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23年通信行业发展趋势展望:数字化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
首页> 科技频道> 创新创业 > 正文

2023年通信行业发展趋势展望:数字化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

来源:光明网2023-01-28 14:37

  光明网讯 一直以来,新一代通信领域都是国民经济各行业中技术变革与应用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在“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浪潮集团旗下浪潮通信技术展望了2023年信息通信行业重点趋势。

  趋势一:政策支持和全面复工复产将进一步释放数字需求,信息通信作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引领作用增强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45.5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能力大幅提升,逐步进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

  2023年,我国经济将突出重围、迎难而上,释放数字需求将会成为实现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途径,数字经济将是经济恢复和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器”和“加速器”。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数字经济布局全面落地的一年,也会是各产业全面加速走向数字化的一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虚实融合、虚实协同、以虚强实是建设的主要路线。信息通信作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不断释放新动能,发挥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夯实数字经济承载底座。

  趋势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方向,降本增效及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据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全球对数字转型的投资将以每年17.1%的复合速度增长,2023年,这类投资预计将达到惊人的2.3万亿美元。这意味着数字化转型的时代已经到来。

  在全球通胀飙升、能源成本上升、劳动力短缺加剧等不利因素的推动下,数字化转型推动的降本增效将成为企业经营的重点方向。企业越来越关注数字化转型和实施的自动化,以提升效率、节省时间和降低成本。Salesforce和Vanson Bourne调查数据显示,企业对超级自动化需求激增,近80%的企业将在未来2年会实施超级自动化计划。此外,由于后疫情时代客户对线上服务需求持续增加,集中在线上线下提供一致性、一站式服务,自助交易服务、先试用后付费等,以提升客户体验为核心,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已成为企业关注的另一重要数字化转型方向。

  趋势三:ICT基础设施持续向算网融合方向演进

  IDC预测,2022年中国ICT市场规模达到7937亿美元,比2021年增长9.2%,持续高于GDP的增速。超过50%的中国经济的发展将建立在数字化的基础上或受到数字化的影响,这将对ICT基础设施的规模和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以5G与云计算为基础的云网融合吸收了边缘计算、分布式云、AI等新兴IT技术,并融合了CT技术在算力网络、IPv6+、软件定义网络、物联网等方面的创新,迈入算网融合的新阶段,以业务体验为核心全面提升基础设施服务价值。此外,随着云原生在IT领域大范围应用,通信行业开始加速将这一技术利用到网元功能和业务功能的敏捷迭代中,并促进通信与计算基础设施的融合,支撑海量垂直行业的差异化需求。

  趋势四:5G toC大网建设已初见成效,toB专网生态建设提速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截至2022年7月,全国所有地级市城区、县城城区和96%的乡镇镇区实现5G网络覆盖,整体上电信运营商toC大网建设高峰期已过,后续投入将趋缓。宏站室外连续覆盖基本完成,下一步网络建设重点将转向室内覆盖和深度覆盖,小基站的需求和机会凸显。toB专网作为5G市场拓展的战略方向开始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已经部署5G专网超过5300个,2022年10月工信部向中国商飞公司发放了首个5G专网频率许可,在垂直行业探索独立专网建设和运营模式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5G专网建设的提速将赋能更多的垂直行业应用场景,核心网作为全接入和全业务的控制中心,要求具备业务的高可用性和故障快速恢复的能力,以及多制式网络的统一接入和统一纳管能力,从而为行业用户实现网络价值最大化,促进行业应用的快速落地和规模化发展。

  趋势五:5G+工业互联网发展将进入快车道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我国5G基站已达225万个,“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超4000个,31个省份均出台5G和工业互联网相关政策。标准方面,5G定位、5G NPN、5G TSN、5G LAN、5G V2X等针对垂直行业应用的5G技术标准已逐渐成熟。产业生态方面,近三年5G芯片模组平均降价约40%,同时5G工业终端的产品也不断丰富,促使2022年“5G+工业互联网”在各行业的应用落地,并在工业制造、能源矿山、智慧港口等行业得到了部署和应用。随着以运营商主导、多主体参与的5G专网生态体系将进一步完善,相关市场规模有望在2023年进一步提升。

  趋势六:双千兆全光网络为数字家庭、数字城市业务注入新活力

  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互联网宽带千兆入户数已达6000万,复合增长率达730%。截至11月末,全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10.65亿个,其中光纤接入(FTTH/O)端口达到10.19亿个,占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的95.7%。同时,2022年全光园区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6%以上。家庭宽带业务从简单的上网、语音、视频发展到4K超高清、智慧家庭、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等多种复杂业务,园区智慧化转型升级也亟需新一代的固网技术承载更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创新空间。伴随着全社会产业及业务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网络正全面升级到F5G千兆光网时代,并向F5G-A逐步演进。近年来,各省市聚焦“双千兆”网络建设应用中的难点及痛点,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网络建设环境,降低网络建设成本,加强网络建设组织保障,培育市场需求。预计到2023年底,千兆光纤网络将覆盖4亿户家庭,并在校园、机场、医院、工业园等场景得到广泛应用,这将推进园区智能行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助力数字家庭及数字城市业务快速发展。

