在300欧元或以上的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160%。在高端化战略的推动下,智能电视的ASP也显著增长,带动智能电视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5%。

  小米始终坚持技术立业,强力加大研发投入,坚持以创新驱动技术革新。2021年,小米研发支出达到人民币132亿元,同比增长42.3%。2017年至今复合增长率达43%,前沿科技探索初显成效,在Xiaomi MIX FOLD和Xiaomi 12 Pro两款高端旗舰机型上,小米分别推出了自研专业影像芯片小米澎湃C1 和自研充电芯片小米澎湃P1。小米表示,未来将坚定不移坚持以技术为本,预计未来五年研发投入将超过人民币1000亿元。

  全球化业务增长强劲 智能手机全球市占率创新高

  2021年,小米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及市场份额均创历史新高,其中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达1.9亿台,同比增长30.0%。据Canalys,2021年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三,市占率14.1%。

  得益于国际化战略的稳步推进,2021年小米全球化业务取得成功,境外市场保持强势增长。2021年,境外市场收入人民币1636亿元,同比增长33.7%, 占总收入的49.8%。除智能手机业务外,境外互联网及境外IoT业务也展现出强劲增长态势,为全年业绩奠定良好基础。2021年,境外互联网收入人民币50亿元,同比增长84.3%,2021年Q4境外互联网收入在整体互联网服务收入占比21.5%。

  随着境外市场的精耕细作,小米的本地化经营优势持续显现,在欧洲、中东、拉美、非洲、等地区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均取得提升。在欧洲市场,小米改善产品结构,发力高端,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市占率达22.5%,排名第二。同时,新兴市场高速增长。在拉美和非洲市场,小米2021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94.0%和65.8%,排名第三。

  小米在境外市场的深耕,尤其表现在运营商市场的突破。2021年,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在境外市场(不包括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和孟加拉)运营商渠道超过2500万台,同比增长超120%。同时,据Canalys,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在34个境外市场的运营商渠道排名前三,在欧洲地区运营商渠道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7.9%上升至16.8%。

  高端产品再获新突破 双品牌策略强化增长动能

  2021年,小米坚定推进高端化战略实施,“双品牌”策略取得突破性进展,系列产品精准定位,用户群体持续多元化,进一步打开增量市场。

  2021年,小米在中国大陆地区定价在人民币3000元或以上及境外定价在300欧元或以上的高端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超过2400万台,较去年翻倍增长。按出货量计,小米高端智能手机占比由2020年的约7%增至约13%。

  其中,境外定价在300欧元或以上的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160%。Canalys数据显示,2021年零售价在350美元或以上的境外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上,小米的出货量排名第三。显示小米推动境外市场的高端化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凭借搭载的超强硬件与多项核心突破性高科技,小米12系列发布后即成为高端市场的爆款机型之一。据首销战报显示,全渠道开售5分钟销售额即突破18亿元。同时据第三方数据,Xiaomi 12 和Xiaomi 12Pro发售一个月,月合计出货量远超所有搭载全新一代骁龙8 移动平台处理器的其他智能手机品牌的出货量总和。

  与此同时,Redmi品牌坚持将先进技术带向大众市场,引导大众产品的极致体验。2022年2月,Redmi K50电竞版和Redmi K50 冠军版在销售一分钟内,销售额即突破人民币2.8亿元。

  通过对产品的精细化运营以及对用户差异化需求的持续探索,小米的双品牌策略为小米带来积极效用,进一步扩大小米基础盘的同时,通过提升用户极致体验,用户忠诚度与品牌美誉度再获提升。

  此外,小米还着力夯实中国大陆线下渠道建设,线下门店也成为高端手机销售的重要渠道之一。

  AIoT协同效用持续提升 智能生态优势扩大

  2021年,小米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推进手机×AIoT战略,形成长期领先优势。截至2021年12月31日,小米AIoT连接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平板及笔记本电脑)数已达4.34亿件,同比增长33.6%;拥有五件及以上连接至小米AIoT平台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平板及笔记本电脑)的用户数达到880万,同比增长40.4%。2021年12月,小爱同学月活用户同比增长23.3%,达1.07亿;米家App的月活用户同比增长42.0%,达6390万。

