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生物固氮,玉米“肠道菌”送惊喜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生物固氮,玉米“肠道菌”送惊喜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2-08-17 09:38

  与人类微生物组类似,植物微生物组被称为植物的第二个基因组,对植物生长发育、养分吸收、病虫害抵御等至关重要。

  近日,科学家发现了定殖于玉米茎木质部伤流液内具有固氮能力且高度保守的核心细菌微生物组,它们为玉米提供了氮素营养并促进根系生长。相关研究成果由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以下简称资划所)植物营养团队完成,并发表于《自然—通讯》。

  被忽视的玉米“肠道”微生物组

  植物体内的微生物组是指生活在植物各部位(如叶、根或茎)内部的微生物的集合及其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

  “近年来,大量研究开始关注植物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但主要关注植物的根际和叶际这两个部位——这是植物与外界环境(包括微生物)相互作用的两个关键界面——而忽视了植物的其他部位。”论文通讯作者、资划所副研究员艾超告诉《中国科学报》,植物茎木质部导管是一个有效的长距离运输系统,由根和茎之间的静水压力梯度驱动。这种驱动力确保了植物所需的水分、养分等物质在不同器官之间的顺利运输。

  也就是说,相对于植物的其他部位,植物茎木质部导管的这种传导特性使其形成了一个高度动态的内部环境,成为连接植物地上和地下的关键“通道”。少量研究报道了植物根系选择性招募的小部分细菌可以通过茎木质部内液体的流动扩散到地上部植物器官。

  而艾超等人所关注的木质部伤流液,主要是指木质部的汁液因根压作用从导管中向地上部不断移动而流出的部分。

  他们根据此前的研究结论提出了这样一个研究假设:类似于人体肠道微生物组一样,植物茎木质部微生物组可能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定位玉米“肠道”功能菌

  国外研究发现,墨西哥哈瓦卡地区贫瘠土壤中生长的玉米,其气生根黏液富含固氮菌。这些固氮菌从空气中捕捉到的氮能为玉米提供29%~82%的氮营养。

  那么,玉米的“肠道”——木质部导管中会不会也存在着固氮微生物?

  论文第一作者、资划所博士研究生张俪予介绍,固氮菌是能进行生物固氮的各种原核生物的通称,一般情况下它可分为三大类——自生固氮菌、共生固氮菌和联合固氮菌。

  自生固氮菌指各种自由生活、能独立固定大气氮的原核生物,一般固氮能力较弱。

  共生固氮菌指必须与其他生物共生时才能固氮的原核微生物。例如,根瘤菌属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共生体固氮;弗兰克氏菌属放线菌与非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共生体固氮。

  而联合固氮菌在植物根表或根皮层内生活,它并不形成根瘤,但也有较强的寄主专一性,固氮效率比自生固氮菌高。

  “根瘤菌—豆科植物固氮得到了广泛关注,非豆科植物,如甘蔗、玉米等作物与固氮菌的联合固氮作用也得到了证实。未来如何充分利用生物固氮改善非豆科植物氮营养,从而减少氮肥施用,一直是科学研究的前沿热点。”艾超说。

  他们发现,相对于非根际土壤、植物根系等其他植物部位,玉米茎木质部伤流液选择性地招募了以γ—变形菌纲为主的高度保守的核心微生物群落,其中含有部分高效固氮和协助固氮菌。其群落结构几乎不随地理距离和环境距离变化。

  研究人员通过丰度—占有模型确定了木质部内的25个核心微生物群落。它代表了在不同地点、不同施肥制度以及玉米基因型下可以稳定存在的一组微生物类群。

  未开发的微生物资源

  为了验证这些核心微生物群落在玉米生长发育中的作用,研究人员首先构建了由两个核心固氮菌和两个辅助菌组成的合成群落。

  他们利用验证试验证实了合成群落在植物体内的定殖特征,又通过15N同位素稀释方法证明了合成群落的生物固氮能力。

  “玉米生长65天后,合成群落为玉米茎贡献了11.8%的总氮。”艾超说,不仅如此,合成群落还增加了玉米根系生物量。

  根据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合成群落具有吲哚—3—乙酸(IAA)、乙烯等合成代谢途径,这些生长激素可能对植物根系生长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接种合成群落后,玉米根系生物量增加了13%。

  “核心内生菌与玉米宿主之间存在多机制的相互作用关系。”艾超强调,这些被忽视的植物“肠道”功能菌代表着一类未开发的微生物资源,可能在作物固氮促生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而且,研究证明,玉米“肠道”的核心功能菌在不同环境条件、不同玉米基因型下普适性存在,预示其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可能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令我们惊喜的是,基因组数据显示,核心菌株中可能存在未被发现的细菌新种,我们会对这一结果做进一步验证。”艾超说。

  资划所周卫院士团队长期从事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研究,该项研究通过评估不同土壤类型、气候区和基因型的玉米微生物组的组装机制和功能,证实了茎木质部微生物组的固氮和促生功能,对今后植物促生菌研究和微生物肥料研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李晨)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