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22年我国授权发明专利79.8万件 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态势更显著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2022年我国授权发明专利79.8万件 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态势更显著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3-01-17 09:52

  国新办1月1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知识产权相关工作情况。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说,2022年,我国知识产权工作高质量发展态势更加显著,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数据显示,全年授权发明专利79.8万件,受理PCT国际专利申请7.4万件;全年注册商标617.7万件,完成各类商标评审案件审理41.2万件;全年办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案件5.8万件,办理维权援助申请7.1万件,受理纠纷调解8.8万件。

  截至2022年底,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为421.2万件,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4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显示,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位居世界第一。此外,截至2022年底,我国有效商标注册量为4267.2万件,累计批准地理标志产品2495个,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累计发证6.1万件。

  2022年,我国有效发明专利实现量质齐升。其中,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32.4万件,同比增长24.2%,占发明专利有效量的比重超过四成。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葛树介绍,2022年,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较上年提高1.9件,较“十三五”末提高3.1件;截至2022年底,国内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中,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发明专利达到95.2万件,同比增长18.7%,产业创新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国内高价值有效发明专利平均维持年限为8.3年,维持年限超过10年的有效发明专利达到44.4万件,高价值发明专利的市场价值更加凸显。

  在知识产权助力企业创新方面,截至2022年底,我国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35.5万家,较上年增加5.7万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32.4万件,同比增长21.8%。其中,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51.2万件,占国内企业拥有总量的65.1%。

  知识产权也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多“真金白银”。2022年,我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项目达2.8万个,质押融资总额达4868.8亿元,惠及企业2.6万家,其中70.5%为中小微企业。

  在提高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效率方面,胡文辉介绍,2022年,国家知识产权局顺利完成了专利商标审查周期5年压减的目标任务。其中,高价值发明专利的审查周期压减到13个月,发明专利平均审查周期压减到16.5个月,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压减到4个月以内。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期开通的线上“专利业务办理系统”,已接收新申请2.5万件,缴纳费用2万笔,手续文件5.4万件,系统运行平稳。

  在规范商标代理秩序、促进商标代理工作高质量发展方面,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持续开展“蓝天”专项整治行动,不断加大商标代理监管工作的力度,促进商标代理行业健康发展。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雷筱云表示,知识产权部门将从完善监管体系、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推进长效机制建设、强化行风建设等方面继续开展工作,促进商标代理行业健康发展。

  2022年,国外在华知识产权数量稳步增长,知识产权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作用持续显现。截至2022年底,国外在华发明专利有效量达86.1万件,同比增长4.5%,涉及国外企业5.8万家,较上年增加0.2万家。国外在华有效注册商标203.0万件,同比增长5.9%。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张志成介绍,目前,在97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备案的外资和合资企业超过2900家。

  “国家知识产权局将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效能,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我们相信,中国将长期成为外商的投资热土,外资企业在中国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张志成说。谷业凯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 银川:做好供热保障 群众温暖过冬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