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以数字化改革助推共同富裕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以数字化改革助推共同富裕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02-15 02:25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作者:薛瑞汉、张乃仁(均系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并就“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靠全体人民共同奋斗实现。数字化改革深刻改变了数字化时代生产关系,加速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是引领共同富裕的核心驱动力,让全体人民在共享发展与治理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新征程上,要持续发挥数字化改革在推动共同富裕中的重大作用,实现数字化改革与共同富裕同频共振、一体推进。为此,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做大分好共同富裕“蛋糕”

  数字经济既能促进持续性、均衡性增长,又能助推共享式、普惠式发展,已经成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举措。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首先要通过高质量发展把“蛋糕”做大做好。数字经济推动产业结构加速转型,以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数字产业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技术使资源配置更加高效,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已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方面,贯穿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各个环节,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产生深刻影响。要继续发挥数字经济催生新业态、新模式的优势,发展共享经济、零工经济、平台经济等,拓展劳动者参与经济增长的方式,吸纳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人员,多渠道增加灵活就业人员收入。

  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数字技术消减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确定性,二维码、溯源码等技术的应用使生产经营信息更加透明,消费者需求更加清晰,“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造什么”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的普遍共识。随着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老百姓对物美价廉商品和服务的需要将倒逼企业不断迭代升级。声誉机制对市场主体的约束作用更加彰显,使口碑、信用成为决定企业存活成长的重要因素。市场主体对长尾市场越来越重视,“长尾人群”的小众需求、个性化需求将不断增强经济大盘的韧性,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配性。

  形成更加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缺一不可,发展和分配要兼顾。通过发展数字经济,进一步提高劳动者在经济活动中的技能和贡献,凸显数据要素在收入分配体系中的调节作用,夯实按贡献分配的现实基础,加快发展税收征管数字化体系,不断壮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完善低收入群体社会帮扶体系,更好彰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则。

  构建数字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各地探索打造的信息匹配精准高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数字治理体系,推动了社会空间数字化、社会服务共享化、社会政策精准化,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因此,可以借助互联网优势,深入推进“互联网+”,构建数字治理体系。

  “互联网+民生保障”,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互联网+就业”,可以为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提供精准服务、匹配急需资源;发展“互联网+社会救助”,有助于实现社会救助核对系统核对数据全覆盖,织密织牢基本民生保障网;推动“互联网+社保”,实现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跨省转移、基数申报和人员增减等网上申报办理;发展“互联网+医保”,使医保电子凭证加速推广,推广“刷脸就医”“扫码购药”“异地就医结算”“一站式结算”等信息化应用,有效应对老百姓对互联网诊疗的井喷需求。

  “互联网+社会治理”,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数字治理有助于畅通多元治理主体的参与渠道,使利用数字技术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的创新实践成为可能。通过App、微信群、物联网、视联网等信息互联技术在全域党建、议事协商、邻里守望、公共安全和应急减灾等领域广泛应用,逐渐形成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推动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新型数字社区建设。

  “互联网+社会服务”,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共享平台、协同办公等得到广泛应用,便民生活服务场景更加丰富,数字惠民理念深入践行。推动基于人的生命周期的数字化服务优质共享,使教育、医疗健康、养老、托育、住房等服务领域的线上线下结合更加紧密,激发市场主体、社会工作、慈善公益组织等多元化主体提供社会服务的热情,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深化数字政府建设,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数字政府建设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旨在加快建成“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的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打造高效便捷政务服务体系。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政府权利清单、事项实施清单、负面清单网络公开,社会监督更加便捷,营商环境不断优化。通过“最多跑一次”“一门通办”的创新举措,让百姓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建强用好“互联网+监管”平台,使监管数据互联互通,不断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执法能力,有效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构建全域智慧协同治理体系。数字化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全方位、系统性变革。政府部门数据更加全面及时,在监测研判过程中更具深挖价值,已经成为创新治理方式、实现整体智治的关键要素。例如,上海、浙江、广州等地充分发挥数字化在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职能的重要支撑作用,打造宏观调节与微观服务联动、场景应用与技术支撑融合、数据输入与方案输出相融合的大脑中枢,更好回应群众需求和社会期待。这些地区探索构建智慧协同治理体系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具有借鉴意义,可以在更多地区、更大范围加以推广。

  推动政府运行管理效能全面提升。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有利于政府数据汇聚、共享和应用,实现办公自动化、政务公开化、程序规范化、决策科学化,大幅提升政府管理服务的效率和水平。要推动数字技术与政府治理深度融合,以“三融五跨”助力精细化治理,推动数据全量化的融合、开放、共享和条块业务大跨度、大范围的协同整合,深入推进数据赋能重塑政务流程、组织架构、功能模块等实践,不断增强数字化对重大任务、核心业务的支撑作用。

  加快数字乡村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成为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

  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数字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极大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乡村的产业兴旺与共同富裕奠定了生产力基础。要大力推动农村互联网创业创新,不断完善休闲采摘农业、绿色观光农业等在线旅游平台建设,更好普及农民创业创新、经营技能“一站式”在线培训服务,为乡村文化旅游业注入新活力。不断健全农业农村信息化产业体系,使科技创新成果与农业生产经营有效对接,推出适应“三农”特点的新型信息技术和产品,发展壮大农业农村信息化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链条健全、专业协作机制完善的创新应用企业集群。

  推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数字乡村建设,可以使农民关注的养老、医疗、教育诉求得到更好回应。要深入推进农村智慧社区和智慧养老创新实践,健全完善乡镇卫生院信息化建设和医疗信息系统,不断扩大村级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覆盖面,让农村群众能够就地就近享有优质公共服务。推动各类互联网平台和应用向农村延伸,不断提高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人力、社保、法律、卫生等各类政务服务在线办理效率。加快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广应用面向“三农”的远程咨询平台,为广大农民提供各类在线咨询和技术指导服务。

  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数字化打破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时空阻隔,政府间对口帮扶深入推进,城乡区域“数字鸿沟”不断缩小、“数字红利”更加丰厚。脱贫攻坚以来,农村地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5G、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农产品电商发展成效显著,带动更多低收入农民迈入中等收入群体。要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富民产业,繁荣发展乡村网络文化,不断完善乡村数字化治理体系,为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提供坚实基础。

  《光明日报》( 2023年02月15日 06版)

[ 责编:陈畅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天津戏剧节开幕

  • 服贸会上的文旅“新”体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在科学研究上不断革故鼎新的同时,钟义信始终坚守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追求,在信息论、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潜心躬耕育人。
2025-09-10 09:35
9月9日10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9 11:03
在中药房里,有这样一些“扫地僧”——它们价格低廉,常被忽视,却有着出人意料的疗效。
2025-09-09 10:15
近日,河南一名女童出现咳嗽、呕吐、嗜睡等症状,被家人误判为普通感冒,不料竟是暴发性心肌炎,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在转院治疗途中不幸离世。程翔提醒,当身体发出以下信号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警惕并排查暴发性心肌炎:  一是胸痛、胸闷、气短。
2025-09-09 10:14
随着关键研发方向不断取得新突破,通用智能体在多任务处理方面,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完成度也会更高。
2025-09-09 10: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