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
科技期刊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在第十七届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之际,特邀学会理事长、学会主办及知名科技期刊主编、期刊出版界代表、期刊评价体系专家等立足“新阶段 新格局 新使命”,分享一流期刊建设经验、寄语期刊未来发展。本期是“科技期刊大咖谈”系列第1期。
打造高质量科技期刊 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交流平台
段树民: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主任、Neuroscience Bulletin(《神经科学通报》英文刊)主编
Neuroscience Bulletin是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的会刊,是一本面向广大神经科学工作者的杂志,反映中国在脑科学研究方面的进展,同时希望能够在国际上有中国脑科学研究的声音。我承担这本杂志的工作已经有十几年了,见证了它稳步提升与发展,并得到全国同行的认可与支持。
我认为科技期刊的办刊目的就是给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工作交流的平台,科研工作者的新发现发表在期刊并与大家分享,同行内相互讨论,根据发现的问题继续研究、推进。中国的科技期刊反映的是国家整体科技水平和国际认可度,这也是对科研工作的认可。中国办自己的一流期刊,既是对我国科学家的支持,也更有利于中国科学家将好的科研成果发表出去。
一本好的科技期刊,文章质量是最主要的,文章质量高,才能逐渐打开声誉。第二是期刊国际化,要吸引国际一流科学家投稿,还要达到编委及审稿专家国际化,这也是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必须要做的。
期待本次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能够讨论科技期刊的共同问题,找到解决方案,让众多中国的科技期刊受益,得到高质量的快速发展,也将使广大中国科学家受益,这也是对国际科学的贡献。
坚持科学家办刊和国际化办刊 铸就材料刊群的坚实底座
杨锐:《材料科学技术》(JMST)主编
《材料科学技术》(JMST)创办于1985年,至今已运行37年,是中国第一本材料科学英文学术期刊,最新SCI影响指数10.319,位居中国材料综合性学术期刊榜首。
期刊编委会由158名国际知名科学家组成,包括院士编委18人、海外编委50人,保证了期刊编委会的科学化、专业化、国际化。编辑部聘请30位活跃于科研一线的中青年科学家编委做为科学编辑,直接参与稿件处理与决策,把科学家办刊理念贯彻到实处。
学术期刊的影响力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岁月的累积。因此,一个期刊需要一定的创刊历史来成就它的影响力。当期刊的影响力达到一定程度,必将会促进期刊群的形成和发展;同时,期刊群的发展也必将进一步推动期刊影响力的提升。JMST正在以期刊影响力为基础,在避免优秀作者流失的同时形成规模效应,逐步成为国际材料领域主流学术期刊。目前,金属所期刊已经走在形成刊群的路上,除以JMST和《金属学报》为代表的六种学术期刊外,JMST的《焊接与连接》和《绿色能源》两本子刊即将推出。
做学术期刊,一定要先“做强”,确保自身质量过硬,在此基础上再“做大”,才能形成一流学术影响力。在“做强、做大”的同时,还要确保把期刊“做活”,实现期刊可持续发展。在期刊“做强、做大、做活”的基础上,坚持为学科发展服务、为科学家服务。以此为宗旨,将期刊的“质”和“量”同步提升,以“量”承“质”,全面扩大影响力。
新的科技发展现状下 应重新定义期刊国际化
徐云碧:《作物学报(英文版)》常务副主编
TCJ从创刊到今天,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了。年刊文量也达到了一般双月刊杂志的常规水平,可以说是一个成熟的期刊了。这要感谢中国作物学会、杂志编辑部、编委特别是技术编委、审稿人以及关心和支持我们的作者和读者的共同努力,让我们中国有了一本自己作物科学的看家杂志。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创造“新阶段 新格局 新使命”。我把这个理解成为一个突破性的要求,因为三新的标准是很高的。就TCJ而言,就是杂志的发展要进入一个论文质量数量同时提升的新阶段,国内国际影响力同步增强的新格局,作物科学专业与推广同样重视的新使命。
在新的科技发展现状下,我们要重新定义期刊的国际化。所谓的国际化,不是要代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或发达国家,而是要代表国际上最先进的科学和技术。我们曾经担心TCJ所发表的论文中,中国作者论文的占比是不是太高。把不同国家作者、特别是中国作者论文占比作为衡量杂志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指标,这种做法值得商榷。过去很长一段时间,CNS发表的论文主要来自欧美国家,特别是美国,那时没有人怀疑CNS的国际化。同样,中国发展了,根据国家的体量,发表论文占比比较高也是完全合理、正常的。现在很多国外的英文期刊,包括我长期作为编辑的TAG,中国作者的投稿率和论文发表率也是常常超过50%。因此,衡量一个杂志的国际化水平,就是要看这个杂志是不是发表了引领相关领域发展方向和领先成果的论文而不是发表论文的国家代表性如何。TCJ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欧美发达国家的论文占比还是严重不足,与国际一流期刊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我们期待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过去,国际交流的增加,杂志的国际化程度会逐步得到改善和提升。
