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30年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世界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2030年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世界

来源:科技日报2023-05-31 10:36

  【科技创新世界潮】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不过,也有越来越多人呼吁监管机构控制AI的发展,担心其过度发展可能导致失业潮。

  快速生成电影

  苹果电视台科幻剧《末日地堡》的作者豪伊预言,AI技术会发展得非常好,好到可以在一天内生成一整部电影。

  豪伊表示,他接触初代AI艺术生成器已经有几年了,眼看着它们从非常粗放的模拟发展到影像写实,现在他无法把AI模拟图像与真实的摄影图像区别开来。

  豪伊称,AI制作出来的电影一开始会很糟糕,但会越来越好,人们会观看它们,并被它们迷住。

  《复仇者联盟:终局之战》导演乔·鲁索也预测,AI将能够在两年后制作电影。鲁索是几家AI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他表示,人们可以用AI来设计故事。

  改变教育部门

  主攻数字媒体和设计的英国雷文伯恩大学商业和计算系主任阿贾兹·阿里博士说,AI未来能为课堂量身定制教学方案,从而改变教育行业。孩子们可能很快就会有自己的个性化AI导师,它们会根据学生想学习的东西定制相应的课程,向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辅导。

  阿里指出,目前像ChatGPT这样的AI平台已经可以为教师制定针对特定班级的课程计划。在未来10年,可能会看到AI支持的虚拟教室,它可以创造更身临其境和互动的学习体验。

  不过,他也强调称,AI未来可以用来补充当前的传统教学方法,而非完全取代教师。

  大幅提升经济

  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的分析师预测,到2030年,AI可以使全球的生产总值增加15.7万亿美元,比目前提高20%。

  普华永道在一项研究中表示,AI将促进更多增强型和个性化产品的出现,从而引发消费潮。

  解决能源危机

  OpenAI的创始人萨姆·奥尔特曼说,人们正在寻求逐步以绿色能源替代化石燃料,以控制全球变暖,AI可能有助于到2030年解决世界能源危机。他认为AI将通过帮助开发核聚变来实现这一点。

  核聚变不会产生放射性废物,有望为人类提供近乎无限的清洁能源,帮助人类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去年12月,美国能源部宣布,其下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核聚变实验中产生的能量多于用于驱动核聚变的激光能量,这将为推动清洁能源发展提供宝贵见解,有助实现零碳经济目标。

  获得类人智力

  前谷歌工程师雷·库茨魏尔预言,到2030年,AI可以达到类人智力水平。

  库茨魏尔2017年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的一次会议上指出,2029年,AI很有可能通过有效图灵测试,达到人类的智力水平。

  不过,越来越多人担心,随着公司开始使用AI填补人类的职位,将有大批人失业。

  预测医学问题

  美国软件公司OmniIndex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I专家西蒙·贝恩指出,到2030年,AI可能具备预测医学问题的能力,专业人士可以利用专门工具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医学问题。

  他补充道,这个未来不应该建立在当前主流的生成式AI的基础上,因为这些技术目前只是重复内容,届时人们会打造特殊的AI工具来满足专门需求。

  照顾老年群体

  一家总部位于伦敦主要服务于科技创投企业的公关公司的负责人希瑟·德拉尼则预测,未来10年,AI有可能承担起照顾老年人的大部分职责。

  德拉尼提到了最近出现的ElliQ智能机器人,这款外形看似台灯的机器人可以帮助老年人战胜孤独,助力他们跟上时代步伐。它通过学习某人的兴趣和欲望,主动向他提出问题或建议他参加可能喜欢的活动,还会提醒老年人日程安排以及何时服用药物等。

  威胁人类生存

  尽管大部分专家认为,AI将大幅改善人们的生活,但也有专家警告说,AI可能在2030年前终结人类。

  美国加州伯克利机器研究所的埃利泽·尤德科夫斯基扬言到2030年1月1日,人类将被彻底消灭。他说,如果AI的智力超过人类,且产生了与人类不同的价值观和目标,那么AI就有可能摧毁人类。

