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科学随笔】自主创新是国防科研必由之路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科学随笔】自主创新是国防科研必由之路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06-23 09:33

   【科学随笔】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不仅大大提升了共和国的战略威慑能力,也为民族复兴再次提速。

  中国核武器发展史,就是一部自主创新发展史。自主创新从来不是一个选项,而是必由之路。与原子弹还得到过苏联的些许帮助不同,中国科研人员研制氢弹时,面对的是两个超级大国的敌对,科学技术严密封锁,完全是白手起家。曾发生过这么一件事:科研人员翻阅了大量的外文报刊,想找出氢弹的蛛丝马迹,但是调研了三个多月,除了看到“荒无人烟”等一些单词外,关于氢弹的知识一无所获。

  面对种种不利,国防科研群体无惧挑战,群情激昂、团结一心,向祖国和人民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仅用两年八个月就突破了氢弹核心技术,是所有核大国中用时最短的。这一震惊世界的奇迹背后是一系列颠覆性集成创新——颠覆性原理、颠覆性构型、颠覆性材料、颠覆性工程技术。

  事实上,在中国核武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取得的每一项成果,都是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实现创造性的破局,原子弹如此,氢弹也是如此。我们的成功,要归功于中央领导的正确指挥、全国上下的大力协同、全体科研人员的团结奋战,这一切绝非单纯地靠人力、物力就能堆出来。

   历史告诉我们,自主创新是集体攻关事业最优且唯一的途径。

  国防科技尖端事业,是集体的事业,端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非常重要,个人与集体融合在一起,就能汇聚出充溢创新精神的集体智慧。

  在氢弹突破过程中,科研群体以不甘落后、执着向前的坚定信念,集中集体智慧,勇敢自信地开辟新路。氢弹原理突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山重水复疑无路、多条途径多路探索;不论职务高低、年龄大小,学术讨论会人人积极参与、争相发言;夜以继日加班加点、科研楼灯火通明以至于每天晚上劝职工早点回家休息成了支部书记的一项重要任务;众志成城、智慧火花不断激发,于敏率科研团队百日会战终于迎来破晓曙光,周光召、黄祖洽等研究小组立即转换原有研究方向,全力配合新方案……

  这些半个多世纪前的历史场景,无一不是在告诉我们,国防科技事业的创新发展,须有“集体集体集集体”,方能“日新日新日日新”。在事业发展过程中,我们把个人的成长与集体的壮大、事业的进步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单位集体建设成引导、培育和孵化创新思维的重要基地,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的萌芽。理论工作者的创新思维越丰沛、越奔放,科技创新原始动力就越充足、越旺盛。这就是破局的关键。

   历史告诉我们,自主创新要对标国家最迫切的需求。

   创新可以产生自漫无目的的自由探索,但是在国防尖端科技领域,自主创新一定要紧密围绕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来有效开展。

  留给中国核武器科技事业的时间,从来都不宽裕,甚至相当局促。朝鲜战争的爆发、中苏关系破裂、珍宝岛事件……中国核武器的发展,一直就是在严峻的挑战中寻找机遇、抓住机遇、实现突破。

   55年前,以“共和国元勋”于敏院士为代表的科研群体,没有单纯去追求武器科学的完美,他们以极为智慧的方式抓住了氢弹理论的牛鼻子,提出了一整套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基本完整的方案。中央领导当机立断,果断拍板,群策群力,组织和动员全国力量,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了爆炸成功。

   历史告诉我们,自主创新要以科学的深度认识做支撑。

  在氢弹研制中,九院(即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所(核武器理论研究所)被称为“龙头三次方”,即国家研制核武器的龙头在二机部,二机部的龙头在九院,九院的龙头在九所。九所从事的理论研究,和科学院、大学不一样。中国核武器事业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理论先行。理论先行,意味着从事理论工作的科研人员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先扎扎实实、完完整整地走一遍工程、实验的全部道路,深刻认识武器物理的内在规律,这样才能做到一次试验、多方收效,几次试验,就能上一个台阶。

  国防尖端科技创新研究难度极大。在发展中我们深化了这样的认识:要用科学思维方式去研究技术问题。如果没有科学的深度认识做支撑,搞技术只能是模仿,只是依葫芦画瓢,技术只有与科学相结合,才能实现创新。

  我们坚持将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紧密结合,从工程技术上提炼出关键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再反哺工程技术。我们在解决工程问题中了解技术瓶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科建设规划,培养真正需要的人才,不断推动国防尖端科技的进步,为国防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这条道路,也正是彭桓武、于敏、邓稼先、周光召等前辈科学家开辟的发展之路,沿着这条道路,我们不断斩关夺隘,取得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等一个个里程碑式的重大成果,也培养了一支人才辈出的科技队伍,诞生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

