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科学随笔】科技向善 标准护航
首页> 科技频道> 评论 > 正文

【科学随笔】科技向善 标准护航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09-29 08:57

  【科学随笔】

  在日前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协同创新平台大会暨标准发布会上,发布了干细胞领域一系列相关标准,包括我国牵头制定的首个干细胞国际标准ISO 24603,以及另1项国家标准和7项团体标准,为干细胞研究、临床应用和行业发展制定“准则”。

  为什么要制定这些标准?笔者认为,引导科技向善,是标准制定的题中应有之义。

  我们都知道,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这把“双刃剑”难以驾驭的重要原因,一是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规范规则制定的速度,二是科技取得颠覆性突破的方向和领域难以预测,特别在社会这个复杂系统面前,仅凭经验进行前瞻,无法让我们准确预测哪些突破会在什么方面对生产生活发生重要的甚至是颠覆性的影响。因此,也就不能准备周全。

  干细胞研究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很多不确定性的新兴前沿领域。近十几年来,干细胞研究可以说是最“火”的领域,不仅“火”在研究,更“火”在应用——干细胞处于细胞系起源顶端的最原始细胞,能够分化产生某种特定组织类型的细胞,不仅是揭示生命奥秘的一把重要“钥匙”,也在重症免疫缺陷、遗传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治疗、组织器官的培养和移植、新药的研发和筛选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然而,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干细胞领域、特别是在临床应用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在公众“看不见”的场景中,例如什么样的干细胞能够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如何制备、培养、保存干细胞?干细胞形成组织,需要遵循什么样的标准?要达到何种程度才能应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相应的规范,也就谈不上约束,安全性也就无从谈起。

  在公众“看得见”的场景中,比如临床应用,问题更容易理解。例如,有些个人和机构在未经伦理审查、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将干细胞用于肿瘤等疾病治疗,引发了许多后续问题。更有甚者,打着干细胞的旗号坑蒙拐骗,干细胞美容、干细胞养生、干细胞治疗等骗局层出不穷,不仅让消费者受到经济损失,更可能会损害健康。

  这些问题不仅会阻碍干细胞产业的发展,更会混淆公众对干细胞科技的正确认知、消耗公众对干细胞应用的信心。这样的结果,必将反噬干细胞基础研究,干扰科技工作者的正常研究进程。

  规范研究和行业发展,标准化建设势在必行。用中国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协同创新平台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卞修武的话说,标准是世界“通用语言”,我国在干细胞领域率先制定相关标准、并引领国际标准的制定,不仅能够规范科研实践、规范伦理标准,更对科研成果转化和行业发展至关重要。

  早在2017年,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标准工作委员会就发布了我国首个干细胞团体标准《干细胞通用要求》;2019年又发布首个人胚干细胞产品标准《人胚干细胞》;2021年发布了人《造血干/祖细胞》《原代人干细胞》《人诱导多能干细胞》等6项干细胞与功能细胞产品标准。日前,又发布我国牵头制定的首个干细胞国际标准ISO 24603,以及另1项国家标准和7项团体标准,包括多能性干细胞的基本要求、干细胞及其伦理研究、功能细胞、类器官、外泌体等方面。

  这些标准的制定,让科研与生产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将在规范干细胞科学研究和行业发展、保障受试者权益、促进干细胞转化应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由我国科学家引领国际标准的制定,也有助于布局基础研究和产业发展,助推我国干细胞研究和行业站在国际最前沿。

  的确,这样的标准可能会让某些人或机构感到“不舒服”“不方便”,有些标准也并非强制性标准。但我们应该明确,没有任何欲望可以凌驾于生命之上;我们应当知道,这些经过无数实验、讨论和磨合才成就的标准,是尊重生命的底线、是保卫健康的屏障。我们相信,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从业者,都应该秉承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的理念,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行业规范、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唯其如此,才能引导科技向善,增进和维护人类福祉。

  干细胞相关标准的发布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我们期待更多标准的陆续出台。这也为其他新兴前沿科研领域提供了借鉴——只有自觉地践行、引导和加强行业自律,才能促进和维护领域的健康发展,才能保障国家科技和产业的卓越进步,才能让科技始终沿着“善”的道路行进。

  (作者:齐芳)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视察陆军军医大学

  • 成都世园会场馆巡礼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党委副书记廖家智接受采访时表示,医工交叉正成为医学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
2024-04-26 17:38
从1999年起,有着“神箭”称号的长二F火箭全程参与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每一步。它用100%的成功率,为航天员搭建出一条安全“天梯”。
2024-04-26 09:33
近期,人工智能(AI)+机器人赛道广受关注。尤翔宇表示,梳理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发展脉络,主要有底层硬件、运动控制和具身智能3条路线。优必选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公司将聚焦人形机器人的三大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和家庭陪伴。
2024-04-26 09:41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4月24日举行的2024年中国航天大会主论坛上透露,我国计划于2030年前后发射天问三号探测器,实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
2024-04-26 09:40
春日里,云南双江县各大茶山的春茶迎来开采季。北回归线横穿而过的双江,拥有适宜茶树生长发育的自然条件,现有以“冰岛茶”为代表的百年以上栽培型古茶树3.69万亩。
2024-04-26 09:35
每年,都有这样一群“空中旅客”,南北来回奔波。迁徙之路漫长曲折,一路充满生死考验,它们却高声歌唱,不知疲倦地追逐着自己的目标。
2024-04-26 09:34
力争在生命科学等领域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在颠覆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地,人才梯队体系较为完备,成为全球向往的创业乐土。
2024-04-26 09:26
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2024-04-26 09:24
朱松纯表示,“通通”在日常学习与训练中,使用的A100芯片不超过10块,这意味着“通通”不依赖庞大的算力和海量数据就能学习成长。“通通”也可以与具身智能机器人相结合,为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医疗健康等领域带来革命性变化。
2024-04-26 09:38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撤销公告,撤销向日葵、黄瓜、甜瓜、油菜等问题品种312个,切实推进登记品种从严规范管理,持续营造激励创新、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024-04-25 10:36
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领导的一项新研究恢复了37亿年前的地球磁场记录,发现它与今天地球周围的磁场非常相似。
2024-04-25 10:34
“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经中央政府批准启动实施,总体目标是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目前各系统正按计划开展研制建设。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在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后,计划于4月30日返回东风着陆场。
2024-04-25 10:32
国家卫健委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9.7%,比2022年提高1.92个百分点,继续呈现稳步提升态势。 据了解,本次监测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36个县(区)1008个乡镇(街道),对象为15岁至69岁的常住人口,共得到有效调查问卷73340份。
2024-04-25 10:30
中央气象台预计,24日夜间至26日白天,江南、华南等地雨势将再度加强,其中广东中部和西北部、广西东北部等地有大暴雨,局地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2024-04-25 10:28
日前,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发布2023年度新疆棉花生产加工过程质量状况监测结果。
2024-04-24 10:33
1998年,聂海胜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先后执行过神舟六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二号3次载人飞行任务。
2024-04-24 10:17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站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4-04-24 10:16
1996年,我从技校毕业后,来到金川公司工作。当时总听师傅们讲,贵金属冶炼技术难以突破。提高我国铂族贵金属提炼的技术水平,对于守护国家安全极为必要。
2024-04-24 10:14
截至2023年底,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55台,总装机容量为57吉瓦,核准及在建核电机组36台,总装机容量为44吉瓦;全年核电发电量44万吉瓦时,占全国累计发电量近5%,相当于节约标煤1.3亿吨,减排二氧化碳3.5亿吨。
2024-04-24 10:05
截至2022年末,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4228万辆。
2024-04-23 04: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