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通讯:助力粮食增产增收——中国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的双赢合作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通讯:助力粮食增产增收——中国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的双赢合作

来源:新华网2022-11-21 14:59

  新华社墨西哥特斯科科11月20日电 通讯:助力粮食增产增收——中国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的双赢合作

  新华社记者朱雨博 闫亮 禹丽贞

  11月,墨西哥中部特斯科科市郊外,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试验田里的小麦生长季结束后不久,中国专家何心尧将工作重心从田间转移到了温室里。

  温室大棚内,一盆盆小麦整齐排列,麦穗上贴着颜色不同的标签。“我身边这株小麦感染了赤霉病。这种病害过去仅在长江中下游高发,但近些年,由于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在我国小麦主产区黄河流域也日益严重。”他说。

  这位小麦病理学和遗传学专家告诉记者,赤霉病在全球多地都有发生,流行严重时甚至能导致绝产,还会产生对人畜有害的毒素,威胁世界粮食与食品安全。

  2011年起,何心尧来到总部位于特斯科科的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工作,主攻小麦抗病研究。借助中心庞大的种质资源,他与团队一起不断实验、筛选出抗病性更强的品种,送到包括中国在内全球农户手中,然后收集这些品种在不同小麦产区的表现数据以进一步改良。

  在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内有一座“种质银行”,在两扇厚重的隔温门后,冷库里储存着超过15万种小麦种质、超过2.8万种玉米种质资源。一些种质资源的储存罐上还挂着中国国旗,表明它们来自中国。

  根据中心统计,中国已为这座农作物多样性仓库提供上千份小麦种质资源。2000年以来,中国种植的小麦26%与该中心品种有“血缘关系”,双方合作育成的13个玉米新品种在尼泊尔等国家种植,助力当地粮食增产增收。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成立于1966年,是一家非营利性国际农业研究和培训机构,目前全球发展中国家种植的玉米、小麦近一半来源于该中心种质。自1974年中国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建立研究伙伴关系至今,已有20多家中国机构参与了种质交流,双方联合培训中方科研人员和研究生超5000人,为中国农业发展带去世界经验。该中心墨西哥总部目前有2名常驻的中方科研人员和多名中方交流学者,把中国粮食安全之道也回馈给世界。

  1997年,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中国办事处成立,2016年,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获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在中心主任布拉姆·戈瓦尔茨看来,与中国的合作称得上是携手保卫世界粮食安全的“双赢”范例之一。

  “我们与中国科学家合作,一同研发更节水、抗病、能够应对气候变化的玉米和小麦,提高粮食产能的同时减少污染,这不仅能帮助中国提升粮食安全,也为世界带来更多粮食保障。”他说,“想象一下,中国优秀研究机构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全球网络及合作平台结合起来,我们能把精准、绿色农业发展经验分享给非洲和南亚,造福全世界。”

  “全球合作”是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的重要底色。中心主会议室外,小花园两侧的墙面上写着汉语、英语、西班牙语等多个文种的“玉米”与“小麦”两个词。曾获中国政府友谊奖的中心全球小麦改良项目负责人拉维·辛格由衷感慨,合作是通向世界粮食安全的必由之路。他说,到2050年,要想满足全世界的粮食需求,目前世界小麦产量平均增长速度必须进一步提高。“如果不携手共进,我们不可能成功。”

  “气候变化、地缘政治冲突、新冠疫情、快速增长的生活成本对全球粮食安全体系带来多重考验。”戈瓦尔茨表示,粮食安全对世界安全至关重要,世界需要跨领域、跨国家的合作。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今年前6个月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量同比增长76.9%

  • 贵州榕江:送别抗洪抢险救援队伍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