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加油争气” 端牢能源饭碗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加油争气” 端牢能源饭碗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03-17 05:30

  【一线讲述】

“加油争气” 端牢能源饭碗

讲述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非常规油气研究部署项目经理部经理 张金友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几天,我耳畔一直回响着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说的这句话。

  贡献能源是大庆油田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对于走过风云甲子的大庆油田来说,寻找接替资源迫在眉睫。

  2018年,油田决定加快非常规油气勘探。以往我们都是在砂岩里找油,大庆油田非常规油气资源类型独特,储层和其他油田都不一样,没人能说清这种类型的石油在哪儿、有多少、能否高产。还没开工,一堆难题就劈头盖脸砸过来了。

“加油争气” 端牢能源饭碗

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等在大庆油田一处井场施工。新华社发

  经过一段时间思考,我认为应该先从岩心以及现场资料入手,寻找前人没有发现的蛛丝马迹。我大胆改变以往在局部断裂区和砂岩发育区部署的常规思路,向深湖区、生油量更大的凹陷最深部位部署了该领域的第一口系统取心井。

  为掌握第一手资料,我们又用几个月时间开展473米岩心厘米级精细观察,用肉眼和放大镜仔细观察,几个月下来,大家满眼血丝,有的近视度数长了几十度。为了精准评价储层,我们就像大厨一样,把岩心剖开,应用各种先进仪器研究,最终证实了这种储层有数以亿计的纳米级小孔缝,储集能力很好,改变了传统认识。

  之后,我们聚焦评价“有多少油”的问题,通过改造设备、研发仪器、创新方案、将实验室搬到井场等一系列打破常规的做法,终于在只有头发丝1/500大小的孔隙中首次发现了大量存在的石油,测定了不同位置储层的含油量。通过这些,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类评价技术标准和第一口“铁柱子”井,找到了最优富油层段,部署的第一口水平井试油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陆相非常规油气新类型从0到1的历史性突破。

  为进一步扩大勘探成果,在近一年时间里,我们不断向院士专家请教,每天在岩心室、实验室和钻井现场之间往返,念头只有一个:让非常规油气资源新类型成为大庆油田接续发展的可靠来源。

  正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新时代的石油人,我们会时刻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用科技自立自强端牢咱中国人的能源饭碗。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王建宏、张文攀、张士英、苏雁、李晓东、周洪双、王斯敏 光明日报通讯员 孔婷婷、王锡彬)

  《光明日报》( 2023年03月17日 08版)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青年对话会2025”在京举行

  • 山东东营:河海交汇的湿地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