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耕读合一 多元融合——山东农大致力培养新型农科人才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耕读合一 多元融合——山东农大致力培养新型农科人才

来源:光明日报2022-05-18 13:46

  近日,山东农业大学大四学生不断收到研究生录取信息,农学院、植保学院等传统农科学院更是几十个宿舍集体“上岸”。10号公寓223室4名农学院学生:朱芮娴被保送至北京大学,许佳诣保送中国农业大学,李雪婷保送山东农业大学,张严方考取安徽农业大学。15号公寓902室的植保学院6名女生:3人分别被保送中国农大、山东大学和山东农大,3人分别考取西南大学和新疆农大。

  同时,就业的学生,也已经通过“就业直通车”确定了自己的工作去向,其中不乏国家电网、大北农集团、登海种业等大企业。

  根据学生的个人潜质和发展需求,围绕“学术创新”和“创业就业”两个方向,通过“课创融合”“科教融合”“专创融合”“产教融合”,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一直是山东农业大学这所百年老校的治学理念和办学追求。

  按需分类培养 搭建特色平台

  经过多年探索,山东农大形成了独特的育人模式和培养特色。山东农大目前拥有14个国家一流专业,10门国家一流课程,这些国家一流专业和课程,几乎都集中在大农学专业。今年3月,农科专业人才“两方向、四层次、四融合”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山东农大坚持“学生中心、志趣发展、耕读合一”的理念,根据学生个人潜质和发展需求,围绕“学术创新”和“创业就业”两个方向,构建了“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拓展实践”四个层次、逐层递进的实践课程体系,设置差异化实践教学内容。学术创新型人才培养侧重科研实训,实行“两室三练”,即依托本科教学实验室和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开展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生研究项目为主的科学创新能力训练,以毕业论文和创新项目研究为主的科学创新实践训练,以高层次学术人才选拔为目标的创新人才工程训练,实现了课创融合和科教融合。创业就业型人才培养侧重创业实训,实行“两地三赛”,即依托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开展实验技能竞赛、专业技能竞赛、创业设计竞赛,实现了专创融合和产教融合。成果以“两室两地”为平台,以“三练三赛”为抓手,通过“四融合”实现学术创新和创业就业型人才培养。

  本科生导师制在全校普遍实行,学校为大二学生选配科研指导老师,参加国家、省、学校和学院等不同层面的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鼓励有科研创新兴趣的学生参与科研工作。植保学院近八成学生参加过SRT团队。学院要求所有SRT项目必须围绕专业进行,几乎所有学生都参加过昆虫创意作品设计大赛、菌物文化创意大赛等专业竞赛。第一届全国大学植物保护专业能力大赛团体特等奖成员何梦君说,SRT项目和各种专业竞赛的历练,让自己和同学们的专业能力得到了长足进步。

  农学院、植保学院等大农科专业普遍实施“四课两室三训练”教学模式,打造“基础实践课、专业实践课、综合实践课、科研实训课”四课融通的创新实践课程体系,营造“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信息化实践教学环境。对以就业创业为目标的学生,学校出资建立大学生创客中心,让学生的“金点子”直接应用于实习实践,转化成创业产品。农科类专业近五年获批233项国家级和省级创新项目,组建创新创业团队392支。

  在实验室和田间学做科研

  多年来,山东农大一直引导优秀本科生尽早进入实验室,在参与中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研究创新能力,向社会输送了一批批敢创新、能创新、会创新的学生。

  老师们在带领本科生做科研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大学期间的科研参与经历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学术科研产生兴趣,提高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引导学生走上学术发展道路。学校每年200余人入选“齐鲁学堂”和学校“创新人才工程”。学生深造率连续超50%,最高为72.6%。

  在农学院院长孔令让的课题组里,一直有本科生参与课题研究。在课题组固定的组会上,他指导本科生阅读学术文章,引导一些“科研种子”走向学术之路。在小麦授粉、去雄等一系列实验中,他手把手指导本科生。刚刚从本科生转为研究生身份的魏新意说,本科几年的实验室锻炼,让自己养成了做科研求创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自觉。

  以科技创新项目为主的第二课堂,为学生培养科研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涉农专业的学生在科研田、攻关田里亲手种植各类作物并观察记录,把课堂相关知识运用到整个实践过程,把课内教学基地和毕业实习基地变成实践动手的开阔舞台。

  在实践中了解创业就业

  去年10月,山东农大资环学院“金种罩”创业团队刚刚摘得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在青年教师刘之广带领下,学生团队研制出了可以用大型机械播种的丸粒化种衣剂,在东营盐碱地中使用,较传统包衣种子,每亩可增产41%,经济效益显著。

