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第六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开幕
首页> 科技频道> 头版 > 正文

第六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开幕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08-25 10:08

   光明日报南京8月24日电(记者刘已粲、苏雁)24日,第六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开幕。本届大会由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紫金山实验室等单位承办,大会以“网络全球决胜未来”为主题,围绕确定性网络、6G通信、算力网络、工业互联网、网络智能等话题,聚集了超1000位未来网络领域专家、行业代表。

  开幕式上,紫金山实验室联合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未来网络产业公司发布全球首个广域确定性网络系统重大突破成果;紫金山实验室发布全球首个云原生算网操作系统,全球首个6G TKμ极致连接无线传输试验平台V1.0 。

   “未来网络,就是更快捷、更简单、更便宜、更安全的下一代互联网,以用户为中心,让上网的人感觉更好更快。”中国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主任刘韵洁介绍,全球首个广域确定性网络系统首次突破大规模广域确定性网络技术体系,模拟“高铁”系统,研制确定性大网操作系统,实现全网时隙统一调度。有望解决传统互联网拥塞无序的问题,支撑国家“东数西算”“碳中和”等重大战略,赋能远程医疗、智能网联汽车、元宇宙等对网络质量要求极高的重大数字经济应用领域。

  据介绍,全球首个云原生算网操作系统可实现全局应用分发、广域服务互联、多方资源供给三大核心能力,实现服务“东数西算”、网云融合、工业互联网、“元宇宙”等重大应用场景。6G TKμ极致连接无线传输试验平台V1.0则标志着我国在6G候选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重要阶段性进展,为实现未来6G无线传输能力较5G量级提升的发展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高峰论坛环节,多位院士组成的专家团及来自电信、移动、联通、华为、新华三、中兴等国内知名企业的代表,围绕世界最新锐的网络技术趋势与课题方向发表了演讲。

  为进一步支撑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大会特意邀请到邬贺铨、陈左宁、刘韵洁、李国杰4位院士围绕“东数西算与数字经济”这一主题展开高端对话。

  聚焦未来网络前沿技术趋势、研讨面向未来6G的宽带通信技术,大会期间,还举办了一系列网络科技主题论坛,围绕提升我国网络领域的原始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网络产业与技术发展展开讨论。

  大会期间,“2022未来网络创新技术与成果展”同步开展;15项“2022年未来网络领先创新科技成果”同步发布。作为第六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的重要版块,“2022年未来之光——未来网络科技创新大赛”也于24日迎来决赛。

  刘韵洁表示,由中国全新定义的“下一代互联网”——未来网络正成为影响全球产业发展、引领工业科技进步的新“风口”,探索新型网络架构与核心技术正成为全球互联网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拥抱新年第一缕阳光

  • 天安门广场举行元旦升旗仪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
2024-12-31 09:14
30日,“天目一号”星座23颗卫星、“云遥一号”系列12颗卫星进入中国气象局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并实现业务运行。这是商业小卫星数据首次获准进入中国气象局业务系统,为我国气象预报预测提供有力支持。
2024-12-31 04:10
教育部日前部署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及试点工作,要求2030年前实现基本普及。这对抢占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和人才高地至关重要,必将引发教育领域的系列深层变革。顺利推进人工智能教育,需深化基础研究,把握底层框架和逻辑,做好体系化构建。
2024-12-31 04:45
享受便利的同时,掌握它们背后的核心技术更为重要。如何培养更多懂人工智能、会应用人工智能、能研发人工智能的人才?
2024-12-31 04:45
30日,中国工程院、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布的《2024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整体向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处于上升趋势,在提质增效、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呈现诸多亮点。
2024-12-31 04:45
2022年12月31日,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在建成两周年之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于12月30日首次发布《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对两年来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系统性总结。
2024-12-31 04:10
从7000米级“蛟龙”号,到4500米级“深海勇士”号,再到创下10909米深度之最的“奋斗者”号,我国载人深潜能力不断突破,技术迭代能力快速提升,征服深海的故事不断续写。
2024-12-30 09:18
当前,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通过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实现了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管理,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24-12-30 03:50
科技部30日发布了2023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数据显示,在科普经费投入方面,2023年全国科普工作经费投入首次突破200亿元,筹集额达215.06亿元,比2022年增长12.60%。
2024-12-31 04:10
“探索三号”12月29日顺利抵达三亚崖州湾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正式入列。这是我国首艘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
2024-12-30 04:10
国务院近日公布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订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继2007年2月24日审议通过后,时隔17年迎来的首次修订。
2024-12-30 03:50
进一步巩固扩大我国高铁技术世界领跑优势。
2024-12-30 03:50
寒冬时节,一踏进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的生态草莓农场大棚,就感受到扑面的宜人暖风,嗅到阵阵花果甜香。“红颜”“黑珍珠”“白雪公主”……
2024-12-30 03:50
科普从业者不仅需要具备“受众导向”的能力,而且也需要把“受众导向”作为开展科普的一种方式。
2024-12-28 18:09
技术、产业、人才,仿佛三条大江奔流不息,形成一个“川”字。如何在川字中间加上一横,将三者形成整体,凝聚成创新的磅礴力量?
2024-12-27 10:27
视频生成、语音交互等AI应用近年来持续火热,在2024年已让越来越多用户得到高效便捷的体验。零一万物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表示,以大模型技术为代表的AI技术将重塑各行各业的生产力格局,颠覆现有的企业组织结构和规模。
2024-12-27 10:27
26日,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号”,在广州南沙交付启航。
2024-12-27 10:26
了解人类大脑的进化过程或许能为人工智能的改进提供重要启发,同时让其更好地适应人类独特的神经结构。
2024-12-27 10:23
今年粮食收购量预计将达到8400亿斤左右。有关监测显示,目前,各类经营主体购销活跃,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保持在90%左右,基本满负荷生产。
2024-12-27 10:09
在26日结束的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期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刘焕鑫为我们盘点了“大国粮仓”米袋子。
2024-12-27 10:2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