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海冰研究一线什么样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3-08-22 10:02

  船行北纬80度以北,炫目的白色海冰随处可见。

  海冰的作用有哪些?海冰研究学者关注哪些问题?海冰研究现场又是怎样的?近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已经开始海冰综合调查作业。

  海冰融化:影响气候与生态系统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副研究员、大洋队海冰组组长林龙展示的数据表明,海水可吸收90%以上的太阳短波辐射,海冰冰面却能反射70%左右的太阳短波辐射,雪面则可反射90%左右;而卫星数据显示,从1984年到2022年,北极海冰消融了三分之二。

  “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北极是全球升温最快的区域之一。”林龙介绍,地球如果保持长期适宜人类生存的环境,其温度必须相对恒定,需要地球以某种形式将太阳“给”到地球的热量“还回去”,这很大程度要依靠北极海冰反射太阳短波辐射。因此,极地的冷却作用在地球气候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在全球变暖的大趋势下,海冰融化,海面比例就会增加,这时北极反射太阳辐射的能力成比例减弱,海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成比例增强,北极得到的太阳辐射更多,进而使得海冰融化加速,这就是“冰雪正反馈机制”。林龙表示,“冰雪正反馈机制”削弱了北极对于地球的冷却作用。

  “但一定程度上,海冰能够在极地气候变化中对海洋生态系统起到保护作用。如果气候变暖,海冰就多化一点,海水的升温就不会那么剧烈;如果气候变冷,海冰就增加一些,同样能避免海水温度的急剧下降。有了海冰这道‘屏障’,北极的生态系统在应对气候变化时就会更加从容。”林龙说。

  研究视角:物理学与工程学

  海冰综合调查作业现场,科考队员正在用专业设备在冰面打洞。他们的下一个工序,是布放海冰物质平衡浮标,用来监测海冰的温度和冰厚、表面雪厚等参数。

  “本次科考海冰综合调查作业的重要目的之一,是研究海冰物质和能量的季节性演变过程及其与大气和海洋的相互作用,进而揭开更多关于北极气候变化的奥秘。”林龙说,“冬季的现场海冰观测难度极大,布放无人值守的海冰物质平衡浮标,是获取全季节海冰物理数据的重要手段。”

  除了物理学视角,海冰研究也是工程领域的重要内容。

  每到一个海冰综合作业站位,大连理工大学高级实验师陈晓东都在“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舷侧寻找合适的海冰来切割、采样,并统计每块冰的温度、密度、盐度、强度等参数。

  “对海冰开展研究,是设计‘雪龙2’号的重要前提之一。目标海域的海冰物理性能与船舶破冰性能息息相关。”陈晓东告诉记者。

  陈晓东介绍,船舶与海冰碰撞时产生的瞬间冲击力要远远大于开阔海域航行时的水阻力,这对船舶的航行和结构设计是巨大挑战。对于一艘破冰船,需要掌握航行海域海冰的相应物理参数,为船舶设计提供参考。

  作业一线:脑力与体力的双重考验

  在海冰综合作业现场,记者亲身体验了冰芯取样的艰辛。

  冰芯取样装置由1米多长的圆筒形钻头与手持汽油机组成。工作时,需要启动汽油机,双手将钻头“按”进冰层,再将机器“拔”出冰面,取出钻头中的柱形冰芯样本。

  在这一过程中,启动机器需要人工拉栓,打洞时需要人工“把正”机器,还要将冰芯装袋标记……独自取完5个冰芯后,记者体力基本耗尽。即使戴着手套,双手也被冻得难以弯曲自如。而一个上午,陈晓东取了30个冰芯。“习惯了。”他说。

  在海冰作业现场,部分精密仪器需要裸手操作,数据的记录需要录入电脑甚至手写。顶着寒风、踩着积雪,科考队员不仅要保持充足的体力,更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意志。

  “在寒冷的环境下,人体机能会下降,人的思维也会变得缓慢,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试验效率和试验成功率明显降低。”陈晓东说。