  趋势七:计算需求进一步向数据生成端延伸,推动现场级边缘计算发展

  IDC 2022年发布的《全球边缘支出指南》显示,2025年全球边缘计算市场将达到2740亿美元,垂直行业的边缘计算需求将成为核心增长点。其中,以制造业及专业服务业为主的使用方,不仅注重边缘计算带来的带宽、时延及可靠性优势,更关注数据标准化、数据聚合及数据安全,这使得边缘计算不断向数据生成端下沉延伸,并融合AI能力支撑现场级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及业务决策。汲取互联网行业云原生技术推广及应用趋势,边缘原生将进一步提升现场级边缘计算的弹性及敏捷性。同时,由于现场网络的异构性,融合多接入也将成为现场级边缘计算的关键特性,两者协同推动现场级边缘计算的演进及发展。

  趋势八:视频需求快速提升,视频云呈现基础设施属性

  随着人民生活及工业生产对高清视频、超高清视频需求逐步提升,2022年,超高清视频产业规模达4万亿元,超高清用户数达2亿,2022上半年中国视频云市场规模达到50.5亿美元(约3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7%。预计2023年视频云市场规模将历史性地突破800亿。而高清视频对网络、存储、计算资源的要求较高,4K视频时延需低于20ms、丢包率不高于10-5。8K视频时延需低于10ms,丢包率不高于10-4。这将进一步推动视频云以超高清、低时延、沉浸式和强交互为导向,发展面向未来的技术矩阵。一方面,通过提取视频结构化信息的能力,持续探索产业互联网应用的结合点;另一方面,通过视频云的能力外延,助力元宇宙发展。

  趋势九:物联网网关市场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对无源物联网能力的支持成为新卖点

  截至2022年11月底,三大基础电信企业发展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18.18亿户,突破性超出移动电话用户数1.34亿户,占移动网终端连接数的51.9%。2023年,物联网设备数量将继续爆发式增长,预计全球将有超过430亿台设备连接到物联网上。作为物联网的成熟化产品,物联网网关的需求量接近5000万,主要由不同传输方式、传输速度、传输距离和不同感知指标来区分。近年来,物联网网关市场一直处于稳定增长阶段,平均年增长率为18%。预估2023年全球物联网网关市场规模将达800亿元。随着5G mMTC的产业链和Passive IoT技术的逐渐成熟,物联网网关在智慧矿山、高清监控、无人巡检、自动驾驶、智能电网、智慧城市和智慧工厂等垂直行业领域的应用会进一步深入,具有5G mMTC和passive IoT能力的物联网网关将成为新的增长点和卖点。

  趋势十:通感一体化技术将使网络具备智慧之眼,成为颠覆依赖人类感官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新起点

  通感一体化将具备在支持宽带无线通信同时,对无线信号覆盖区域进行感知,使网络具备智慧之眼,为AI提供触碰现实世界的敏锐触手。通过基于监测信号波动的被动感知,基于波束扫描的主动感知,以及整合网络内外多种传感器的综合感知,能够深入洞察智慧化生产生活从宏观到微观各个层面的感知信息。基于广域覆盖移动网络,通感一体化技术将在不增加软硬设备的前提下,感知包括室内人员睡眠状态、非法闯入、人体动作和手势等信息,实现人员车辆等目标室内外精准定位,完成无人机和无人车辆自动驾驶管理,进行降雨降雪洪水等气象监测,进而为元宇宙、车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工厂、智能家居、室内健康等新业务和新应用提供能力保障,促进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全面升级。通感一体化技术能在提升运营商网络价值同时促进整个移动通信产业的价值增长,据IMT-2030(6G)发布的《6G行业白皮书》预估,到2040年通感设备规模将超百亿台。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137届广交会第二期开幕

  • 无人驾驶插秧机助力春耕生产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当今,百年变局中的全球价值链重构,既考验着中国的战略定力,也孕育着我国从“跟跑”到“领跑”的跃迁机遇。
2025-04-23 09:13
废旧电器回收不仅能化解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风险,还推进了数据安全治理与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双重突破,为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2025-04-22 10:05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重塑“三农”发展新优势,我们才能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道路上展翅翱翔。
2025-04-22 10:04
最新一期《自然》发表了两项独立临床试验研究,验证了干细胞疗法对帕金森病的安全性。为检验帕金森病细胞疗法的安全性和潜在副作用,日本京都大学等机构进行了一项Ⅰ/Ⅱ期临床试验。
2025-04-22 10:03
转型不是丢掉已有禀赋和基础,而要依托技术,在推进资源精深加工、资源产业向下游延伸上下功夫
2025-04-22 09:23
空间站徜徉在浪漫星辰中,书中文字仿佛随之流淌,飘入心间。在空间站里过大年,除了欢乐祥和,更多的是一份守望——守望万家灯火团圆,守望壮美山河辽阔,守望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2025-04-22 09:21
山水工程交出厚厚的生态账本:截至2024年底,52个山水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超830万公顷,其中包括255万公顷森林草原、130万公顷水土流失地、10.7万公顷矿山修复地等,累计完成生态修复面积超1.2亿亩。
2025-04-22 09:1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