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内最大跨度跨海桥梁完成主塔承台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国内最大跨度跨海桥梁完成主塔承台

来源:科技日报2023-09-26 09:48

  25日上午,记者从中国铁建获悉,国内最大跨度跨海桥梁——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双屿门特大桥完成主塔承台,标志着大桥正式进入地上主塔承台施工阶段。

  双屿门特大桥是我国最大跨度跨海桥梁,也是世界最大跨度单跨吊钢箱梁悬索桥,一举将中国跨海桥梁主跨最大跨度刷新至1768米。

  双屿门特大桥地处象山港口外舟山南部海域,属于典型的海洋环境,结构耐久性要求高,桥址区风大浪高,水深流急,船舶通行密集,年有效作业时间仅9个多月,也是世界上抗风难度最大的桥梁之一。千米级主跨,基础建设尤为重要,承台作为桥梁主塔施工的关键性结构,更是建设的重中之重。

  据中国铁建大桥局六横公路大桥二工区项目负责人沙仁明介绍,本次浇筑的承台设计混凝土方量1592立方米,所处地层岩石强度高,最大抗压强度超过180兆帕,项目技术团队在主塔承台建设中攻克了多项难关。

  项目现场配置大型旋挖钻机,同时受场地狭小、作业面冲突的限制,施工采用跳孔钻进、分级扩孔成孔等方式,大大提高了成孔质量和效率。

  海洋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问题是主塔承台浇筑施工的重难点。为符合大体积混凝土的耐久性、抗渗和控裂标准,施工采用在混凝土中加装喷淋装置和智能温控技术,用测温元件监测承台混凝土内部实时温度,通过承台内布设冷却循环水管,及时实现制冷水和加冰降温,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

  为满足桥梁结构和施工临时结构耐久性的要求,解决海洋环境下腐蚀情况严重的问题,建设者对大桥承台及塔座内的钢筋全部采用了环氧涂层钢筋,极大地增强了耐腐性和耐候性。

  双屿门特大桥是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的重要工程,建成之后将促进实施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和国家级新区建设,进一步改善舟山南翼群岛的对外交通条件,对优化舟山群岛新区的空间布局,打造现代海洋产业基地,实现六横岛、佛渡岛、梅山岛三岛港区、产业等联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矫阳)

[ 责编:谢芸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逐梦海天 青春滚烫——记海军山东舰起降保障中队

  • 创新潮涌链博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加载更多