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李斌
过去两年多,新冠疫情不时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科学界与医药界齐心协力开发出多种获批紧急使用和上市的新冠疫苗和新冠药物,新冠疫苗科普帮助我们消除了心中对感染新冠病毒的恐惧。此外,近十年来肿瘤免疫疗法的最新进展,使得很多肿瘤绝症患者获得功能性治愈或能够长期带瘤生存,这在几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今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激发了我对未来加强科普工作的思考,期待能够抛砖引玉,吸引更多对科普有热情有能力的同仁们一起推动中国科普事业的发展。
以青少年兴趣驱动为导向,以发展青少年潜力为目标,让青少年了解世界科研最前沿的问题和挑战,让青少年了解解决这些问题所需具备的科学、技术、人文及工程原理和基础,有助于吸引一流青少年人才源源不断加入我们的科研队伍中。
在过去几十年科研学习工作实践中,我深刻意识到吸引有天赋、有决心且对科研有发自内心的热爱的青年科研人才,对推动从0到1原创科研发现的至关重要性,这方面再努力也不为过。科普做得好,我们的科研事业就会后继有人,期待年轻一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把科普人才培养与科研人才培养结合起来,相互促进。新冠疫情期间,通过给6-8年级青少年做科普,我意识到他们对很多基本科学问题都很感兴趣,可以用简单的语言问出十分重要的问题,他们之中可能很多就会成为未来的科普达人。通过鼓励青少年人才做科普,可以让他们在科普的过程中润物细无声,逐渐领会到科学发现的强大力量。期待我们的青少年在向家长宣讲科学、进行科普的道路上,通过不断学习获得科学熏陶,进一步认识科学,了解科学,并喜欢上科学,最终走向科学攀登之路。
2022年9月2日,李斌在上海交大附属黄埔实验中学健康大思政课程的“健康强国兴业路”课堂,做题为《新冠疫苗接种与后疫情时代》的科普报告。
从2019年开始,中国细胞生物学会每年学会年会期间,在举办城市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邀请学会科普专家到中学校园为同学们做线下科普,取得良好效果。其外,科普形式也要多样化,我们的科普活动通过深入社区、学校更加贴近生活。疫情期间,我们组织新冠免疫与疫苗接种相关科普,结合线上直播及“健康大思政”课堂,让更多的听众受益,有效促进了新冠疫苗进小区活动,为老年人等新冠重症高风险人群接种新冠疫苗起到了宣传和推动作用,取得良好社会影响。
当前,我们比往常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加切身感受到科学技术进步对我们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科研和科普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对天使翅膀,我们需要吸引更多有天赋、有志趣、有热情的未来一代加入推动科学发展的伟大事业中。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