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全国定向锦标赛在重庆大足开赛 助力文化+旅游+体育深度融合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全国定向锦标赛在重庆大足开赛 助力文化+旅游+体育深度融合

来源:光明网2023-03-25 18:53

  3月25日上午,全国定向锦标赛在世界文化遗产地重庆市大足区开赛。本次比赛由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无线电和定向运动协会、重庆市体育局、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主任贾冰、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区长徐晓勇、中国无线电和定向运动协会主席任洪国、重庆市体育局副局长杜学勇、重庆市大足区政协副主席李德芬、大足石刻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谢晓鹏、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运动五部主任林众、重庆市体育局群体处处长董海山、羽毛球奥运冠军李雪芮出席开幕仪式。

全国定向锦标赛在重庆大足开赛 助力文化+旅游+体育深度融合

  此次锦标赛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浙江、重庆等21个省、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88支代表队共800多名运动员、裁判员参加比赛。本次比赛分短距离接力赛、短距离赛、中距离赛、长距离赛、接力赛五个项目和组别,接下来的五天时间,全体运动员将在大足区城区和乡村5个比赛场地进行精彩角逐。

  作为全国定向锦标赛开幕仪式和首场短距离接力赛比赛场地的大足香国公园,是大足区在城区着力打造集文化体验、休闲游乐、旅游商业为一体的重点民生项目,也是众多游客游览大足宝顶精美石刻造像后,感受大足这座城市生活之味的首选地。公园占地1300多亩,依托自然地形,修建了廊桥、阁楼、叠瀑、文化壁等彰显石刻之乡文化底蕴的各类仿古建筑,也布局了百姓舞台、健身步道、音乐喷泉、儿童游乐园等多样的休闲健身设施,有水体、绿地、山丘等多种地貌,再加上紧邻的昌州古城,是绝佳的定向比赛举办场地。

全国定向锦标赛在重庆大足开赛 助力文化+旅游+体育深度融合

  “在发展户外运动方面,重庆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在开幕式结束后,重庆市体育局副局长杜学勇表示,重庆具备打造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的经济基础、区位、自然和人文资源,“重庆是世界上最大的山水立体都市,地形多样,其丘陵、山地、水面等特征十分适合开展户外运动项目,打造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18年,重庆就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打造全国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的概念,并出台了《打造全国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行动计划》,全市以打造马拉松、山地户外、自行车、铁人三项、龙舟、攀岩、水上、极限运动等13类户外重点赛事活动为重点,大力推动定向、登山、攀岩等具有区域特色的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大足区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桥头堡”城市,地处成渝轴线腹心,有重庆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具有承办多种户外赛事的能力、条件和经验,尤其这次举办全国定向锦标赛,非常契合大足的文旅发展要求,是体育助推文旅的又一次好的尝试。”

全国定向锦标赛在重庆大足开赛 助力文化+旅游+体育深度融合

  在全国定向锦标赛比赛期间,27日还将举办“天下大足•石刻寻踪”定向体验活动,借助国家级赛事的知名度,普及与推广定向运动,让定向运动成为大足区的一项特色体育项目。深层次的挖掘与开发,创新性的提升与打造,重新将古文化、古遗存的历史香气激荡起来,体育旅游正是优秀的承载介质。

  大足区体育局局长陈奇林介绍,大足有基础、有条件、有热情、有路径,将加快发展体育事业,通过体育赛事带动文化旅游,实现文化+旅游+体育深度融合,我们计划通过此次全国比赛的宣传和引流,立足现有石刻资源,联动五山,打造一个属于大足的体育赛事IP ——“天下大足•石刻寻踪”定向越野系列赛,将散落在大足境内的石刻通过定向赛事串联起来,同时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下一步再不断壮大规模:从大足石刻出发,扩展至川渝,再联动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等中华石窟文化带,最后甚至辐射至世界各地石窟文化遗产,使其成为一项国际赛事。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抢收、晾晒、烘干——豫南夏收一线见闻

  • 银川至香港定期航班复航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2023中关村论坛上,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新突破集中亮相,城市超级算力中心、自动驾驶等方面的阶段性成果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2023-05-30 10:14
要规范科技类校外培训,严格竞赛活动管理,统筹拔尖创新人才项目,推进中高考内容改革,实施家庭科学教育,开展科学教育研究。
2023-05-30 10:12
记者29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
2023-05-29 19:41
最初,研究人员考虑了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的可能,即免疫细胞通过释放引起炎症的分子作出反应。
2023-05-29 10:17
云手机通过在云端虚拟出手机操作系统,将本地的存储、计算、渲染全部迁移到云上,操作系统以及各种应用均运行在云端,以实现硬件与性能的解耦。科技日报记者从北京移动了解到,相比实体手机,中国移动云手机有4个方面的提升。
2023-05-29 10:16
1985年,我硕士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长沙矿山研究院工作。经过4年不懈努力,2003年,我主持研发的我国首台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问世,中国人终于用自己的深海钻机,在太平洋洋底打出了第一个孔。
2023-05-29 10:09
作为贵州本地数字货运平台,满帮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把车货匹配时效从数天大幅缩减到分钟级别。
2023-05-29 10:06
早上7点半,河南省柘城县辣椒育苗基地工作人员张红霞准时来到温室大棚。
2023-05-29 10:04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纤维素基纳米纸材料,其在极端条件下仍可保持优异的机械和电绝缘性能。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
2023-05-26 09:25
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面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如何向戈壁沙漠要效益、要农产品?让我们走进四地设施农业现场,感受“唤醒”沉睡戈壁和茫茫沙漠的神奇力量。
2023-05-26 09:23
北京人艺经典话剧《茶馆》采用8K技术录制,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直播的观众达5000万人次,掀起线上看话剧热潮;多位歌手视频平台开唱,线上演唱会引发现象级传播……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让舞台艺术的作品呈现、演出场景发生了颠覆式变化。
2023-05-26 09: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