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以“硒”兴业 以“硒”富民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以“硒”兴业 以“硒”富民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06-01 09:22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牛蹄岭战役留下的战壕。”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牛蹄岭战役遗址公园,汉滨区县河镇宣传统战委员梁国旗指着70多年前牛蹄岭战役留下的战壕遗迹介绍说,牛蹄岭战役是解放军第十九军五十五师在安康进行的一次山地攻坚战,其激烈、悲壮程度,在该军建军史上仅次于参加淮海战役中围歼黄维兵团的战斗。

  70多年后,曾经激战三天三夜的牛蹄岭战役遗址已经换上了一身绿色“戎装”,从战略要地变为富硒之地,释放着新的“硒”引力。

  牛蹄岭所在的牛岭社区,现在已被改造为千余亩富硒茶园。孟夏时节的牛蹄岭,满目苍翠,茶香四溢。“富硒茶产业是我们的‘幸福密码’。”牛岭社区党支部书记成英地骄傲地说,社区投资120万元打造的富硒茶园,2021年已实现产值60余万元,带动社区40余户农户增加了收入。

  地处秦巴汉水之间的安康,是中国最大的富硒区,全域三分之二土壤含硒,超过五成的土壤含硒量达到中硒以上水平,且硒纯净、无不良矿物质伴生,在全世界都属于难得的易于被植物吸收的富硒区域。

  2018年,安康成功注册“安康富硒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据农业品牌研究院最新公布的202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安康富硒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39.6亿元,较2021年增长12.6%,净增4.44亿元,已连续3年位列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二十强。

  茶产业是安康的传统优势产业,通过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主体培育、品牌创建、科研创新等方式,安康一直在推进富硒茶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截至2021年底,安康共有茶园109.6万亩,产茶4.72万吨,综合产值280亿元,20万群众因茶致富奔小康。茶产业已成为安康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首位农业产业。

  近年来,安康市一直将富硒产业放在生态友好型产业建设的第一位,全产业链推动富硒茶、水、魔芋、生猪、渔业、核桃等六大富硒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富硒食品产业连续多年保持30%左右的高速增长,2021年富硒产业综合产值达750亿元,居全国各大富硒区之首。

  走进汉滨区关庙镇,龙王山下涌出汩汩清泉。“这里的水源硒含量为0.04mg/L,且富硒富锶高偏硅酸含锌,多种微量元素表现稳定,达到了优质复合型矿泉水国家标准。”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富硒产品开发与质量控制实验室主任唐德剑介绍。依托龙王泉水的富硒特质,当地人研发生产了富硒饮品,建成了年产30万吨的包装饮用水基地,真正将山泉水变成“富民水”。

  在距离牛蹄岭120公里的镇坪县来创产业孵化园,已有7家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签约入驻,主要生产镇坪高山蜂蜜酒、香菇酱、鸡蛋皮、土豆片等绿色富硒食品。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这些企业与农户结成了利益共同体,通过土地林地流转、劳务务工等途径带动当地特色富硒种植养殖业加速发展。据统计,仅绿色富硒食品产业链就辐射吸纳了附近500余名农民就业增收,预计年产值将达到3.5亿元,年创税收2500余万元。

  目前,安康市已建成富硒农产品基地520万亩,富硒食品加工企业253家,产品240余种,初步形成了种养、加工、研发、销售全产业链条。2022年,安康市还将建设高标准富硒产业园区20个,培育富硒食品规上企业5家,打造富硒产业三产融合示范区1个,形成富硒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富硒产业综合产值超过1000亿元。

  “以‘硒’为媒、以‘硒’兴业、以‘硒’富民。安康市将按照‘硒+X’战略,打造富硒产业‘创新链+服务链’,努力建成全国硒资源变硒产业高质量发展样板区、中国富硒产业聚集区、富硒产品电商中心和硒疗养生基地等,切实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变为富民兴产的经济优势,让富硒产业链惠及人民群众。”安康市委书记武文罡表示。

  (本报记者 李洁 张哲浩 本报通讯员 但丹 郭邦胜)

[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青年对话会2025”在京举行

  • 山东东营:河海交汇的湿地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