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科技大厂 造车先造“魂”?
首页> 科技频道> 人工智能 > 正文

科技大厂 造车先造“魂”?

来源:经济参考报2022-06-17 09:41

  科技大厂正在加速向汽车领域“渗透”。在跨界造车新一轮浪潮中,操作系统等软件成为竞争的焦点,而在科技大厂与车企的“灵魂”之争中,汽车业呈现出更为纷繁复杂的竞争格局。

  苹果“弃硬从软”还是“投石问路”

  尽管只有短短三分钟发布,但苹果“造车”的消息还是足以让汽车业震动。

  在6月7日举行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发布了全新车载系统CarPlay,该系统不仅能承载智能车机中的娱乐和导航功能,还能实现调节车内温度设置、座椅加热、车窗门控制等汽车大部分电子功能,并能适配现在所有车机屏幕比例。而此前CarPlay与大部分车辆自身的操作系统是分离的,意即用户必须离开苹果软件系统,才能进入汽车自带系统,新系统则解决了这一问题。

  这无疑是一次重大跨越。据苹果介绍,更新后的CarPlay将能够更深入地连接到汽车核心驾驶系统,将以“隐私友好的方式”与车辆系统实时通信,以显示速度、油位和温度等驾驶信息。业界认为,自此CarPlay的角色已不仅仅是“iPhone的扩展屏幕”,而是已经下探到车辆功能控制层的智能车机系统。

  事实上,苹果早在2014年就开启了造车的“泰坦计划”,由于苹果在智能手机领域的优势地位,这一计划也被视为苹果颠覆汽车行业的开端。然而之后,“苹果造车”的消息虽然常有更新,却迟迟不见“真凭实据”。随着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的离世,苹果造车之路愈加波折。据不完全统计,近些年苹果造车核心团队已有超过半数高管离职,今年3月甚至曝出造车团队解散的消息。

  也正因如此,对于这次苹果发布新一代CarPlay,业界的看法也分歧颇大。一种观点认为苹果在“弃硬从软”,从自己造车到“帮助车企造好车”。不少业界人士认为,CarPlay只是传统燃油车和非智能电车的“救星”,它解决的痛点是车机系统的用户界面交互以及简单的功能控制,而做得好的智能汽车根本不需要这些功能。尽管苹果声称美国98%的汽车都可以应用CarPlay、79%的美国消费者表示自己只会买支持CarPlay的汽车,但苹果在此次全球开发者大会中公布的合作伙伴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个观点:苹果的PPT上展示了对新一代CarPlay“很期待”的14家车企,包括奥迪、奔驰、福特、日产、雷诺等,全部为传统车企,且中高端车为主,而特斯拉以及国内的智能汽车企业都不在这个名单之内。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苹果在“投石问路”,通过功能更完善的CarPlay逐渐占领智能汽车人车交互这一关键领域的话语权,进而“由软及硬”,时机成熟再推出自己的苹果汽车。毕竟早在2007年乔布斯发布第一款智能手机时就引用了著名计算机科学家艾伦·凯的一句话——“对软件极度较真的人,应该生产自己的硬件”。而就在此次苹果开发者大会之后,苹果在实体造车方面果然有所进展。据外媒报道,苹果目前正在为汽车零部件和整体制造与相关供应商磋商供应链协议,苹果汽车项目新负责人凯文·林奇正在筹备重组项目团队。

  科技大厂造车“殊途同归”

  紧随苹果开发者大会之后,又一次在汽车业引起震动的科技大厂是百度。

  6月8日,由百度和吉利联合创立的集度汽车在“元宇宙”希壤举办了首场品牌发布会ROBODAY,并正式发布其首款汽车机器人概念车ROBO-01。尽管此次发布会被不少业界人士嘲为“动画造车”,ROBO-01的U型折叠方向盘、激光雷达的设置也受到质疑,但此时距离百度“官宣”跨界造车仅仅463天,不仅如此,集度汽车还计划于今年秋季正式推出其首款量产车型的限定版,并将于今年的广州车展发布其第二款量产车型的设计,2023年开始接受订单,2024年交付。在新车研发周期动辄三五年的汽车业,这种速度足以令业界咋舌。

