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种下红树林 添绿海岸线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种下红树林 添绿海岸线

来源:人民日报2023-05-24 09:25

  海风拂岸,红树林随风摆动,枝叶沙沙作响……在浙江乐清湾,蜿蜒分布的红树林镶嵌海湾,形成了一道独特风景线。

  因为喜热畏寒,红树林每向北挪一步,种植难度就多一分。在乐清湾,这里的红树林逐渐成长为我国纬度最北的红树林群落,成为守护这片美丽海湾的“海上卫士”。

  坚定决心,规模种植见成效

  初夏时节,乐清湾北部西门岛岸边,挖掘机正在滩涂上作业,为栽种红树林做准备。

  西门岛浅海滩涂面积广阔,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望着岸边成片的红树林,雁荡镇西门岛村党委书记陈传宝说:“全岛红树林种植面积已达500亩,现在刚好是红树林成活的最佳时节,我们正在加紧种植。”

  其实在此之前,当地也有过成功种植红树林的经历。“上世纪50年代,村民从福建引种了红树林中最耐寒的秋茄品种,由于当时水产养殖业并不发达,人为破坏少,引种成活率和保存率都较高,规模最大时能有10公顷。”陈传宝说,后来随着海洋开发的推进,村民靠水产养殖逐渐富裕,但红树林渐渐被破坏,仅在西门岛西侧避风坡还剩下0.2公顷。“红树林少了,海湾开始被互花米草占领,一旦台风经过,海浪会冲破堤坝,海水倒灌堤塘。”陈传宝说。

  成片红树林能否再现乐清湾?在陈传宝看来,最难的要数做村民的思想工作——500亩滩涂上,100多户村民散户式养殖,现在要收回种树,村民自然不配合。“那段时间,村两委成员每天挨家挨户上门宣传。”陈传宝说,最终采取每亩滩涂返还给农户相应经济补偿金的方式,发动村中劳动力种植红树林,并聘请村民担任养护管理员。

  2005年,西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应运而生;后来,通过人工培育容器苗的方式,从福建泉州湾引进桐花树,丰富了当地的红树林品种;2021年,乐清海洋生态修复项目成功入选国家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经过十几年人工培育,红树林已成为乐清湾的一张亮眼名片。

  创新方式,保护效益能兼得

  滩涂上,西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所所长陈银曹手握秋茄胚轴苗,正在指导种植。他手中的胚轴苗细长翠绿,是红树林中最耐寒的品种。他介绍,红树林种植过程颇为讲究,选苗一般都从树上直接采摘粗壮冒芽的幼苗,或是实验室里培育的容器苗,每年5—7月是最佳造林时期,如今这里的红树林成活率已达80%。

  多年种植让陈银曹积累了不少经验,种植前要先将该区域的互花米草处理掉,完成涂面整治。“互花米草治理难度特别大,但你仔细观察,成林的红树林中很难发现它们,由此可见红树林的生物防治的效果很明显。”一旁的陈传宝补充道,不仅如此,随着红树林长大,这里的生物多样性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现在红树林里有跳跳鱼、青蟹,以前哪里见得到白鹭、野鸭,现在全都有了。”通过西门岛观鸟监测项目,保护区摸清了鸟类资源“家底”,结合红树林、草丛、湿地等打造了立体式鸟类栖息环境,这里也成了兼具观赏性与科研性的林中观鸟基地。

  2019年,清江镇谋划在清江两岸成片种植红树林,但当地村民大多以滩涂养殖海瓜子为生,生计怎么办?

  “红树林种植其实要讲究空间布局设计,要留出一定空间布局养殖区域,这样既能丰富生物多样性,也能为养殖业留出空间。”乐清市清江镇村镇建设办主任傅昌情说,为此,镇里多次请教专家,重新划分了清江两岸滩涂的养殖区,在完成滩涂整治后,创新利用养殖塘的塘埂,种植了红树林。

  “有了红树林,塘内要清理的垃圾变少了,海瓜子的成活率也提高了,销路很好。”清江村养殖大户张顺美说。

  擦亮名片,海岛旅游活力足

  开车驶入西门岛,入口处造型别致的迎宾标识率先映入眼帘,“西门岛红树林特别保护区”的字样格外显眼。

  为了用好这张名片,村两委打造了西门岛登山游步道,建设红树林观景平台和海上栈道,增设休憩点、停车场等公共设施……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岛上变得热闹起来。

  李丹青是土生土长的村民,如今有了新身份——民宿服务员。周末到了饭点,店内总是座无虚席,李丹青拿着菜单熟练地为顾客推荐岛上的特色美食,“平日里一天要接待十来桌,赶上节假日更要翻一番。”李丹青说。

  陈传宝介绍:“来岛上旅游的人多了,农副产品也跟着打开销路,光村民自家晒的虾干去年就卖掉了近2万斤。”

  这几年,乐清大力开展红树林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海岸线修复12.67公里、红树林种植近2000亩、互花米草治理约4100亩……“我们将加速构建拥江、面海的发展格局,打造乐清湾‘大气开放、精致靓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独特气质。”乐清市委书记徐建兵说。(窦瀚洋)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逐梦海天 青春滚烫——记海军山东舰起降保障中队

  • 创新潮涌链博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