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业产值超5000亿元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业产值超5000亿元

来源:经济日报2023-05-25 10:08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集北斗导航、5G通讯、无人驾驶等前沿技术于一体。 付海燕摄(中经视觉)

  “2022年,北斗应用总体规模稳步提升,推进机制得到进一步健全,基础设施愈加完善,标准化建设取得新进展,检测认证体系日益强化,重点领域持续发力,国际合作实现稳步发展。北斗规模化应用正在全面开启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发展的新篇章。”在日前举行的《2023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发布会上,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于贤成介绍了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核心应用的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状况。

  据介绍,2022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007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增长6.76%。其中,包括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基础设施等在内的核心产值同比增长5.05%,达到1527亿元人民币,在总体产值中占比为30.50%。由卫星导航应用和服务所衍生带动形成的关联产值同比增长7.54%,达到3480亿元人民币,在总体产值中占比达到69.50%。

  专家表示,去年以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呈现规模稳步提升的发展态势,离不开市场需求的拉动。当前,国内卫星导航与位置产业服务市场总体稳定,三大市场持续向好。

  在专业应用市场方面,截至2022年四季度,全国推广应用各类北斗终端超过2000万台/套。交通、公安、农业等行业已初步实现北斗规模化应用,在通信授时、气象监测、应急减灾、城市管理等领域正在加速推进北斗规模化应用。

  在大众应用市场方面,2022年北斗系统进一步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让大众更加“有感”,形成了更多应用场景,有力拓展了北斗大众市场的应用规模。北斗正在成为智能手机的标准配置,2022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2.64亿部,其中2.6亿部手机支持北斗功能,占比达到98.5%。目前,北斗高精度智能驾驶系统已形成规模化应用发展态势。北斗智能驾驶系统已经在第三代荣威RX5、名爵7、飞凡和智己的全系产品等多款车型上量产,实现北斗系统的规模化应用,让高级别辅助驾驶功能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2年,北斗特殊应用市场保持稳定增长。在防灾减灾领域,截至2022年6月份,“北斗+安全智能监测预警云平台”已在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交通、水利、地质灾害、住建、应急、能源、矿山、环境等行业或领域成功应用,布设监测点8000多个,完成了600次安全预警。

  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规模稳步提升,离不开政策强有力的支持。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秘书长、北斗时空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冬航介绍,2022年,具有传统发展优势的京津冀地区、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华中地区、西部地区五大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区域和产业发展重点城市积极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区域发展需求和自身特点,在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全面布局,巩固了区域发展特色优势,总体保持稳定增长。2022年,五大区域实现综合产值约3778亿元,在全国总体产值中占比高达75.44%。

  李冬航表示,北京、上海、湖北、湖南等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所覆盖与涉及的省市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相继出台了发展全链条北斗卫星产业集群的规划,支持北斗领域技术创新、支持北斗优先大规模应用、培育壮大卫星导航经营主体、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合力推进北斗、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应急救援、智能驾驶、地理信息、国土空间规划、耕地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诸多领域的深度融合,实现产业及应用的智能化升级。

  今年以来,时空大数据、城乡数字底座、无人系统、智能信息服务等正在蓬勃发展,进一步拓展了北斗时空信息应用与服务的广阔市场,推进了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在各行业各领域的深化应用,市场活跃度有望触底反弹,产业整体经济效益也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大潮汹涌澎湃,北斗时空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正在形成崭新的产业生态圈。当前,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正在向时空服务产业全面跨越升级,将助力我国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并形成真正的超万亿元产业规模。

  据悉,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加速,将带来信息产业发展的新局面,北斗的作用也从最初的时空信息采集逐渐转变为与目标行业既有业务的深度结合,打造形成新的工作模式、新的服务业态,在安全、精准、远程、提质、增效等方面产生显著效能,这将为北斗市场化、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创造出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未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建设重点在哪?李冬航认为,要紧紧抓住北斗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发展的重大机遇,建设和完善四大体系,持续推动北斗应用深度融入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一是要完善产业创新体系,二是要构建融合应用体系,三是要健全产业生态体系,四是要建设全球服务体系。据悉,为有效保障四大体系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将从加强统筹协调、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标准规范和加强宣传推广着手,出台一系列保障措施和服务举措,同时加强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强化政府引导作用,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推动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崔国强)

[ 责编:林佳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

  • 成渝中线高铁玄天湖双线大桥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2025-05-08 10:42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05-08 10:4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2025-05-08 10:37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2025-05-08 10:31
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
2025-05-08 14:01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历时6年采集沉积物样本,利用计算生物学研究技术,揭示真核生物祖先可能在海姆达尔纲古菌分化之前就已经形成。
2025-05-08 12:52
生命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2025-05-08 10:5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5-08 10:28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2025-05-08 12:01
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025-05-07 16:07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6日,记者从中国华能获悉,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首次实现“72+24”小时连续高负荷服役运行。
2025-05-07 10:03
近日,该所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构建了首个桃的基因完整变异组图谱,新发现70.6%的变异和3289个基因,揭示了全球桃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路线,
2025-05-07 04:20
记者6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支持500+量子比特的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4.0”,
2025-05-07 04:20
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提出深入实施“同上一堂好课”、慕课西部行2.0计划、读书行动等,倾斜支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脱贫地区。
2025-05-07 04:10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6月1日起施行。
2025-05-06 10:03
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4)》。
2025-05-06 09:51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约占新增装机的90%。
2025-05-06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