  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和英国科学家斯蒂芬·霍金等人也作出过这样的预测,只不过他们没有提到过2030年这个期限。霍金此前警告称,AI可能“自行起飞,并以越来越快的速度重新设计自己,而受生物进化限制的人类将难以跟上这一速度”。 刘 霞

[ 责编:金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代理主席辛格

  • 习近平会见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巴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9月20日,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启幕。大会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元宇宙等在内的众多前沿产品让参展者感受“智”造魅力。
2023-09-22 10:43
首创“1+6”一体化数字办赛服务平台、首条5G-Advanced万兆网络走进现实、境外“电子钱包”首次在境内“无缝对接”……即将开幕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是史上首届提出智能办赛理念的亚运会,“智能亚运”成为中国尖端数字技术发展的展示窗口。
2023-09-22 10:42
为让更多好项目走出“深巷”,参展高校与各行业企业融合联动,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链条,为专利成果转化按下加速键。
2023-09-22 10:42
今年峰会主题为“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将围绕全球发展倡议、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人工智能、算力网络、网络安全、数据治理、数字减贫、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议题举办20场分论坛。
2023-09-22 03:40
“天宫课堂”是一扇连接地球与太空的奇妙之门。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记者专程来到位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地面课堂,在这里与同学们一起跟随航天员穿越波澜壮阔的星空,展开一场关于宇宙的美妙旅程。
2023-09-22 03:50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9月21日在北京市调研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支持广大专精特新企业聚力科技创新、深耕细分领域,为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发挥更大作用。
2023-09-22 03:3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支撑。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3-09-22 03:30
报告围绕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全球与中国尺度的数据产品32套,弥补了指标监测的数据空缺,提升了指标监测与评估的空间精细度,揭示中国和全球环境变化新动态。
2023-09-22 03:30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王晓君认为,本届大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的舞台,搭建了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
2023-09-21 10:37
本届工博会高校展区共815项参展项目,集中展示了高校创新科技成果,体现了高校在服务国家战略及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担当作为。
2023-09-22 03:50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20日在安徽合肥发布了2023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其中申报发明专利74.34万件,比上年“500强”增长了10.48%,发明专利数量连续5年持续增长,占专利数比重为39.43%。
2023-09-21 10:36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模式,在该模式下,钻石会像火山岩浆一样从地球深处喷涌而出。这种美丽而奇异的现象吸引了诸多学者的目光。研究人员调查发现,这些钻石形成于地壳深处约145公里处,以每小时18—132公里的速度喷发到地表。
2023-09-21 10:34
瑞士素有冰雪王国之称,畅享冰雪运动成为全球游客选择前往当地度假的重要原因之一。 适宜的自然环境促使冰雪运动成为瑞士的国民运动,几乎每个瑞士人都会滑雪。
2023-09-21 10:30
2017年正式通车的蒙内铁路穿越内罗毕国家公园、察沃国家公园等野生动植物保护区。 因此,未来应以落深落实《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为抓手,高质量持续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2023-09-21 10:30
金秋时节,之江大地热情涌动。浓郁的亚运氛围中,“大道之行——‘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9月8日起隆重举办。
2023-09-21 10:29
日前,《自然》杂志刊发了一篇揭示电荷储存聚集反应新机制的论文,这项研究或将以全新角度推动锂硫电池发展
2023-09-21 10:27
SKA中频天线的伺服控制系统需要满足高电磁屏蔽指标,才能实现高灵敏度观测。 SKA中频天线的背架是空间网架结构,采用螺栓球与拉杆螺连的方式安装。
2023-09-21 10:26
光明网《创新改变中国》栏目走进位于山东青岛的海信创新研发中心,探索我国激光显示领域的“软实力”和“硬科技”,感受显示领域的“未来之光”。
2023-09-20 15:00
冷湖镇,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秋夜,茫茫戈壁,人迹罕至。仰望,星空璀璨,银河迢迢,仿佛沿着这条颠簸不平的土路,就能走进银河、踏入群星。
2023-09-20 04:4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