  更令人关注的是这款概念车的智能化水平,集度汽车在此次发布会上甚至喊出了“超越特斯拉Model Y”,这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据称,ROBO-01能够实现高速、城市、泊车三种场景的融通,具备点到点的高阶自动驾驶能力,目前已跑通无保护左转、红绿灯识别、障碍物避让、自由上下匝道等功能。

  不难发现,当下科技大厂在汽车领域的竞争集中在了软件领域,不只苹果、百度,今年5月召开的谷歌I/O开发者大会上,谷歌宣布将更新用于汽车的Android Auto系统,据介绍目前全球兼容此平台的车辆已超过1.5亿辆。而国内最新宣布“下海”造车的无人机领域“独角兽”大疆,与上汽通用五菱的合作重心也是在智能驾驶系统,双方合作的新能源量产车型即将上市,成为全球首款搭载大疆车载智能驾驶系统的量产车。

  作为科技领军企业,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2021年底,随着AITO问界M5的发布,华为的鸿蒙系统首次在汽车上实现商用。部署在智能座舱上的鸿蒙系统,首先就是要针对驾驶场景上的高频操作提供华为的高标准体验,因此在AITO问界M5上市以后,小艺智慧语音助手自然的连续对话能力、座舱中控流畅的交互、高效的智慧分屏等特性,都获得了用户和媒体的一致好评,甚至有评价称搭载鸿蒙系统的智能座舱是“车机的天花板”。“这些功能虽然大家都有,但是技术的储备不一样,实现出来带给用户的体验也不一样。”华为相关负责人表示。

  更为重要的是,在鸿蒙系统的加持下,智慧座舱还打通了硬件和应用的边界,用户手机上的导航、音乐、视频通话可以直接流转到汽车中控屏上,反之亦然,甚至可以很简单地联动智能家居设备,通过华为生态将全场景智慧生活连接起来。而这种软硬一体的集成式解决方案相比单单做软件更具竞争优势。

  “灵魂”之争仍将持续

  当科技大厂试图抓住汽车“灵魂”的同时,车企似乎并不甘于将“灵魂”拱手相让。

  今年年初,丰田汽车宣布计划于2025年推出自研的Arene操作系统,大众集团则计划到2025年将自研车载软件比例提升至60%,梅赛德斯-奔驰预计将于2024年发布自研的MB.OS操作系统完整版。

  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在评论苹果新一代CarPlay时表示,兼容所有车型的屏幕在技术上不难实现,真正的难点在于说服车企开放软硬件去接入苹果的系统。原有的CarPlay相当于一个“投屏”,数据不会回传到苹果的终端,而新一代CarPlay有仪表盘,汽车的数据会回传到苹果的终端,实现这些功能需要大量的OBD接口(车载自动诊断系统,连接多个关联汽车行驶的ECU控制器),然后读取相应的变速箱、电池、高精地图数据等行驶信息。这对汽车来说是最底层的数据,会产生数据和信息安全的问题。

  还有业界人士表示,车企甚至不愿意打通手机端与车机端,更别说把车机系统交给别人了,因为后续可能会衍生出收费的服务,并且不断产生数据,如果拱手让人,相当于为别人做了嫁衣。正如手机第一笔钱是把设备卖给消费者,第二笔钱则是互联网服务。“苹果去年三四千亿美元的销售额,iPhone大概占2000亿美元,净利润900多亿美元,互联网服务卖了600多亿美元。”

  尽管“灵魂”之争仍将持续,但科技大厂与车企纠葛日深的趋势则更为明显。不仅华为与北汽、长安等车企的合作拿出了不少口碑“成品”,百度与吉利合作的“汽车机器人”也面市在望,就连曾经坚持“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上汽也与科技大厂合作频频。今年3月初,阿里和上汽合资研发的智己L7 Pro在上汽临港智能工厂正式投产。据透露,在合作研发智己L7 Pro的过程中,阿里主推的斑马系统和AliOS发挥了重要作用。

