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都让一让 超“凶猛”大猫来了!
首页> 科技频道 > 正文

都让一让 超“凶猛”大猫来了!

来源:蝌蚪五线谱2022-11-18 19:41

  近日,一男子发现了一只黑色的动物

  这只动物四肢修长,个头不小

  可以赶上一些中型犬

  男子觉得有点害怕

  他觉得这没准就是一只猞猁

  于是马上报警救助

  图源 :环球网

  保护站的工作人员们看了看表示

  “这明显是一只黑色的缅因猫啊!”

  图源 :环球网

  猞猁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却有很多人并不认识他

  图源:百度百科 左为猞猁右为缅因猫

  怎么样?

  你能分辨出哪张照片是猞猁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猞猁~

  猞猁到底长啥样?

  猞猁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又称猞猁狲、马猞猁等,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食肉目、猫科、猞猁属。

  猞猁属于中型猫科动物,但体型要比家养的猫大很多,体格强壮,尾巴极短,前肢具5趾,后肢具4趾,它拥有一身腱子肉,还附带灵活属性。

  图源: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它的耳朵被黑色耸立的簇毛所包裹,像是两根天线。两颊具有下垂的长毛。上体呈现浅棕、土黄棕、浅灰褐或麻褐色,或为灰白而间杂浅棕色调;腹面浅白、黄白或沙黄色有些像花豹,其次是它的腹部上呈现浅白、黄白或沙黄色;尾端呈黑色。

  图源:野生生物影像年赛

  猞猁生活在哪里?

  猞猁属一共包括4个物种,分别是欧亚猞猁、西班牙猞猁、加拿大猞猁和短尾猫。它们的外表相似,但是体型和分布范围均有所不同。

  图源:京动世界——猞猁的4个物种及分布范围图

  整体上看,这4个物种仅分布在北半球,包括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在南半球无分布。其中,欧亚猞猁主要分布在亚洲北部和欧洲西部;加拿大猞猁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和美国北部的一些州,如阿拉斯加州、蒙大拿州、怀俄明州和华盛顿州;短尾猫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南部、美国大部分领土和墨西哥北部;西班牙猞猁仅分布在西班牙和葡萄牙。另外在中国,猞猁分布在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

  猞猁的生活是怎样的?

  猞猁是森林动物,常独栖或数只在一起生活。一般在早晨及黄昏活动,由于非常善于奔走,因而活动范围很广。

  野生条件下,猞猁的食物多为野兔、鼠兔、旱獭、雉类、雷鸟、松鼠等小型动物或捕食狍子和其他中型动物。人工养殖的猞猁则多食带骨的新鲜牛、羊、兔肉,以及新鲜的大白鼠、小白鼠、雉鸡和蛙类等。

  图源:京动世界——捕食野兔的猞猁

  猞猁的视觉和听觉发达,生性狡猾而谨慎。行动敏捷,善爬树能游泳。善于运动的天性,赋予了猞猁在遇到天敌时具备迅速逃脱或登树隐蔽的能力,机智的特点也使猞猁在遇到难以逃脱的情况时,选择躺在地上装作已经死亡来蒙蔽敌人。

  据科学统计,猞猁的繁衍周期会在9-10月出现一个高峰期,在此期间,由于数量的过度增加,会出现食物短缺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它们会将吃剩下的食物埋藏在雪地里,以便在捕猎困难时可以有食物来填饱肚子。

  图源:京动世界——猞猁妈妈和猞猁宝宝

  猞猁的筑巢会选择在岩缝石洞或树洞里,每年的2-4月进行交配,孕育时间为2个月前后。猞猁的存活寿命有12-15年,但圈养猞猁的寿命可以长达24年。

  这种大猫可不能撸!

  猞猁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濒危,是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在自然界中,面对其他物种的攻击和威胁,猞猁都能够巧然化解和创造出新的办法,但是面对人类,它们却无能为力。

  如果不是保护动物,猞猁或许有机会成为最好撸的猫。在所有猫科动物中,猞猁的毛发是最柔软的,这得益于它身上浓密的毛发——在它的背上每平方厘米有9000根毛,猞猁皮是传统的重要毛皮资源和出口种类之一,然而,这也成为了猞猁的濒危因素。

  图源:野生生物影像年赛——小猞猁

  同时,由于人类的砍伐活动,大肆破坏森林和大自然,森林的面积破碎和缩小,城市化的加剧让它们的栖息地越来越少,可捕猎的食物也变少了。猞猁为了存活,不得不捕食家畜,导致人类对猞猁进行大量的捕杀。

  虽然在1989年《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后,狩猎已经被明令禁止了,但目前,非法盗猎仍然是猞猁生存的最大威胁。

  END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地理、京动世界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环球网、WWF

  整理:董小娴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龙羊峡畔的高原“渔光曲”

  • 昔日盐碱地 秋日绽斑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0月20日,记者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了解到,该中心联合广东省科学院组成的研究团队,日前在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发现了一处小行星撞击形成的地质遗迹——金林陨石坑。
2025-10-21 09:49
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Grace Hendricks和同事证明,一种mRNA版本的新冠纳米颗粒疫苗在小鼠体内产生的免疫反应是标准mRNA疫苗的28倍。
2025-10-21 09:42
10月17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举办“用于太阳磁场精确测量的中红外观测系统”(AIMS)研制总结暨未来科学规划研讨会。”
2025-10-21 09:39
单日就可最多烘干稻谷5000吨。
2025-10-21 09:28
农业农村部20日宣布,从当前开始到冬至(12月21日),启动实施奋战60天抗秋汛抢麦播促壮苗行动。
2025-10-21 09:24
农业保险作为灾后恢复生产的重要政策工具,如何更好守护农民“钱袋子”?
2025-10-20 09:55
安徽师范大学校长熊宇杰教授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相关科研团队,成功创制出亚纳米级高熵合金,这一方法具备广泛普适性,可制备包含多达十种金属元素的高熵合金。
2025-10-20 09:51
财政部日前发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显示,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8064亿元,同比增长3.1%。
2025-10-20 09:4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国强教授团队17日在《科学》杂志发表一项神经科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揭示了大脑高效传递信息的“微观密码”。
2025-10-20 09:43
高校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研人员是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人才队伍。
2025-10-20 09:41
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报告称,2024年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创下历史最大增幅,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2025-10-17 09:51
10月17日,《科学》发表了庾强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5-10-17 09:46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的消息,今年夏粮旺季收购已于9月底结束,累计收购小麦10795万吨。
2025-10-17 09:42
监测显示,15日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出现7至8级大风,局地阵风10级;新疆、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最高气温下降6℃至10℃,局地12℃以上。
2025-10-17 09:41
10月14日,随着满深502-H3井钻头穿透8380米地层,这口历经岩层卡阻、垮塌风险与高含硫考验的超深井成功完钻,成为塔里木油田“十四五”期间第223口8000米级超深井。
2025-10-17 09:38
高分辨光谱成像芯片“玉衡”,实现了亚埃米级光谱分辨率、千万像素级空间分辨率的快照光谱成像。
2025-10-16 09:50
10月13日至15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举行。近日,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天津市国产九价HPV疫苗的首针接种,而这背后,离不开专利技术的支撑。
2025-10-16 10:06
10月的上海淀山湖波光粼粼,岸边的东方绿舟国防园已万事俱备,只待“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IUSAC2025)”拉开帷幕。
2025-10-16 09:48
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2025-10-16 09:48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其带宽突破90GHz、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全球电子通信产业迎来超高速信号“中国标尺”。
2025-10-16 09: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