  得益于万物互联的领先优势及庞大的用户基础, 2021年,小米智能电视在全球电视市场低迷且波动情况下实现逆势增长,全球出货量达1230万台。

  除电视外,小米以持续的技术创新为根基,不断推动重点品类的高质量发展,种类互补协同性持续提升。其中,空调表现尤为优异。2021年小米全球智能空调出货量超过200万台,同比增长超70%。智能大家电品类(空调、冰箱、洗衣机)领跑市场,2021年收入同比增长超60%。

  2021年8月小米推出的平板5系列广受消费者青睐。据Canalys数据,2021年Q4,小米平板5系列在中国大陆地区出货量升至第四。

  多元产品矩阵的持续纵深发展,推动了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稳步提升。2021年,小米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850亿元,同比增长26.1%。

  互联网活力持续迸发 境外互联网带来盈利新动力

  2021年,小米凭借用户规模的扩张及互联网商业化能力增强,保持了健康发展态势。 2021年,小米互联网服务收入达到人民币282亿元,同比增长18.8%。 在高饱和的中国市场,小米互联网业务保持了健康增长,显示出小米互联网生态强大的成长力。

  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强势拉升,进一步激发了MIUI用户的增长活力。2021年12月,全球MIUI月活用户同比增长28.4%达5.1亿。2021年全球净新增MIUI月活用户达到1.13亿,中国大陆净新增用户数达到1890万。

  同时,智能电视出货量的大幅提升同步带动电视互联网用户规模迎来快速扩张, 2021年12月,小米智能电视(含小米盒子、小米电视棒)月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超过29%,其中小米电视付费用户同比增长14.5%至490万。

  基于MIUI用户数的持续增长和高端产品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小米2021年广告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181亿元,同比增速高达42.3%。在多重挑战面前,小米把握大势,逐步完善商业生态建设。2021年Q4,全球预装收入及海外搜索收入稳中有进,小米广告收入同比增长34.0%,达到人民币49亿元。连续八个季度环比增长。

  2021Q4,境外互联网收入人民币16亿,同比增长79.5%,占互联网服务收入比达21.5%,连续3个季度环比增长。境外互联网占总体互联网比例不断扩大,给小米带来新的盈利动力。

  重视研发投入及人才培养,持续探索前沿科技

  “技术为本”是小米的三大铁律之一。

  2021年小米研发支出达人民币132亿元,同比增长42.3%。2017年至今5年复合增长率43%。同时,未来五年将持续加码研发投入,预计超过人民币1000亿元。

  技术的投入离不开对人才的培养,小米设立的百万美金年度技术大奖至今已连续评选3年。CyberDog仿生四足机器人项目获得2021年"百万美金技术大奖",体现了小米对工程师开创精神及科技创新的支持。

  2021年,小米启动更广泛的人才激励计划,用于激励对象包括青年工程师、技术专家、中高层管理者和新十年创业者计划入选者等在内的优秀人才。通过持续的人才激励,小米打造了一支强有力的技术创新力量,为团队和公司持续保持年轻活力提供了重要保障。

  持续投入驱动产品力提升,2021年,小米取得了很多前沿技术成果。在Xiaomi MIX FOLD和Xiaomi 12 Pro两款高端旗舰机型上,分别搭载了小米自研的专业影像芯片澎湃C1以及充电芯片澎湃P1,手机性能大幅提升。影像技术方面的升级也值得一提。不仅影像体验大幅提升,而且还带来万物追焦功能,拍摄时AI自动识别进行追焦,抓拍效果非常出色,成片率大幅度提升。

  此外,2021年小米还成立了机器人实验室,推出仿生四足机器人CyberDog工程探索版,成为小米工程师文化和开创精神的象征。

  基于抗压力极强的商业模式、完善的产品生态和庞大的用户基础,及全球化布局的逐步推进和对高端战略的坚定执行,小米有望在具有挑战的大环境下,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实现长期稳健发展。(王健)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倒计时2天!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即将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