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制造”与“智造”助力本土科幻电影加速成长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制造”与“智造”助力本土科幻电影加速成长

来源:新华网2023-02-01 09:55

  新华社上海1月31日电 题:中国“制造”与“智造”助力本土科幻电影加速成长

  新华社记者许晓青、赵久龙、董雪

  重达23.5吨的越野底盘运输系统来自江苏徐州,灵活的“外骨骼机器人”来自上海,电磁脉冲枪等一大批特效道具来自深圳及周边……正在热映的电影《流浪地球2》向世界展示了将科幻梦想变为银幕现实的中国“制造”与“智造”。

  “如果说第一部让中国科幻电影开启了壮丽的航程,那这一部就是它于世界舞台上响亮的鸣笛。”雨果奖获得者、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近日在微博上发表观看《流浪地球2》的感想。他是这部电影的原著者和监制。

  《流浪地球2》讲述“太阳危机”被揭示后,人类面对各种“宇宙事件”如何一步步走向团结,最终启动“流浪地球”计划。上映第十天,票房超27亿元人民币,北美、欧洲票房也十分亮眼。

  这部科幻电影于今年春节档顺利推出后,实现了口碑和票房双赢。当代中国的“制造”与“智造”是“流浪地球”影片系列诞生的保障,众多影迷和科幻迷十分认可这样的银幕“硬实力”。

  “我们看到了中国人自己的科幻‘奇观’。”从事科幻品牌孵化和产业链整合业务的“未来事务管理局”负责人姬少亭说。

  《流浪地球2》中的标有UEG字样的工程装备来自徐工集团(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据流浪地球系列影片制片人龚格尔介绍,《流浪地球》开拍时只有三套不太完整的航天服装,而根据《流浪地球2》的剧情,需要在同一镜头出现21套航天服,制作难度非常大。

  21套航天服道具由幻映工作室负责组装完成,团队曾向世界知名的科幻和奇幻大片道具制作工作室——维塔学习,并发展、突破,将道具的国产化率不断提高。

  龚格尔说,从“小米加步枪”阶段,到如今诞生了一大批专业工作室,中国科幻片的视效提升走过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中国“制造”与“智造”不止于特效道具,还有大量实物、实景助力影片提升逼真度。《流浪地球2》片中可行驶、可作业、可变形的“地球联合政府”机械设备,以及多次出现的无人驾驶平板车,令人印象深刻。

  电影获得了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的支持,实现了科幻场景中的“实车实演”,展现了中国国产尖端装备的科技力量。

  徐工集团“流浪地球”项目现场执行总监马鸣说:“我们先后投入42款61台主机设备、400多套零部件及车间道具、61套三维模型、319名工作人员,从时间、涂装、设备、人员、物流、现场执行等各方面为影片做好资源配置和保障。”

  《流浪地球2》中使用的外骨骼机器人(资料图片)。新华社记者许东远摄

  记者近日在位于上海的傲鲨智能公司见到了“参演”《流浪地球2》的上肢、腰部、下肢的“外骨骼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已在航空、电力、汽车等场景落地,科幻影片的精致细节已直接“照进”现实。

  “这些年,我一直在拍科幻电影,真实感受到国家的发展进步为科幻文艺崛起提供了强大支撑。”流浪地球系列影片导演郭帆撰文说。

  过去十年,中国深空科技加速前行,“天宫”遨游、“嫦娥”揽月、“天问”探火……2022年又有“墨子号”实现1200公里地表量子态传输,“夸父一号”开启太阳探测之旅。

  “是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让‘科幻’离我们更近。”刘慈欣说。

  姬少亭认为,影视技术的进步和摄制过程中的国产化率提升,是科幻产业的重要一环,要更加重视品牌孵化、人才培养等问题,相信随着“流浪地球”“三体”等项目的历练,将会出现一大批产业人才,进而实现中国科幻产业的快速发展。

  “你们尽管想象,我们负责实现!”中核集团的科技工作者们在观看了《流浪地球2》后与导演郭帆在网上互动。网友留言:“未来可期,希望更多有关科幻的美好梦想可以实现。”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 安徽黟县:生态乡村画振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上海科技馆将自3月31日晚闭馆后启动其开放运行20余年来最大规模的系统化升级改造。上海科技馆自2001年12月1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逾8000万人次,是最热门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2023-03-25 18:54
在北京亦庄,乘客已经能通过手机约来一辆没有安全员、真正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2023-03-24 10:5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截至2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238.4万个,比上年末净增7.21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9%,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2023-03-24 10:32
因京剧与无线电结缘,学京剧要苦练扎实基本功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王小谟后来的科研之路。 在这样煞费苦心设计的人才培养机制下,王小谟还任命当时年仅30岁的曹晨担任某型预警机的副总师。
2023-03-24 10:14
新世纪之交,在南平,茶文化还与“科技特派员”这一新生事物相互交织,共同在闽北大地奏响茶山新曲。
2023-03-24 09:57
从蒸汽机到动力电池,从电子管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回顾人类科技发展史,技术创新进步从来都是一个不断优化迭代的过程。
2023-03-24 10:02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持续干旱,加上用水结构不合理,华北地区水资源呈衰减趋势,地下水超采严重。“解决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关乎首都水安全,关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也关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2023-03-24 09:03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3日公布《网信部门行政执法程序规定》,明确了“一事不二罚”原则,将于2023年6月1日起施行。
2023-03-24 09:59
《湖北白猪选育方案》手稿。他在《湖北白猪选育方案》里直言“猪的新品种选育是养猪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之一”“……培育自己的优良新猪种——湖北白猪是十分必要的”。湖北白猪及其品系培育成功后,熊远著并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
2023-03-24 09:01
这是我国科学家在量子纠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相关学术文章于北京时间23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网站上刊登。
2023-03-23 15:20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
2023-03-23 04:30
在基因塑造生命的过程中,有个隐秘而伟大的遗传“剪辑师”——次要剪接体。
2023-03-23 05:05
大力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扩大油气企业开发利用绿电规模。
2023-03-23 09:33
如今,数据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正在为生产生活插上“数字翅膀”。
2023-03-23 05:00
电解质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它是由食盐水经电解后产生的。
2023-03-23 09:36
天气、气候、水有何关系?人类今天为什么要关注天气气候水?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的《全球气候状况报告(2022)》和国家气候中心的专家给出了答案。
2023-03-22 07:55
3月初,在贵阳贵安新区网易贵安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建设现场,各类工程机械忙碌不停,场平工程已全面开启。项目一期将于今年9月投入试运行,预计未来5年还将陆续启用5000个标准机架、4万台服务器。
2023-03-22 07:50
三峡集团昨天发布消息,国内首艘500千瓦氢燃料电池动力工作船“三峡氢舟1号”在广东中山下水。“三峡氢舟1号”采用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动力系统,将用于三峡库区交通、巡查、应急等工作。
2023-03-22 09:35
至2月份,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511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162万千瓦。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跨区送电完成11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8%;各省份送出电量合计26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
2023-03-22 09:32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3年4月7日发行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黄山普通纪念币、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普通纪念币各一枚。
2023-03-22 09:2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