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都让一让 超“凶猛”大猫来了!
首页> 科技频道 > 正文

都让一让 超“凶猛”大猫来了!

来源:蝌蚪五线谱2022-11-18 19:41

  近日,一男子发现了一只黑色的动物

  这只动物四肢修长,个头不小

  可以赶上一些中型犬

  男子觉得有点害怕

  他觉得这没准就是一只猞猁

  于是马上报警救助

  图源 :环球网

  保护站的工作人员们看了看表示

  “这明显是一只黑色的缅因猫啊!”

  图源 :环球网

  猞猁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却有很多人并不认识他

  图源:百度百科 左为猞猁右为缅因猫

  怎么样?

  你能分辨出哪张照片是猞猁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猞猁~

  猞猁到底长啥样?

  猞猁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又称猞猁狲、马猞猁等,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食肉目、猫科、猞猁属。

  猞猁属于中型猫科动物,但体型要比家养的猫大很多,体格强壮,尾巴极短,前肢具5趾,后肢具4趾,它拥有一身腱子肉,还附带灵活属性。

  图源: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它的耳朵被黑色耸立的簇毛所包裹,像是两根天线。两颊具有下垂的长毛。上体呈现浅棕、土黄棕、浅灰褐或麻褐色,或为灰白而间杂浅棕色调;腹面浅白、黄白或沙黄色有些像花豹,其次是它的腹部上呈现浅白、黄白或沙黄色;尾端呈黑色。

  图源:野生生物影像年赛

  猞猁生活在哪里?

  猞猁属一共包括4个物种,分别是欧亚猞猁、西班牙猞猁、加拿大猞猁和短尾猫。它们的外表相似,但是体型和分布范围均有所不同。

  图源:京动世界——猞猁的4个物种及分布范围图

  整体上看,这4个物种仅分布在北半球,包括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在南半球无分布。其中,欧亚猞猁主要分布在亚洲北部和欧洲西部;加拿大猞猁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和美国北部的一些州,如阿拉斯加州、蒙大拿州、怀俄明州和华盛顿州;短尾猫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南部、美国大部分领土和墨西哥北部;西班牙猞猁仅分布在西班牙和葡萄牙。另外在中国,猞猁分布在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

  猞猁的生活是怎样的?

  猞猁是森林动物,常独栖或数只在一起生活。一般在早晨及黄昏活动,由于非常善于奔走,因而活动范围很广。

  野生条件下,猞猁的食物多为野兔、鼠兔、旱獭、雉类、雷鸟、松鼠等小型动物或捕食狍子和其他中型动物。人工养殖的猞猁则多食带骨的新鲜牛、羊、兔肉,以及新鲜的大白鼠、小白鼠、雉鸡和蛙类等。

  图源:京动世界——捕食野兔的猞猁

  猞猁的视觉和听觉发达,生性狡猾而谨慎。行动敏捷,善爬树能游泳。善于运动的天性,赋予了猞猁在遇到天敌时具备迅速逃脱或登树隐蔽的能力,机智的特点也使猞猁在遇到难以逃脱的情况时,选择躺在地上装作已经死亡来蒙蔽敌人。

  据科学统计,猞猁的繁衍周期会在9-10月出现一个高峰期,在此期间,由于数量的过度增加,会出现食物短缺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它们会将吃剩下的食物埋藏在雪地里,以便在捕猎困难时可以有食物来填饱肚子。

  图源:京动世界——猞猁妈妈和猞猁宝宝

  猞猁的筑巢会选择在岩缝石洞或树洞里,每年的2-4月进行交配,孕育时间为2个月前后。猞猁的存活寿命有12-15年,但圈养猞猁的寿命可以长达24年。

  这种大猫可不能撸!

  猞猁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濒危,是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在自然界中,面对其他物种的攻击和威胁,猞猁都能够巧然化解和创造出新的办法,但是面对人类,它们却无能为力。

  如果不是保护动物,猞猁或许有机会成为最好撸的猫。在所有猫科动物中,猞猁的毛发是最柔软的,这得益于它身上浓密的毛发——在它的背上每平方厘米有9000根毛,猞猁皮是传统的重要毛皮资源和出口种类之一,然而,这也成为了猞猁的濒危因素。

  图源:野生生物影像年赛——小猞猁

  同时,由于人类的砍伐活动,大肆破坏森林和大自然,森林的面积破碎和缩小,城市化的加剧让它们的栖息地越来越少,可捕猎的食物也变少了。猞猁为了存活,不得不捕食家畜,导致人类对猞猁进行大量的捕杀。

  虽然在1989年《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后,狩猎已经被明令禁止了,但目前,非法盗猎仍然是猞猁生存的最大威胁。

  END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地理、京动世界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环球网、WWF

  整理:董小娴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文物里的抗战记忆】枪身斑驳将星陨:左权将军的铮铮铁骨

  • 习主席的话官兵们记住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植物在漫长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催生出丰富多元的物种谱系。9月2日,《细胞》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宁国贵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月季香气基因起源的新机制。
2025-09-05 10:06
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为医疗科普立了“规矩”。
2025-09-05 10:02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如同水、电一样重要的基础资源。我国算力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着力点在哪儿?
2025-09-05 09:54
算法技术的赋能强化了传统意识形态风险,算法的自我进化制造了意识形态黑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优化治理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新路径。
2025-09-05 09:48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该研究首次在地球以外的行星中确认了固态内核的存在。
2025-09-05 09:41
据世界气象组织2日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最新通报,拉尼娜现象有可能从今年9月起回归并影响未来数月的全球天气和气候状况。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而厄尔尼诺现象则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的现象。
2025-09-04 09:47
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2025-09-04 09:44
正确掌握储存技巧和使用习惯,才能发挥冰箱的功能,保障家人饮食健康。
2025-09-04 09:39
这不是惊悚小说,也不是玄幻剧,而是世代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和海洋巨兽的别样相遇——这是鲸和海豚的骨头。从意外搁浅偶然获得,到渔业生产相对频繁打捞,闽南的“新鱼骨庙”(阴庙)呈现出和历史上的鱼骨庙截然不同的样貌。
2025-09-04 09:37
9月3日,某潜艇支队某艇员队组织收看阅兵仪式直播,铿锵有力的步伐、全新亮相的装备、转型跨越的成就,让他们动容,更让他们振奋。南昌舰的入列,标志着海军驱逐舰实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首次突破万吨级设计,在航母编队体系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5-09-04 09:32
日前,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为此,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2025-09-03 10:01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基于耐盐植物和土壤调理剂的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基于各项研究,团队开发了4种抗盐剂、2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等盐碱地培肥改良系列产品,为盐碱地快速培肥和障碍消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9-03 10:01
9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2025-09-03 10:00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增设的群众赛事项目,被称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备受瞩目,该项赛事决赛举办地深圳近日也掀起了无人机竞速热潮,市民和游客在公园里就能过一把“飞行瘾”。据介绍,深圳中心公园位于深圳核心区域,无论是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无人机爱好者,都能轻松快捷到达这里。
2025-09-03 10:00
油菜、白菜、甘蓝、萝卜是大众最熟悉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是食用油和蔬菜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都受到同一种毁灭性病害——根肿病的威胁。基于GSL5功能研究和团队所创制的材料,他们还揭示了有趣的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即病菌致病和寄主抗病反应机制。
2025-09-03 10:00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