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大数据绘制城市“健康画像”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大数据绘制城市“健康画像”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02-22 04:15

  《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2》发布——

  大数据绘制城市“健康画像”

  2月21日,由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清华大学健康中国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2》(以下简称《指数》)发布会在京举行。

  《指数》研究发现,从总体趋势上看,全国城市健康水平稳步提升;中小城市组城市健康水平增速较快,与大城市组差距逐渐缩小。在核心格局方面,大城市组京、沪、杭、宁、深引领全国;中小城市组湖州、衢州、威海、黄山、本溪位列前五名;在区域格局上,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健康水平优势显著。从产业特征角度分析,大健康产业发展逆势上扬。而在健康设施方面,居民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仍亟待打通。

  近三年全国城市健康指数呈现稳步上升

  记者了解到,自2020年3月启动以来,“清华城市健康指数”已连续三年发布多期成果报告。课题组利用时空大数据挖掘技术,完成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健康画像”,得到社会各界认可和广泛关注。

  据课题组介绍,2022年,课题组进一步优化测算方法、拓展多种数据来源,编写完成新一年度《指数》,《指数》研究覆盖了中国296个地级以上城市,为推动人民城市共建共治共享贡献了“清华智慧”。

  《指数》指出,从全国整体来看,近三年全国城市健康指数呈现稳步上升。大城市健康指数整体优于中小城市,但中小城市指数增速较快,二者差距逐渐缩小。从城市水平分级数量分布来看,引领级、优质级城市数量持续增加,追赶级和发展级城市数量三年逐年减少。近三年城市健康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补足落后城市的短板。

  在区域格局上,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健康水平领先,主要体现在健康产业、健康行为优势显著。根据城市群指数总分平均值排序来看,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位列全国19个城市群前两位,城市健康水平优势显著。在健康产业板块,排名前10城中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共占据8席;珠三角城市创新能力水平表现优异;长三角城市新药研发数量独占鳌头。在健康行为板块,排名前10城中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共占据7席;珠三角城市人均运动用品消费额排名第一;长三角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排名第一。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院长姜胜耀表示,“清华城市健康指数”基于多源大数据,构建了可度量、可比较、可落地的城市健康水平评价标尺,这不仅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实践任务,也是一项具有前瞻意义的交叉学科议题,为健康城市建设的“中国方案”提供了智力支撑。

  指标优化挖掘“一城一策”

  发布会上,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高级研究专员李栋博士详细介绍了《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2》研究成果。

  李栋表示,围绕研究内容,指数进行了两大优化。一是完善测评指标体系,响应各级政府诉求,将健康产业提级到一级指标,形成健康服务、健康产业、健康行为、健康设施、健康环境、健康效用构成的6大评价板块(一级指标),并下设17个评价领域(二级指标)和39项评价项目(三级指标)。二是进一步扩大城市样本、拓展数据范围,完成全国296个地级以上城市数据深度分析,其中多源社会大数据占比75%,数据体量更加丰富,涵盖60万条健康产业链数据、10亿条运动行为数据、300万亿条健康消费数据等。

  “与此同时,《指数》着眼于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地域差、城市差、层级差问题,采用锦标赛制的评价方法,重视相对成绩而非绝对成绩,追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并以城区人口规模为依据,将城市分为大城市组、中小城市组分别解读评价结果,推动‘一城一策’‘因城施策’的定制型差异化发展。”李栋说。

  据课题组介绍,为打造高水平开放研究平台,“清华城市健康指数”还将于近期上线网站,以可视化方式呈现跨城市、跨年度、跨区域、多角度的指数成果分析,公众及相关机构可在网站上查询相应数据。

  健康城市让居民生活更美好

  在《指数》城市排名中,北京市、成都市分别位于全国第一名和西部地区第一名。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爱卫处处长汤伟民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主要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北京市深入推进健康北京行动,全方位全周期提供健康服务,保障群众健康,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户籍居民平均期望寿命由2017年的82.15岁增长到2021年的82.47岁,居民婴儿死亡率由2017年的2.29‰下降到2022年的1.26‰,孕产妇死亡率由2017年的5.68/10万下降至2022年的2.97/10万,主要健康指标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

  “‘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这句话不只是成都市民的共识,还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外地人流入成都。”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黄辉说,“因为健康,成都这个城市的魅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据黄辉介绍,2022年成都常住人口超过2100万,较2019年增加400多万,成都在2023年春节热门旅行目的地城市中排名第三。因为健康,成都的魅力得到进一步彰显。结合天府绿道建设,成都市已打造出“绿道+体育”融合发展的公园城市健身新场景。

  “目前,成都市绿道里程达1.7万公里,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健身的新场景。”黄辉说,2022年利用城市“剩余空间”打造了109个“社区运动角”,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52平方米,“2022年,成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42.4%,累计建成健康街道(镇)145个、健康社区(村)515个、健康单位901个、健康家庭近万个”。

  (光明日报北京2月21日电 光明日报记者 张亚雄)

  《光明日报》( 2023年02月22日 08版)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