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创建金鱼育种技术可快速重现目标性状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创建金鱼育种技术可快速重现目标性状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2-12-05 11:06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团队鉴定出金鱼龙睛和白化性状的因果基因,并建立了精准分子设计育种技术。相关研究日前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线发表于《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

  金鱼起源于中国的双二倍体鲫,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金鱼从原始的金红色鲫鱼历经了家化时代、盆养时代和人工选择育种时代,其间金鱼的眼睛、头瘤、鳞片、体形、鳍条等多个部位发生了形态突变并被保留下来。携带这些突变的金鱼经过杂交和选择育种,形成了当今300多个以传统俯视观赏为主的金鱼品系。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金鱼多个突变性状的候选基因被鉴定出,但尚未在金鱼中得到验证。

  该团队前期的研究表明金鱼龙睛性状和脂质代谢异常有关。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鉴定出龙睛性状是由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2aB发生突变所致。与此同时,该团队突破了金鱼高效繁育技术,将金鱼繁殖一代所需的时间缩短至3至4个月,且全年产卵。他们联合基因编辑、高效繁育、人工雌核生殖和性控育种创建出金鱼精准分子设计育种技术,仅需两代(约8个月)就可以创造出稳定遗传的、具有高观赏价值的金鱼新品系。

  运用该技术,研究人员成功证实lrp2aB和眼皮肤白化病2型分别是金鱼龙睛和白化性状的因果基因。此外,该团队成功将龙睛性状和白化性状精准转移到当下流行的、适合侧视观赏的百褶裙狮子头金鱼中,从而在一年内快速创建出适合侧视观赏的龙睛百褶裙狮子头金鱼“龙狮”、金色红眼百褶裙狮子头金鱼“金兔”、碧玉红眼百褶裙狮子头金鱼“玉兔”等十余个金鱼新品系。

  该研究鉴定了金鱼龙睛性状和白化性状的因果基因,创建了一种可以在金鱼以及其他水产养殖鱼类中快速重现目标性状的方法,为金鱼从头驯化和鱼类精准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奠定了基础。(见习记者李思辉)

[ 责编:林佳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再添新通道

  • 南京大屠杀又添新证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只需牵住“狗绳”,报一声想去的区域,智能电子导盲犬“小西”便会缓缓启动,为视障人士带路;打开一些地图类App,选择无障碍模式,界面就会显示出沿途无障碍公共卫生间的位置和通过无障碍电梯上天桥的提示……一大批“黑科技”命中残障人士的生活痛点,帮助他们开启无障碍生活。
2023-12-08 10:16
实现“双碳”目标,不仅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良好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023-12-08 10:15
从清华大学获悉,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简称“锦屏大设施”)土建公用工程已完工,具备实验条件。首批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0个实验项目组进驻开展科学实验。这标志着世界最深、最大的极深地下实验室正式投入科学运行。
2023-12-08 10:14
量子计算领域的一项纪录再次被打破:美国波士顿量子计算初创公司QuEra建造的新型量子计算机拥有迄今数量最多的逻辑量子比特——达到48个,是此前逻辑量子比特数量的10倍多。
2023-12-08 10:30
6日,全球首座电热熔盐储能注汽试验站在位于辽宁盘锦的辽河油田竣工投产。这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电热熔盐新型储能注汽技术实现“从0到1”的突破。
2023-12-08 10:11
研究者、监管者、医生、患者,还有医学期刊,都将密切关注这些试验以及这些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23-12-08 10:30
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华能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以下简称“示范工程”)6日完成168小时持续运行考核,成功投入商业运行,
2023-12-07 03:15
日前,相关领域全国政协委员围绕“加快建立新能源产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这一主题,积极建言献策,助力新能源产业资源回收利用可持续发展。新能源产业链涵盖原料生产、装备制造、电站开发运营、回收利用等各环节,“由谁来承担回收责任”,是大家普遍关心关注的话题。
2023-12-07 10:13
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应对许多全球性挑战的有力武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不断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加快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不断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2023-12-07 10:10
粮安天下,种为粮先。凝心聚力写好种业大文章,与时俱进育新种、制良种。
2023-12-07 10:09
经核算和评价认证,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共排放温室气体88.29万吨,使用绿电减排温室气体2.20万吨,接受社会捐赠碳抵消指标109.99万吨,在亚运会、亚残运会历史上首次实现碳中和。
2023-12-07 03:15
记者5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深入推进新型无线、新型网络等关键技术研发,推动行业加快补齐高端器件、基础软件等短板,加快推进6G技术研发与创新。
2023-12-06 04:30
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遗址考古工作近期取得了重要收获。其中,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组建的考古队,会同航测、年代学、环境考古的专家,经过系统勘探和多地点解剖,新发现熊家岭、郑畈等多组史前水利系统。
2023-12-06 04:30
日前,在海南陵水的深蓝海面上,重达1300吨的海底数据中心核心装备——海底数据舱,在大型海上吊装船的投放作业下,徐徐下沉。
2023-12-06 10:23
在产品质量、产品种类、产业规模、综合效益上实现新突破,才能不断提升“以竹代塑”产品市场占有率  曲竹自行车、竹制足球、竹餐具、竹电子秤……在今年的服贸会上,国际竹藤组织展厅中的各种竹藤制品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目光。
2023-12-07 10:06
德国和荷兰科学家借助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首次在一颗婴儿恒星周围的行星形成气体和尘埃盘内探测到水以及形成地球等天体所需的其他分子。科学家此前认为,这种极端环境不适合岩石行星形成,但最新发现表明,类地行星或许能在更广泛的宇宙环境中形成。
2023-12-07 10:25
人们通常认为,疾病是由异物(细菌或病毒)入侵人体引起的,但影响人类的数百种疾病,其实是由细胞蛋白质生成错误引起的。
2023-12-06 10:22
中国散裂中子源,为洞察微观世界、探究物质材料微观结构提供了新的“超级显微镜”,让中国科研人员的笑容更加自信。
2023-12-06 10:16
漫话健康|得了支原体肺炎,啥时候能上学?
2023-12-06 09:17
世界土壤日定于每年12月5日,旨在纪念世界著名土壤学家V.V. Dokuchaev的诞辰
2023-12-05 10: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