  “从宏观角度看,海冰研究周期长、消耗大。”林龙说,以北极为例,船舶只能在夏季航行,冬季难以抵达。即使有无人值守设备,也面临潜在的海冰融化导致设备故障等风险,故海冰研究对人力依然有较强依赖性。此外,船舶的航行、科考设备的运输及消耗,也客观上为海冰研究增加了成本。

  排除万难,在天寒地冻的冰原,他们仍在年复一年地坚守。(魏弘毅)

[ 责编:谢芸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科学报国正当时】走近深大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2月16日18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2024-12-17 05:25
自10月30日顺利进驻空间站组合体以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已在轨工作生活48天,先后完成了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轮换、空间站平台维护照料、生活和健康保障、舱外航天服巡检测试、
2024-12-17 05:25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迭代,人类社会已进入大算力、大模型、大数据、大应用时代。针对AI在医疗领域应用的风险问题,需要从数据、安全和管理等角度进行应对。
2024-12-17 09:54
近年来,科学家试图通过抑制促纤维化因子的活性、促进胶原纤维的降解等方式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的心肌纤维化情况,但目前尚缺乏有效的临床干预方式。
2024-12-17 09:35
从渤海湾到山东半岛,从长三角到北部湾,我国海上风电可开发量巨大。国家气候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海上150米高度、离岸200公里以内且水深小于100米的风能技术可开发量约为27.8亿千瓦。
2024-12-17 09:33
12月12日,《科学》发布编辑团队评选的202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包括长效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预防针剂等10项成果。
2024-12-16 10: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沈延安课题组通过硫同位素分析,发现燃煤排放产生的颗粒物是华北雾霾的主要物源之一,同时还对欧洲文物、古建筑和雕像表层黑色硫酸盐壳的形成作出了新解释。
2024-12-16 09:54
11月15日晚11时13分,随着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的顺利发射,我国首次将果蝇送上空间站,开展科学实验。
2024-12-16 09:52
2024年11月25日,农业农村部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关于支持东北地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若干措施》,为东北地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12-16 09:51
受动物大脑处理信息方式的启发,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团队基于尖峰神经网络开发出一种新型导航系统,有助构建出更智能的机器人。
2024-12-16 09:50
陕西首座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陕西镇安抽水蓄能电站4号机组12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实现陕西电网大型调节电源的新突破。
2024-12-13 04:20
12月12日15时1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远征三号上面级,成功将高速激光钻石星座试验系统发射升空,5颗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12-13 04:20
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通过补齐技术短板、拉长优势长板、锻造未来新板,推动产业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024-12-13 10:21
《自然-医学》12月12日发表年度预测文章,介绍了未来一年可能对医学产生影响的11项临床试验。
2024-12-13 10:16
如果把大脑比作一座繁华的都市,那么每个角落都有一群默默奉献的“人”,共同维持着这座都市的活力与秩序。后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深造期间,罗敏敏更是贯彻了跨学科的想法。
2024-12-13 10:15
中成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广泛的应用,在疾病防治、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12-12 10:05
近年来,毫米波雷达技术被用于心脏活动监测,展现出非接触、便捷和高精度的优点,但面临“呼吸谱泄漏”这一重大挑战。基于这两个现象,研究团队将心跳特征提取频段从基频转移到高阶谐波频段,从而有效消除了呼吸谐波的干扰,显著提升了监测精度。
2024-12-12 09:46
“化石研究发现,华龙洞人是迄今东亚地区呈现出智人特征最多、年代最早的从古老型人类向智人过渡的古人类。随着更多身体部位的化石不断被发现,30万年前华龙洞“居民”的体貌特征逐渐清晰。
2024-12-12 09:45
加快提升机器人产业总体发展水平的同时,构建产业创新体系、加强产品应用推广等也成为多方发力布局重点。同日,豪森智能(688529)表示,目前已同步开始在人形机器人应用与装备领域进行技术储备,可提供人形机器人、AMR机器人应用集成解决方案,并同步布局人形机器人生产线、测试台。
2024-12-12 09:35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携手,首次观察到一类特殊准粒子——半狄拉克费米子。2008年和2009年,来自法国南巴黎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机构的科学家,首次从理论上预言了半狄拉克费米子的存在。
2024-12-12 09: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