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王大鹏
从去年6月份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到今年8月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印发的《“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再到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我们可以发现,三份文件都是落实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这一重要论断的制度安排。同时,三份文件也分别提到,要“突出科学精神引领”“强化新时代科普工作价值引领功能”“加强科普领域舆论引导”。这实际上都在表明,新时代的科普工作需要从“知识补课”转向“价值引领”,科普不能停留在传播和扩散科学知识这个“初级阶段”。
如今,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和知识迅速增长的时代,公众获取相关内容的途径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便捷,从这个角度来说,在这个用指尖就可以获得实时在线信息的时代,公众需要的是知道这些信息还是更需要知道在哪里能获得这些信息?又或者说他们获取到这些信息之后,如果缺乏对其进行分辨、综合、分析与处理的能力,那么他们就很有可能被误导,为缺乏对事实和观点进行区分的能力而感到迷茫。尤其是在以成见在前事实在后、情绪在前客观在后、话语在前真相在后、态度在前认知在后为特征的“后真相”时代,科普的价值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当然,科普的价值引领最终是对人的引领,为的是厚植科技创新的沃土,所以我们的科普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普。
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51亿,同时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62亿。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当前的科普更加需要关注网络和社交媒体中的内容供给,因为群众在哪里,科普工作的重心就必须在哪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以短视频为主要表现和传播形式的科普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须加强内容供给,鼓励更多的科研人员投身科普领域,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科学内容。
当然,科普需做到守正创新。守正是为了确保科学性,毕竟科学性是科普的灵魂,如果没有了科学性,那么这样的科普必然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也就是“有普没科”,根本不应该被看作是科普。而创新则是为了让科普能够触达公众,而需要采用公众能够普遍接受的各种形式、平台、渠道等等对科学内容进行传播,正所谓“百工居肆已成其事”,否则就会曲高和寡,难以奏效,这包括创新创作理念,创新表达方式,创新传播渠道以及创新评价形式等等。这也要求在创新的同时,科普还要通俗易懂,也就是用公众能够理解的语言来解释复杂的科学问题,其中就包括对专业术语进行转化等,当然通俗并不是要庸俗、低俗、媚俗以及流俗,否则科普就失去了价值引领的功能和作用。
此外,把科学送到公众身边并不容易,从本质上来说,虽然公众每天都在消费科学成果、工程和技术产品,享受着科学给我们带来的便捷,但是公众并非会天然地“亲近”科学,所以做科普要打通最后一公里,需要放低身段,需要接地气,需要潜移默化地将科学融入到公众的日常生活之中,需要整合、融合、结合与契合公众的需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迎合,否则也会贬损科普的价值引领功能。
科普的价值引领主要体现在对科学家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弘扬,科学思想的树立,科学方法的掌握,科学理性的倡导等方面,当然这需要建立在科学知识的传播与扩散的基础之上。但如果我们仅仅局限于传播科学知识,只告诉公众科学“是什么”,而没有拓展到科学“为什么”的维度,那么这样的科普可能还停留在只是让公众“知其然”的地步,远未上升到“知其所以然”的境界。就此而言,科普的价值引领也需要让公众产生对科学的认同感,即认之后的知晓,同之后能力以及感之后的行为。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