  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对接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实践教学,是山东农大鲜明的办学特色之一。“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建立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教学体制”这一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不同层次的实践环节有机衔接,学生学到了真本事,用人单位欢迎,自己创业的更是成绩不俗。

  园艺学院2014级果树学专业的邓应龙,大学二年级一开始就组建了“一世花开”创业团队,研究“南花北引”,将家乡云南的月季鲜切花品种带到山东。在教师邢树堂指导下,他主持了国家级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优质月季鲜切花生产销售与精准扶贫,研发的月季鲜切花品质达到国际标准。他将月季鲜切花技术进行种植推广,带动临沂、日照等地十多个贫困村一千余人脱贫,农民人均年收入从1000元提高到25000元。

  植物保护学院的研究生聂阳,在学校时跟着姜淑霞教授研究蘑菇,毕业后在山东德州夏津县注册成立了三生万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带领当地贫困户利用闲置林地种植赤松茸。他们将项目推广到全国26个省份65市,推广种植8000多亩,总产值达2亿元,累计带动3000余户实现了脱贫。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让每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是山东农大学生培养的不懈追求。

  (光明日报记者 赵秋丽 冯 帆 本报通讯员 翟荣惠)

[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天空之眼瞰湛江:向海而兴 向海图强

  • 集大原高铁跨京包铁路连续梁转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2023中关村论坛上,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新突破集中亮相,城市超级算力中心、自动驾驶等方面的阶段性成果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2023-05-30 10:14
要规范科技类校外培训,严格竞赛活动管理,统筹拔尖创新人才项目,推进中高考内容改革,实施家庭科学教育,开展科学教育研究。
2023-05-30 10:12
记者29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
2023-05-29 19:41
最初,研究人员考虑了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的可能,即免疫细胞通过释放引起炎症的分子作出反应。
2023-05-29 10:17
云手机通过在云端虚拟出手机操作系统,将本地的存储、计算、渲染全部迁移到云上,操作系统以及各种应用均运行在云端,以实现硬件与性能的解耦。科技日报记者从北京移动了解到,相比实体手机,中国移动云手机有4个方面的提升。
2023-05-29 10:16
1985年,我硕士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长沙矿山研究院工作。经过4年不懈努力,2003年,我主持研发的我国首台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问世,中国人终于用自己的深海钻机,在太平洋洋底打出了第一个孔。
2023-05-29 10:09
作为贵州本地数字货运平台,满帮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把车货匹配时效从数天大幅缩减到分钟级别。
2023-05-29 10:06
早上7点半,河南省柘城县辣椒育苗基地工作人员张红霞准时来到温室大棚。
2023-05-29 10:04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纤维素基纳米纸材料,其在极端条件下仍可保持优异的机械和电绝缘性能。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
2023-05-26 09:25
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面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如何向戈壁沙漠要效益、要农产品?让我们走进四地设施农业现场,感受“唤醒”沉睡戈壁和茫茫沙漠的神奇力量。
2023-05-26 09:23
北京人艺经典话剧《茶馆》采用8K技术录制,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直播的观众达5000万人次,掀起线上看话剧热潮;多位歌手视频平台开唱,线上演唱会引发现象级传播……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让舞台艺术的作品呈现、演出场景发生了颠覆式变化。
2023-05-26 09:22
这颗卫星是“一国两制”下澳门和内地合作的产物。卫星升空后将至少在轨运行五年,为年轻一代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开发先进科学数据产品服务提供平台。
2023-05-26 09:22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创新发展、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
2023-05-26 09:2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2000年前后,不少省市就政务信息的开放共享等制定了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但随着数据立法的兴起,多数地方的政务信息立法被废止。
2023-05-25 10:05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对他们提出殷切期望。一个个科技小院如种子般播撒开来,向下扎根、向上生长。2009年,全国第一个科技小院在河北省曲周县成立,到今天,全国已建立1048个科技小院,覆盖31个省份;此外,科技小院模式还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推介,逐渐走向世界。
2023-05-25 10:05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集北斗导航、5G通讯、无人驾驶等前沿技术于一体。专家表示,去年以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呈现规模稳步提升的发展态势,离不开市场需求的拉动。
2023-05-25 10:08
5月2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正式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以下简称“禁止清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征求意见稿)》基础上,此次正式发布的“禁止清单”对科研人员、依托单位、评审专家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的24类行为进行了规定。
2023-05-25 10: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