科技发展是打造世界一流期刊的重要支撑
张国友: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中国地理学会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学术团体之一,已经有113年历史了。从创建之初,学会就高度重视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交流长久阵地的平台作用,先后创办了《地学杂志》和《地理学报》,今天的《地理学报》已经有88年历史,是我国科技期刊中的精品。因为,一本好的学术期刊不仅可以促进学术交流,更能发挥学术引领作用,是科技社团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建设。
目前,中国地理学会主办和联合主办的科技期刊有20种,其中学术期刊19种,科普期刊1种。这些科技期刊的整体发展情况呈现为以中文期刊为主,逐步向中文加英文、中英文双语期刊发展;以传统实体论文和纸质出版方式,向数据论文和线上出版的形式拓展。
未来,中国地理学会将一如既往地搭建包括学术期刊在内科学家交流平台,搭建作者、编者、读者互动平台,搭建办刊经验交流和期刊成长平台,同时,更重要的是推动中国地理学发展。我们还要进一步发挥激励机制,在不断扩大期刊宣传、加强国际化约稿、以期刊为主体举办专题国际论坛的同时,鼓励国内优秀稿源在国内顶级期刊发表。
评价世界一流期刊标准可以有很多,但我认为最核心的有两条:一是本领域世界主流学者是否愿意阅读该刊和首选投稿该刊;二是这本期刊发表的文章是否引领了这个学科的发展。科技期刊发展与本国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如果中国科技发展水平上不去,中国科学家国际话语权不大,中国科技期刊成为世界一流难度极大。同时,纵观世界一流期刊的主办机构,除了一些商业化出版集团外,多数由科技发达国家学术机构主办。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既要推动建设商业化期刊出版集群,更要从长远上考虑打造我国优秀科技社团主办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期刊,它与提高中国科技发展水平和世界一流学会建设是相辅相成的。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期刊出版集群 助力国家科技创新
刘冰: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副社长
平台建设是期刊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形成以投审稿、编辑加工、生产、发布、销售一条龙的网上服务平台,实现期刊管理、内容采编、生产传播的数字化与内容数据化,同时向国内医学期刊提供平台服务。截至2022年6月,平台期刊总数达到200种,论文总量超过124万篇,图表75万张,结构化文献27.5万篇。杂志社不断探索新型出版模式,继成为国家数字出版转型首批示范单位之后,2021年获批成立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业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医学期刊知识挖掘与服务重点实验室;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工程“出版融合特色单位”;荣获2020-2021年度数字出版社会责任贡献单位。
杂志社长期工作实践证明,数字化、集约化出版可加强期刊的专业化管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速科技期刊出版效率、提升期刊内容质量、降低工作成本并持续增强经营能力。杂志社已逐渐完成从单纯纸质出版向全媒体出版的转变,从内容提供向信息服务的转型,培养了专业的技术、出版和经营团队。
未来,杂志社将扎实推进、稳步落实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不断强化期刊学术质量,持续探索一体化学术出版平台建设,逐步构建中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生态链,引领和推动中国科技期刊的快速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科技期刊的平台作用,为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铺好路、搭好台,进一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期刊出版集群,助力国家科技创新及健康中国建设。
以打造世界一流期刊为目标,我认为我国医学类期刊第一要学习国际期刊集群化办刊的先进理念与出版范式创新;第二通过商业模式构建提升办刊与运营能力;第三要提升平台建设与传播能力建设;第四要加强编辑培养,提高编辑科学素质与综合能力。
(光明网记者 武玥彤 张蕃 姜楠)
(本文首发于“学会服务365”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