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外来物种侵占美国森林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外来物种侵占美国森林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2-06-27 10:31

  科学家在美国俄亥俄州西南部的植物学调查中发现,上世纪引入美国的外来物种正在“排挤”许多本土植物。这项名为“俄亥俄州西南部树木繁茂的自然地区外来植物的崛起”的研究近日发表于《生态恢复》杂志。

  外来入侵物种蔓延

  植物学家Thomas Lea在1834年至1844年间曾在辛辛那提进行了一次植物调查。其间,他建立了一个标本室,并将其交给费城自然科学学院。Lea在1844年去世之前,已经鉴定出714个物种。1849年,Lea的兄弟出版了他的作品。

  一个世纪后,加州大学植物学家E. Lucy Braun在辛辛那提进行了第二次植物调查。她在1934年发表于《美国中部博物学家》的研究中描述了发现的1400多种植物。她靠着Lea一丝不苟的笔记,回到了他去过的地方——在过去几十年里,许多地方已经被开发成了住宅、道路或公寓楼。

  生物学家正在追溯这两项相隔100年的调查,以了解皇后城的植物多样性在过去两个世纪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墓地未开发的部分、磨坊溪的河岸和公园。这些公园在过去200年里一直受到保护,因此不受开发的影响。

  加州大学生物学家Denis Conover与合作者Robert Bergstein追溯了俄亥俄州西南部城市发展尚未覆盖自然区域的地方。他们发现,许多一开始作为园林绿化植物引进的物种在野外都很繁荣。

  “外来入侵物种蔓延到俄亥俄州西南部的自然林区,威胁到本地动植物的生存。努力控制入侵植物物种已成为公园管理人员和志愿者职责的主要部分。”Conover说,“除草剂、链锯和其他机械设备的广泛使用会对当地植物、野生动物和人类造成附带损害,但这种工作永远需要,并让人在金钱和时间上付出巨大的代价。”

  本土植物没有机会

  园艺家从欧洲和亚洲引进了大部分外来植物作为观赏植物。它们的种子最终在野外传播,比如灌木远东金银花已经占领了许多东部森林。“它逃到野外,自己繁殖。”Conover说。

  本土喇叭金银花生长在南方各州,作家威廉·福克纳和罗伯特·弗罗斯特的作品中都曾提及。而远东金银花是一种来自亚洲的灌木。“这种金银花现在是汉密尔顿县最丰富的木本植物。”他说,“一丛灌木可以产生数千颗种子,通过鸟类和哺乳动物传播。”

  Braun在1961年的一项调查中发现,远东金银花开始在汉密尔顿县的一些地区生长,但还没有在俄亥俄州其他县的野外扩散。研究发现,如今它占主导地位,遍布全州,几乎排挤了所有其他低洼植被。

  Conover说,一些植物之所以成功入侵,是因为它们产生的化学物质会阻碍附近竞争对手的生长或发芽,这是一种被称为化感作用的“狡猾武器”。在发现这些引进植物的地方,支持野生动物和食物链的生物多样性往往少得多。一旦扎根,根除它们往往是一项劳动密集型、昂贵且耗时的工作。

  “本土植物没有机会。一切依靠本地植物的东西,如昆虫、鸟类都可能消失。”他说,“当外来植物被引入美国时,也会引入真菌疾病,这可能会摧毁本土树木。美国栗子就是这样的情况。”

  春天开着漂亮的花、生长很快的豆梨树是美国人最喜欢种植在小区前院的树。如今,它们在公路和森林边肆意生长。俄亥俄州议员计划在2023年逐步禁止销售豆梨树。

  此外,加州大学的调查发现,在俄亥俄州西南部的森林中,还有几十种其他外来物种已经扎根,包括蛇葡萄、天竺葵、欧洲沙棘、东方苦甜草、长春花、挪威枫树,以及日本虎杖和日本高脚草等植物。(冯维维)

[ 责编:涂子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埃及一警察局突发大火已致38人受伤

  • 稻香满园 丰收如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近年来,科技创新能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将科技创新视为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纷纷加快布局、加大投入,以抢占未来技术制高点。
2023-10-02 09:06
10月1日中午,杭州亚运会赛程过半。中国队金牌达到114枚,以218枚奖牌的总数,牢牢占据亚运会奖牌榜第一名的位置。
2023-10-01 15:19
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27日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返回上海,标志着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圆满完成。
2023-09-28 10:10
气候变化是当代人类面临的最为紧迫和复杂的全球性危机和挑战之一。尤其是自工业革命以来,在人类活动的主要影响下,世界正经历着以全球变暖为显著特征的气候变化
2023-09-28 10:55
从探索星辰大海,到聚焦国家需要,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成长为科技创新的有生力量。怀揣科技报国理想,太原理工大学学生王煜尘成为中国极地科考史上在站时间最长的大学生。
2023-09-28 10:50
在淳安界首体育中心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现场,中国队选手鲍珊菊、苑丽颖和郭裕芳意气风发,头戴“哪吒”头盔,脚踩“风火轮”,在“碗”状的环形赛道上飞速旋转,以打破亚运会纪录的成绩夺得冠军。
2023-09-28 10:49
27日,在哈伊高铁铁力至伊春段伊春西站施工现场,重达556吨的站房屋面球形网架结构顺利顶升到位,标志着由中铁建设集团承建的我国最北高铁站——伊春西站正式封顶。至此,哈伊高铁铁力至伊春段全线站房施工将全面转入站房屋面和装饰装修阶段。
2023-09-28 10:48
46秒376!9月26日,杭州亚运会淳安赛区迎来了新的纪录!
2023-09-28 10:15
农业农村部26日召开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现场观摩暨秋冬种工作部署会。
2023-09-28 10:12
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通过工艺测试,正式建成。
2023-09-28 10:07
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2023-09-28 10:03
随后,越来越多的探测结果为月球“南极”撞击坑底部永久阴影区内存在“水冰”提供了有力证据。
2023-09-27 10:11
在位于浙江杭州萧山区的杭州亚运会赛事总指挥部,一块综合智慧大屏正实时更新反映场馆状况的各类数据。
2023-09-27 10:08
作为一种旨在收集、保存、解释和利用个人和社区在过去事件中的经历、记忆、观点与情感的研究方法与学科领域,通过积极倾听地球居民的声音,口述史成为理解和探讨个人和社区如何经历、解释、传播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工具。
2023-09-28 10:27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研究团队用一个模拟温湿度模式的气候模型预测,整个未来超大陆将会超过哺乳动物热应激极限。
2023-09-27 10:06
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个由大到小的层面。
2023-09-27 10:02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密钥分发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2023-09-27 09:46
日前,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李传友教授团队在国际植物学领域顶尖期刊《自然-植物》在线发表论文。该团队成功克隆出番茄的FS8.1基因,阐明了FS8.1基因调控果形建成的细胞学基础和转录调控网络,
2023-09-26 05:10
地球正朝着平均温度上升的方向急速前进。一个气候模型显示,2023年,地球温度有55%的可能性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
2023-09-26 09:52
“不断尝试、不断试错,才可能有不经意间的发现。”这是陈辉的科研态度。看似“笨拙”的执着,却帮助他走得更远。
2023-09-26 09: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