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数字化助力能源高效利用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数字化助力能源高效利用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09-15 10:40

  【专家访谈】

  数字化助力能源高效利用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陈素梅

  光明日报记者 姚亚奇

  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维护国家资源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在能源利用方面,如何加强节约、高效利用?如何有效促进生产领域节能降碳?对此,光明日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陈素梅。

  记者:从能源开发、运输等环节看,如何减少能源浪费、提高效率?

  陈素梅:从开发生产环节来看,应大力发展智能化开采,推广化石能源开采先进技术装备,通过先进适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比如,针对厚煤层开采常遇到工作面围岩控制难度增大、易发生冒顶事故等难题,山西焦煤集团联合太原理工大学等院校研究开发了大采高智能化综采系统,煤炭回收率由85%提至93%,开采面每班由20人减至9人。强化煤炭绿色开采、煤炭洗选加工以及煤炭分质分级梯级利用,加大油气田甲烷采收利用力度,加快二氧化碳驱油技术推广应用。不断提升传统化石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促进尾矿、废石、矸石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比如废弃的煤矸石经加工处理可制备煅烧高岭土、铝基化工原料、建筑材料、多孔陶瓷、环保材料等高价值材料,实现“变废为宝”。

  从加工储运环节来看,推进公铁水多式联运,加快智慧运输建设,提升能源运输效率。比如,天津港务公司研发了国内首个高效智能煤炭铁海转运直装工艺,开创了精确到秒级的物料追踪算法,可以精准计算物料下一秒到达哪个位置以及物料实时重量,实现单列车直装节约电能1435千瓦时、货物周转效率提升98%。此外,还应加强能源加工储运设施节能及余能回收利用,推广余热余压、LNG冷能等余能综合利用技术。

  记者:日前,工信部等六部门印发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在重点工业行业能源使用方面,如何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利用方式?

  陈素梅:202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8%。一般而言,与服务业相比,工业单位GDP能耗显著高于服务业。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工业占比较小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费强度。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发展以工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工业占比继续下降的空间已经很小,需要进一步从工业自身进行能耗挖潜。

  对于绿色低碳发展而言,产业转型升级仍是主旋律,应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加快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纺织、轻工、机械等行业实施绿色化升级改造,壮大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新一轮工业革命与产业变革浪潮为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带来了重要机遇。采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能够提升能源管理水平,深化生产制造过程的数字化应用,赋能绿色制造。当前,数字化与绿色化的同频共振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复苏的重要发力点。

  记者:在农业、工业等领域,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陈素梅:无论农业还是工业领域,节约能源资源理念需要贯穿于设计、生产、运输、储存、使用、回收处理的全过程。其中,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数字孪生、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成为重要抓手。

  以绿色制造为例,从源头上应设计易拆卸、易维护、易回收分解再生产的产品,并打造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孪生系统,以数据为驱动实现产品系统性优化和持续升级。比如,汽车制造商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准确进行空气动力学、流体声学等方面的仿真与验证,进而优化汽车外形设计、减少空气阻力、降低汽车能耗。生产过程中,采用数字化技术对智能设备赋能,实现人与设备、设备与设备的互联互通,进而智能识别节能空间、优化生产工艺、提升良品率。比如,阿里云ET工业大脑为0.2mm硅片优化生产工艺,改进了60个关键参数,使得良品率增加了一个百分点。

  此外,资源循环利用具有巨大的节能降碳效果,如再生铝的能耗仅为原铝的5%,应加强对再生资源全生命周期数据的智能化采集、管理与应用,提升资源回收利用率。这些措施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 责编:涂子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百年接力,守护城市万亩林海

  • 山东:“渔光融合”共享海洋绿色资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