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感染新冠后,怎么吃?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感染新冠后,怎么吃?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01-20 10:06

  新冠病毒对于各类人群普遍易感,合理的营养不仅能够增强抵抗力,同时可以促进感染者的快速康复。在疾病初愈时,饮食上同样也要注意清淡,建议以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保证基本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可以适当吃一些肉类、鸡汤类、牛奶、蛋类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果来帮助身体逐渐恢复。

  那么,具体要怎么吃才能做到合理营养呢?北京积水潭医院营养科主任赵霞为您解疑释惑。

  保持充足的能量和营养供给

  由于很多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干咳以及气促,并伴随着乏力和食欲下降,因此需要充足的能量来增加身体的抵抗力。为了满足充足的能量需求,可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平衡膳食的原则,首先,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克—400克,尽量做到粗细搭配,种类在3种以上,如糙米、燕麦、豌豆、绿豆、红薯、马铃薯等。

  其次,每天摄入充足蛋白质。主要摄入优质蛋白质,每天1个鸡蛋,2两—3两瘦肉,一瓶(250毫升—300毫升)牛奶,10克大豆。

  第三,烹调油首选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通过多种烹调植物油增加必需脂肪酸的摄入,特别是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花生油、橄榄油、亚麻籽油等。

  第四,每天摄入丰富的蔬菜水果。蔬菜每天500克以上,水果每天200克—350克,注重深色蔬果的摄入,如胡萝卜、菠菜、芹菜、西兰花、番茄、南瓜等。

  第五,少量多次饮水。每天2000毫升以上,可选择白开水、淡茶水、蔬菜汤、水果水等。

  第六,选择少量多餐。以尽量达到平时食量。新冠病毒感染后食欲会降低,且消化功能减退,可选择少量多餐,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如蛋羹、软面条、蛋花汤、豆腐脑等。待症状好转可以过渡到半流食。这时可以选择加肉末的粥类、卧鸡蛋龙须面、烩豆腐等,让能量和蛋白质摄入量慢慢提升。

  康复期的食物也要做到细和软,进餐时要细嚼慢咽。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再慢慢过渡到正常的饮食水平。

  老年人饮食尽可能多样化

  一些老年人由于生活节俭,食物种类比较单调,吃得素淡,身体营养基础比较弱,感染之前体重偏轻甚至有轻度的营养不良,导致免疫状况不佳,感染后救治难度加大。

  轻型和普通型老年患者平时饮食要尽可能做到食物多样化,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为佳,着重保证优质蛋白、维生素D、镁、硒、维生素B12的摄入。在正常饮食基础上,可以考虑补充一些营养补充剂,如乳清蛋白、全营养配方制剂等。

  有基础疾病的轻型老年患者,注意选择合适的治疗膳食,评估能量与蛋白质的摄入是否达标,以保证获得合理的营养支持。营养不良老年人应进行口服营养补充,至少达到400千卡/天,其中蛋白质≥30克/天。同时,注意加强营养护理,鼓励进食,特别注意老年人观察进食情况,防止呛咳等反应发生。(于 淼)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 银川:做好供热保障 群众温暖过冬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