  论及科技大厂与车企“相爱相杀”的原因,一方面是科技大厂多年的技术积淀需要变现的途径。以百度为例,百度自2013年开始投入自动驾驶,在自动驾驶出租车、公交、小巴、重卡领域均有布局,但始终没能带来太多商业进展,现阶段营收大头来源于G端的智能交通政府订单,Robotaxi的变现能力还很低。有观点认为,正是因为无法忍受其软件在市场上门可罗雀的表现,百度决意联合吉利汽车成立集度,为自己生产的汽车硬件注入“灵魂”。

  另一方面,则是在软件方面存在短板的车企不甘在汽车智能时代到来之时“掉队”。“大疆在无人机智能驾驶方面的技术底蕴深厚,会对智能汽车驾驶技术的研发起到巨大帮助。除了能帮五菱填补在智能汽车驾驶系统部分的空缺外,也是帮助五菱走向高端市场的契机。”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表示。(记者吴蔚)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走进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

  • 天津:秋收时节农事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研和产业像“两张皮”,中间缺了能把成果“送上门”的人。
2025-10-22 10:17
由美国斯坦福医学院、英国莫菲尔德眼科医院、德国波恩大学等多家国际科研机构组成的团队,开发出一款视网膜下无线微芯片,成功帮助晚期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恢复了视力。
2025-10-22 10:15
为深切缅怀杨振宁先生,位于清华大学图书馆老馆219室的杨振宁书屋日前正式开放,与其同步启用的杨振宁档案资料库专题网站也面向全球上线发布。
2025-10-22 10:09
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含利福特尼唑的三联方案,让幽门螺杆菌治疗有望重新回归更简便的三联方案时代,为全球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选择。
2025-10-22 10:06
10月21日,在上海淀山湖畔举办的“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发布获奖名单。
2025-10-22 10:04
10月20日,记者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了解到,该中心联合广东省科学院组成的研究团队,日前在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发现了一处小行星撞击形成的地质遗迹——金林陨石坑。
2025-10-21 09:49
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Grace Hendricks和同事证明,一种mRNA版本的新冠纳米颗粒疫苗在小鼠体内产生的免疫反应是标准mRNA疫苗的28倍。
2025-10-21 09:42
10月17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举办“用于太阳磁场精确测量的中红外观测系统”(AIMS)研制总结暨未来科学规划研讨会。”
2025-10-21 09:39
单日就可最多烘干稻谷5000吨。
2025-10-21 09:28
农业农村部20日宣布,从当前开始到冬至(12月21日),启动实施奋战60天抗秋汛抢麦播促壮苗行动。
2025-10-21 09:24
农业保险作为灾后恢复生产的重要政策工具,如何更好守护农民“钱袋子”?
2025-10-20 09:55
安徽师范大学校长熊宇杰教授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相关科研团队,成功创制出亚纳米级高熵合金,这一方法具备广泛普适性,可制备包含多达十种金属元素的高熵合金。
2025-10-20 09:51
财政部日前发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显示,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8064亿元,同比增长3.1%。
2025-10-20 09:4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国强教授团队17日在《科学》杂志发表一项神经科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揭示了大脑高效传递信息的“微观密码”。
2025-10-20 09:43
高校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研人员是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人才队伍。
2025-10-20 09:41
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报告称,2024年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创下历史最大增幅,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2025-10-17 09:51
10月17日,《科学》发表了庾强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5-10-17 09:46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的消息,今年夏粮旺季收购已于9月底结束,累计收购小麦10795万吨。
2025-10-17 09:42
监测显示,15日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出现7至8级大风,局地阵风10级;新疆、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最高气温下降6℃至10℃,局地12℃以上。
2025-10-17 09:41
10月14日,随着满深502-H3井钻头穿透8380米地层,这口历经岩层卡阻、垮塌风险与高含硫考验的超深井成功完钻,成为塔里木油田“十四五”期间第223口8000米级超深井。
2025-10-17 09:3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