   历史告诉我们,自主创新是新时期最紧迫的国家任务。

  科技创新的竞争从来就是国家的竞争。科技发展停滞就意味着落后,落后就会挨打。中国已经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与之相匹配的国防科技实力不可或缺,这是我们的时代责任。我们远远未到可以懈怠的时候,还要继续争取和把握主动权。“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必须要保持警觉:阻碍我们进步的最大敌人,不仅是他人,也可能就是我们自己。

  今天中国国力远非55年前可比,我们要加深对国家安全需求的理解,准确把握战略生长点,不断破解困局,以战略威慑能力为纲,国防尖端科技项目为目,纲举目张,以任务带学科,促人才,推动国防科技实力的发展壮大。

  我们重温氢弹突破的历程,致敬我们的前辈,也是重温初心,牢记使命。归根到底,国防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就是用颠覆性创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一个个问题,不断提升我们的核心能力,不断达到新的高度,建立和维护与我国大国地位相匹配的战略威慑能力。

   展望未来,保持清醒认识,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我们永远是一支有灵魂的、有战斗力的队伍。

   (作者:王建国、吴明静,分别系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所长,高级政工师)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天空之眼瞰湛江:向海而兴 向海图强

  • 集大原高铁跨京包铁路连续梁转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2023中关村论坛上,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新突破集中亮相,城市超级算力中心、自动驾驶等方面的阶段性成果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2023-05-30 10:14
要规范科技类校外培训,严格竞赛活动管理,统筹拔尖创新人才项目,推进中高考内容改革,实施家庭科学教育,开展科学教育研究。
2023-05-30 10:12
记者29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
2023-05-29 19:41
最初,研究人员考虑了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的可能,即免疫细胞通过释放引起炎症的分子作出反应。
2023-05-29 10:17
云手机通过在云端虚拟出手机操作系统,将本地的存储、计算、渲染全部迁移到云上,操作系统以及各种应用均运行在云端,以实现硬件与性能的解耦。科技日报记者从北京移动了解到,相比实体手机,中国移动云手机有4个方面的提升。
2023-05-29 10:16
1985年,我硕士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长沙矿山研究院工作。经过4年不懈努力,2003年,我主持研发的我国首台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问世,中国人终于用自己的深海钻机,在太平洋洋底打出了第一个孔。
2023-05-29 10:09
作为贵州本地数字货运平台,满帮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把车货匹配时效从数天大幅缩减到分钟级别。
2023-05-29 10:06
早上7点半,河南省柘城县辣椒育苗基地工作人员张红霞准时来到温室大棚。
2023-05-29 10:04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纤维素基纳米纸材料,其在极端条件下仍可保持优异的机械和电绝缘性能。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
2023-05-26 09:25
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面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如何向戈壁沙漠要效益、要农产品?让我们走进四地设施农业现场,感受“唤醒”沉睡戈壁和茫茫沙漠的神奇力量。
2023-05-26 09:23
北京人艺经典话剧《茶馆》采用8K技术录制,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直播的观众达5000万人次,掀起线上看话剧热潮;多位歌手视频平台开唱,线上演唱会引发现象级传播……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让舞台艺术的作品呈现、演出场景发生了颠覆式变化。
2023-05-26 09:22
这颗卫星是“一国两制”下澳门和内地合作的产物。卫星升空后将至少在轨运行五年,为年轻一代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开发先进科学数据产品服务提供平台。
2023-05-26 09:22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创新发展、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
2023-05-26 09:2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2000年前后,不少省市就政务信息的开放共享等制定了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但随着数据立法的兴起,多数地方的政务信息立法被废止。
2023-05-25 10:05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对他们提出殷切期望。一个个科技小院如种子般播撒开来,向下扎根、向上生长。2009年,全国第一个科技小院在河北省曲周县成立,到今天,全国已建立1048个科技小院,覆盖31个省份;此外,科技小院模式还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推介,逐渐走向世界。
2023-05-25 10:05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集北斗导航、5G通讯、无人驾驶等前沿技术于一体。专家表示,去年以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呈现规模稳步提升的发展态势,离不开市场需求的拉动。
2023-05-25 10:08
5月2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正式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以下简称“禁止清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征求意见稿)》基础上,此次正式发布的“禁止清单”对科研人员、依托单位、评审专家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的24类行为进行了规定。
2023-05-25 10: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