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捕捉精神疾病的“蛛丝马迹”,AI快人一步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捕捉精神疾病的“蛛丝马迹”,AI快人一步

来源:科技日报2022-12-05 10:15

  

  近日,以“新型精神健康诊疗技术的挑战与机遇”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第735次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

  北京理工大学医学技术学院教授、脑健康工程团队负责人胡斌表示,已有的精神疾病诊断方式包括专科医生访谈和量表诊断,主观性强且量化指标缺乏。而基于脑电、语音、表情等生理、行为信号的人工智能诊断新技术,其诊断准确率能达到70%—90%。

  《“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提出,到2025年,将有效减缓心理相关疾病发生的上升趋势,有效控制严重精神障碍的发病率,提升规范管理率至90%以上。与会专家认为,为尽快提高精神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及效率,亟须提升人工智能相关应用研究发展的优先级。

  精神疾病诊断需要人工智能

  “精神科学是最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领域。”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说,新的研究不断证明,人工智能模型在精神疾病的预测诊断、干预治疗等方面都表现出优于传统诊疗模式的潜力。

  “脑电、心电、肌电等电生理信号都与人的精神状态相关,目前的采集技术已经能够实现‘降噪’采集。”胡斌说,甚至鼾声、微表情、步态等人类感官难以察觉规律或精准捕捉的行为信号都可以用作人工智能判读精神健康的依据。例如,基于“脑—肠轴线”原理,一种可穿戴的肠鸣音采集和监测设备就可应用于精神健康评估。

  胡斌表示,信息技术让很多之前难以探测到的“蛛丝马迹”,可以被甄别、掌握,高效利用。

  除了解决“无迹可寻”的难题,人工智能在治疗方面也有独特优势。陆林说,医生治疗时需实时得到反馈才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提供的及时诊疗“反馈”,提升医生对症施治的效果。

  找到客观量化评估的规律

  由于精神疾病的复杂病理机制和高临床异质性(每个人症状和效果不同),如何找到客观量化评估的规律仍是个难题。

  “只有通过生物传感、人工智能技术与医学、心理学等临床基础研究的交叉融合,才能在精神疾病的客观分层、分类标准及非药物干预技术方面有所突破。”胡斌表示,当前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持续开展,但相互之间还需进一步打通“语系”间的鸿沟,形成系统释义型范式,让精神健康诊疗技术“识别得准,解释得清,治疗得对”。

  “我们团队研制的便携式脑电采集设备创新性地以生理信号为客观指标进行精神状态评估。”北京理工大学健康工程实验室博士后沈健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利用便携式脑电精神状态评估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在180秒内获取被试者的脑电信号,其间系统还会通过不同音频声与被试者互动,通过大数据模型客观、高效地对被试者进行精神状态评估。该技术对异常精神状态的识别准确率大于90%,已经获得国家二类医疗器械许可。

  与会专家介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批准“处方数字疗法”用于慢性失眠的治疗;苹果公司正在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合作研究利用数字生物标记物识别和评估抑郁症……来自全世界的研究进展,让我国科研工作者倍感兴奋的同时,也越来越感觉到时间的紧迫。

  2014年3月,香山科学会议专门探讨了中国脑科学研究计划的目标、任务和可行性;2016年3月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将“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列为“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其也被称为“中国脑计划”。“‘中国脑计划’设立了类脑计算与脑机智能的专题研究,正在助力人工智能在精神诊疗领域应用的进一步研究和落地。”陆林说。(记者 张佳星)

[ 责编:林佳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天暖春光好

  • 四川康定森林火灾明火已扑灭 雅江仍有断续火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最新论文是第一篇指出宇宙组成不需要暗物质,同时也能与某些宇宙学关键观测结果相吻合的论文。
2024-03-19 09:24
方恩权透露,该研究成果用于广州、福州等多条地铁线路施工中,实现了盾构带压开仓超过100台·次,大大降低了盾构施工风险。
2024-03-19 09:23
据介绍,“海基二号”将于近期进行海上安装,建成后将服役于我国第一个深水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助推亿吨级深水老油田焕发新生机。
2024-03-19 09:23
高华伟介绍,实验室里,项目组正继续进行大豆耐密性、耐旱性的性状搜集,为下一步亲本选配做准备。
2024-03-19 09:22
截至3月18日14时,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突破700亿立方米。
2024-03-19 03:20
今年全国两会,“低空经济”成为热词,社会各界投以关注的目光。这个以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有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具有产业链长、辐射面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等特点,是低空飞行活动与产业融合的新型经济形态。
2024-03-19 03:00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3月17日公开发布。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提出了哪些重点任务?记者就此采访了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
2024-03-18 09:49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发电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新型储能进入大规模发展期。“十四五”以来,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直接推动经济投资超过1000亿元,有力支撑能源电力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
2024-03-18 09:42
北京时间3月14日21时许,在地面科技人员的密切协同下,中国空间站材料舱外暴露实验装置及样品组合体由空间站机械臂成功转移至空间站气闸舱内。次日,航天员把取回的组合体从气闸舱转移至实验舱,并将装置内科学实验样品进行拆卸、存储。后续实验样品将随神舟飞船返回地面,移交科学家进一步开展地面研究工作。
2024-03-18 09:35
澳大利亚科学家开展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下一代锂硫电池有望在5分钟内完成充电,而不像目前这样需要数小时。这一突破有可能彻底改变储能技术,推动高性能电池系统的发展,为消费电子产品和电网应用储能系统提供性能更好的电力解决方案。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出版的《自然·纳米技术》杂志。
2024-03-18 09:26
17日,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和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技术区相关工作,星箭组合体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计划于近日择机实施发射。
2024-03-18 09:23
2024年,智慧海关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将重点建设九大标志性工程,以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推动海关监管服务越来越“智能”、越来越“自动”。
2024-03-18 09:22
今年,“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个新提法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实融合指明了新路径。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不是简单相加,而是要通过新技术催生新质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带来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挥出乘数效应。
2024-03-15 09:32
各地区各部门压实责任,稳面积、提单产、强管理,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夯实基础。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技术集成,重点推广密植、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措施,让单产能够大面积提升。
2024-03-15 09:31
一辆49吨柴油重型卡车排放的二氧化碳相当于约40辆小轿车的排放量。与49吨柴油重卡相比,若把燃料换为液态的氢燃料电池,则每辆液氢重卡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140吨,有望实现长途重载车辆的零排放。
2024-03-15 04:35
中国家用电器服务维修协会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根据初步测算,2023年,家电服务业总体规模近万亿元,活跃法人单位数约10万家,服务收入及盈利增长已超过制造和销售行业。
2024-03-15 04:35
记者14日获悉,来自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单位的科研人员,通过研究三层石墨烯的菱形堆垛结构发现,在菱形堆垛三层石墨烯中,电子和红外声子之间具有强相互作用,这有望应用于光电调制器和光电芯片等领域。据悉,这项研究为理解菱形堆垛的三层石墨烯中的超导和铁磁等物理效应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4-03-15 09:30
杨振清告诉记者,大多数主流社交平台和内容发布平台都有一系列规则和政策来限制伪科普内容的传播。北京科学中心副研究馆员孙小莉表示:“对于有意、无意传播的伪科普内容,平台应有相应的监管、处理方式,全力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2024-03-15 09:28
高质量发展是增进民生福祉、提升人民幸福的发展,是解决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
2024-03-14 09:42
要加强医疗监督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定期会商工作机制、建立联合监督执法要情工作清单、推进问题线索跨部门联合处置,同时要建立重大案件督办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以及建立健全监督执法结果协同运用机制。
2024-03-14 09:3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