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拥抱万亿市场!“即时零售中国行”即将落地成都
首页> 科技频道> 创新创业 > 正文

拥抱万亿市场!“即时零售中国行”即将落地成都

来源:光明网2023-02-18 18:55

  2021年,商务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指南》,成都作为全国首批30个试点城市,位列其中。为推进成都市 “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2月22日,在成都市商务局指导下,“即时零售中国行”活动将落地成都。

  该活动由美团闪购发起,将通过线下活动,共同向本地企业介绍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情况,助力多品类零售实体商户实现数字化升级,促进行业复苏和发展,刺激本地消费的扩大和升级;同时为居民提供更加丰富而个性化的商品和24小时即时配送的服务,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助力成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助力商家数字化升级 打造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近年来,“线上下单、最快30分钟送达”的即时零售,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购物新选择。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2年中国即时零售发展报告》和各类行业研究趋势显示,即时零售行业近年来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增速远超同期社零额和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未来五年行业整体仍将保持强劲增长动力,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新业态、新渠道、新模式。预计到2026年,即时零售相关市场规模将超过一万亿。

  为助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美团闪购近年来联合众多线下实体商家,助力商家数字化升级,创造更多即时零售新业态,打造新消费体验。消费者在外卖平台下单后,可以像点外卖一样购买商品,30分钟左右即可收到商品,实现“万物到家”。

  此外,针对即时零售商家“选货难、管货难、拣货难、送货难”等普遍问题,美团还提供全流程即时零售数字化解决方案“牵牛花”系统。在该系统加持下,平均库存准确率可提升至99%,拣货效率提升52%,全渠道经营成本降低60%,效率提升18倍。

  2月22日,在成都市商务局指导下,美团闪购“即时零售中国行”活动将落地成都,活动将以“数字科技”为引领,向本地企业介绍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情况,并帮助零售实体商户实现数字化升级,刺激本地消费的扩大和升级;同时,即时零售也能为居民提供更加快速便捷的商品配送服务,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助力成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即时零售新赛道 创造更多新业态、新机会

  作为融合线上线下,高度满足消费者即时性、便利化需求的新型零售业态,即时零售近年来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蔬果生鲜、数码电器、休闲零食、酒水饮料、肉蛋禽奶、宠物用品等品类,成为即时零售的主要消费商品,且随着线上需求的增加,更多的新品类正在加入即时零售赛道。

  不断增长的即时型消费需求,不断丰富的商品品类,让即时零售这个新赛道,创造出更多的新业态,提供了更多的创业机会。

  2021年5月底,在发现年轻群体对鲜切水果的即时消费需求后,成都本土品牌“菠拿拿”开出了旗下第一家即时零售鲜切水果店,用户线上点水果后,店内现切,30分钟内送到消费者手上。一年多时间里,“菠拿拿”发展迅猛,如今已有100多家店,分布在全国50多个城市。

  “目前我们的门店,月平均订单在1500-2000单,随着经济的复苏,这一块的需求还在增长。”菠拿拿创始人曹刚说,2022年,品牌GMV(成交总额)近8000万,今年目标是突破1.5亿。

  著名连锁便利店711便利店,早在2018年就已搭上即时零售的快车,通过线上下单,线下送达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即时零售的经营方式,对我们来说,拓宽了门店的经营半径,线下门店一般也就辐射周边200米,而线上下单可覆盖周边3公里左右的顾客。”711连锁便利店相关负责人王倩说。

  在王倩看来,消费者对即时零售的需求仍在快速增长,“我们线上订单的占比,从之前刚上线的3%左右,到现在的8%,这个数据还在增长中。”王倩说,随着线上消费需求的增加,711会增加在即时零售赛道的投入。

  成都区域内零售行业投资者或创业团队、零售连锁企业、小微零售商户、快消品供应商、代运营商等均可扫描二维码报名抢占稀缺名额,乘上“即时零售”快车,迎来发展新机遇。

  在成都站后,即时零售中国行活动还将在全国30多个城市逐步展开。通过与地方政府部门合作,帮助实体商家了解和拥抱即时零售,助力商家数字化转型升级,满足居民即时消费需求,共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柯岩)

[ 责编:姜楠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

  • 西康高铁全线20座隧道全部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5-05-14 17:5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2025-05-14 09:43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全球雪旱发生频率将成倍增加,其中暖雪旱将成为主导类型。
2025-05-14 09:41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西南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柑橘黄龙病的抗性基因,“柑橘癌症”有了破解方法。
2025-05-14 09:39
除了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其拍摄的着陆区高清图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着陆点的地质细节和土壤来源。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全景相机近景立体图像等数据,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着陆区地形数据集。
2025-05-14 09:36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5月8日,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2025-05-12 10:02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